通信无线·半导体

解放日报评论:移动的观念要移动

       前不久,同事在给孩子的手机号码充值时,怎么也充不进去,后来才得知因一段时间未使用,该号码已经被中国移动强行收回,而且没法取回。这两天,全国各地两会召开之际,报载福建省政协委员提议取消手机卡有效期。看来,手机卡号码有效期的问题十分普遍,日益引发各方关注。

        前不久,同事在给孩子的手机号码充值时,怎么也充不进去,后来才得知因一段时间未使用,该号码已经被中国移动强行收回,而且没法取回。这两天,全国各地两会召开之际,报载福建省政协委员提议取消手机卡有效期。看来,手机卡号码有效期的问题十分普遍,日益引发各方关注。
   根据电信巨头的说法,卡号属于有限的公共资源,居民对公共资源占有之后,一段时间未使用,运营商当然有权收回。乍一听来貌似很有道理,但细细想来却不是 这么回事儿。首先,以手机卡号为例,11位数排列组合理论上可以产生百亿个号码,近年来不论中移动、中联通,都相继增加159、158、188等新号段, 近期中国电信又开辟了189号段。手机号码有限的理由,站不住脚。

  其次,卡号并不是纯粹的公共资源。多年前推出手机卡号时,每个用户 都单独支付了不菲的号码费,甚至有不少喜欢幸运数字的用户,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号码支付了成千上万的费用。这些单独收费的号码就具有了一定的私有财产属性, 运营商单方面规定“有效期”,或者在用户忘记充值后强行收回,这是不折不扣的霸王条款。另外有政协委员提出,电信卡过期后,卡内余额在超过一定期限(包括 延期)后,最终会被没收,这也是对私有财产的侵害。

  再次,电信巨头在收回卡号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尽到告知说明义务,以至于很多号码失效后,用户还不知道号码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刻意强调号码的稀缺性,或者拿“公共资源”说事,都是为了保住垄断利益。沉睡的号码无法源源不断地贡献利润,电信巨头将其附加“有效期”,对一段时间不 使用或者使用频率较低的号码进行收回,无非是迫使消费者增加使用频率,从而增加利润。电信巨头的“霸王心态”显露无遗。

  多年前,笔者 就看到报道,不少大学生暑假回家,为了避免高昂的漫游费,不得不换成家乡号码。原有号码在停机期间,每月还要交纳10元“保号费”。至今,双向收费和漫游 费已经部分、有条件地取消,而“保号”问题可能因为不那么受关注,岿然依旧。看来,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根深蒂固,难道顾客要折腾几代人,才能成为上帝?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