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国产手机:跨出去之路


从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开始,手机通讯从此进入智能时代,后来随着Android系统的盛行,全民智能手机随即成为潮流。

  一些新型的智能手机公司在这股潮流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小米依靠跑分赢得了媒体聚焦、vivo依靠极致影音获得了音乐手机称号,后来者锤子更是用情怀搏击市场可惜功亏一篑……其他智能手机品牌身上, 要么主打技术要么主攻设计,所有参与者均憋足了劲竞争中国市场。然而群雄逐鹿的悲剧,在于日益增多的手机品牌和定量的市场消费需求之间,出现了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手机厂商便开始将眼光瞄准国外市场。

  国外市场具有让人充满想象的空间,而从目前的大量事实来看,也不难看出在国内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 下,众手机品牌进军国外市场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1、国产手机出海现象:逐浪正当时

  6月25日,vivo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发布会,正是向马来用户发布以“手品之美”为 特征的vivo X5Pro智能手机。这场发布会是六月份以来vivo的第二场海外品牌发布会,同时也是vivo继印度、印尼、缅甸、泰国等国家之后进入的有一个国际市场领域;它的召开,也标志着vivo的国际化进程又前进了一步。

  而在此前,刚成立的一加即将主要精力放置在海外市场,而魅族则同样将印度市场作为主打方向。

  而对比国外手机进入中国情况,不难发现情况却是反例——除了一直在中国市场有着广泛基础的三星和苹果之外,其他国外市场鲜有在中国市场发展良好的手机品牌。此前在设计、工艺等方面有着良好口碑的索尼、LG等系列手机品牌,近年来整在淡出视野,而三星虽然出货量依然庞大,但其市场销售量已经被国内手机取代。

  一方面是庞大的中国用户基数与众多手机品牌数量的并行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窥探未来但充满未知的海外市场,在这2种权衡下,大多本土手机厂商毅然将选择倾向后者的举措,既有来自海外空间的预想因素,也有来自这些本土品牌对自身产品、品牌信心满满的自信出发点。比如华为,一直以自身技术为傲,而vivo则将影音娱乐发挥到极致。

  2、智能手机与中国制造:再造时代

  除了华为等这样的跨国企业有着雄厚基础和夯实经验外,其他本土手机厂商的出海之路其实并不容易。 比如一加,因为其诞生时间较之其他品牌稍晚,因此在如何规避强劲的市场竞争和发展方面,出海成了其不可避免的选择。而vivo接近一年全力进军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区域的举动,其意 图更是在拓展国际化、全面国际化。

  出海并不容易,但这些本土厂商毅然选择了此路,究其原因,依靠产品进行国际战略方式或许是最大因 素。

  vivo此前刚刚发布的X5Pro是一款从内到外均渗入了前沿科技与设计美学的综合性智能手机产品,其不仅 拥有超高颜值,而且在加密解锁方面,也成为行业内首款使用虹膜解锁方案的手机产品。除此之外,其在前置摄像头引入的“知性”自拍功能,更能让不同性别的用户一起自拍时,相机可针对不同性别的用户给予不同程度的美颜功能。

  这种依靠科学技术力量改变手机操控方式的现象,其带来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苹果公司当年推出具备指纹识别的iPhone 5s后风靡一时,但今天的中国本土智能手机除了指纹识别之外,还额外探索了眼球识别等更加安全可靠的功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中国本土智能手机的创新和探索并不知是在一某个领域进行,比如vivo X5Pro就同时具备眼球识别、双2.5D玻璃和根据用户性别进行美颜的知性自拍等功能。

  这些细微的创新和功能让中国本土品牌可以昂首阔步地走向海外。

  对比苹果和三星,不难发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正在迎来全新时代,苹果虽然偶有创新但用户 等待时间太长,而三星除了只会拼凑配置之外几乎无所作为。但是纵观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大多同时在 设计、美学与创新等领域同期进步,这些表现,正是中国制造再次走向世界的有一例证。

  3、出海的风险:智能手机需冷静选择

  轰轰烈烈的出海选择是大多本土智能手机的首选之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智能手机品牌通过出海方式找到了新方向,而一些还未完全出海的手机品牌也正跃跃欲试。

  不过,应该清醒的看到,本土品牌走海外之路虽然有着明确的需求和出发点,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厂商都可以贸然全部出海。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智能手机品牌出海之路有着一定程度的门槛,如果厂商的贸然出海策略缺乏考量,那么一定程度上或将给自身带来一定程度影响甚至是倒退。

  华为拥有多年的海外渠道和市场经验,因此华为的出海之路自然是不可规避的合理选择,vivo从成立至今已多年时间,其在影音、设计、渠道和市场营销方面,都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因此其在先后一年的时间里分别进军印度、印尼、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自然也是其在技术、设计等方面的的必然选择。

  如果厂商自身缺乏技术、设计和经验的情况下就贸然出海,那么其风险自然也可想而知,特别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来说,中国制造能否以产品取胜异国他乡的消费者,这本身就对这些手机品牌厂商提出了严峻的门槛。所以,如果本土厂商能在具备技术、设计、营销、经验等优势下有针对性地做出跨国之举,那么这样的举动才是真正科学的合理选择。(朱翊/文,微信:izhuyi;微信公号:zhuyiweixin)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