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光启科学飞行包不实用,刘若鹏拿什么拼市场?

   昨天看到个新闻——《售价百万的光启飞行包实现中国首飞》,这家在年初就炒作火热的公司,年底终于有了新的动作,不过似乎还是新瓶装旧酒。为此,我还特地去找了一下关于光启科学的前世今生,在得知一些真相之后,我大失所望。

  光启飞行包并不实用

  先来说一下产品,有知乎的专业人士指出,从光启飞行包的视频来看,两轴小涵道的飞行包稳定性非常差,而且二冲程汽油机的功率不够,如果换成涡扇发动机,就能够大幅减重,并且增加载油量,30分钟的飞行时间太过于鸡肋,并无实用用途,试想一下,只能飞30分钟的直升飞机有人买么?而且看到降落时,稳定性是比较差的,在空中的控制效果反应是比较慢的。这纯属就是一个大玩具,做做商业SHOW还行,而且还得在有水面的地方飞行。

  再来说下飞行高度,视频中的高度大概在10米左右,也就是普通的3-4层楼高,越往上的高度,就得使用假人了,记得年初的一个光启飞行包视频上,降落的时候假人直接翻了几个跟头,东西摔坏了倒没关系,要是真人的话,估计得摔个局部骨折、脊椎断裂、脑震荡加腰椎间盘突出。

  在光启的梦想中,比如43楼着火了,这时候消防员就可以用光启飞行包上去救人,想象很美好,但是然并卵。

  光启飞行包在京东上面的价格是160万,实际上,这个价格都能买到直升机了,布兰特利的B-2B直升机25万就能买到,按照光启飞行包的价格,能买6辆直升机了。

  按照光启官方的说法,迪拜已经下了订单订购20个光启飞行包,其实这又是一个故事,迪拜只是对这个产品感兴趣,而且是成熟的产品,下的并非是订单,而是类似于我们去广交会的时候给人家填写自己公司的信息和意向,迪拜连定金都没有付,合同也没有签,却被光启的人吹成了订单。

  退一步说,就算下了订购意向书,还得需要通过迪拜官方的一系列测试,证明这东西确实有用,并且安全系数高,这样才会进行采购,毕竟迪拜不会乱花纳税人的钱。

  倘若是家用的话,又要考虑好几个因素,知乎上有大神这么算过。

  航行成本:加满一次油,45升,算每升7元钱,共计是:45 * 7 = 315元可以跑30分钟,30-50公里,差不多是:每分钟10元,和每公里 7.85元/公里 的单价看起来有点贵了,而即便每分钟10元,最多也只能续航30分钟,这个时间太短了,距离也太短了。

  使用方便:试想,你开着它上下班,那么要求你家附近就有一个加油站,公司又有一个加油站,每天出门飞到公司停着,下班时不能直接回家,先飞加油站,加满油飞回家旁边的加油站,加满油又飞回家。好累,而且你去加油的时候人家不让你停,因为你在天上喷着火,加油站爬引起火灾,除非你有便携加油设备,你先停到空地上,然后开着加油车过来给你加油,加好后加油车开远,你才能起飞。

  飞行安全:你起飞时有人站在背后没注意被烧到了怎么办?秋天,你飞的低,或者飞行包出故障,升不起来,结果一片绿化带的小树林,你挨着树梢飞过去后,那些树全被你点着了怎么办?相关管理方法没有,飞的人多了,互相碰撞怎么办呀?

  这么看起来,10年内,民用是不可能的了。即便有钱老板买来玩,也处处不方便。

  光启在澳洲一片骂声

  来翻一下澳洲的网站,可以找到许多人对光启充满了咬牙切齿的恨:

  http://hotcopper.com.au/threads/just-a-few-more-trading-days-back-to-zero.2568691/?post_id=15770606#.VcdRadLIUzA

  翻译:像今天这样,我的投资毫无价值。我现在严重的怀疑,这台机器有没有过飞行。巴黎无航空显示,布拉格无规划航空显示。只不过是一些静态的显示器和免费的模拟器给参观者观看和乘坐。我的上帝,我有多后悔过于信任这个新西兰公司。

  http://hotcopper.com.au/threads/alternative-uses.2593532/page-10?post_id=15999070#.Vm2G0_Sl_HK

  翻译:在短短几个月内损失接近一百万美元,我肯定采取法律行动。我认为这家公司将陷入破产,这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实。股东招股说明书承诺上市后的决策没有做到,而且他们之前在媒体发布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几年前。在技术承诺他们会想出一个个人喷气背包,在现在再次将发布日期推迟到2017。格伦马丁当时仍然是公司的成员,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他已经离职了。我认为目前的管理团队中没有任何人对营销和/或如何管理一个开始的公司,这是明显的。他们网站上的最新评论是“他们有计划进行载人飞行演示”、“他们正在与各民航当局进行讨论”。真的!只在你的工厂外面飞几分钟!你能听到我吗?如果我是这个管理团队的成员,这种做法对我来说很尴尬。是的,我还注意到,他们已经关闭了他们的公司网站和关闭自己的脸谱网站,包括任何可能被视为潜在的争议,如他们的考虑提供昂贵的法国香槟从春季饮水型机的飞行模拟器出席者在巴黎。幸运的是,他们至今还没能接触到这个论坛。我现在就与澳大利亚联系,看看他们能做什么来帮助,但我真的受伤了,比我更可以在这个论坛上表示。

  ……

  澳洲的股吧股评区有很多关于光启的传说,还有光启的股民认为,这家公司做了30多年还是现在这个样子,估计再做30年还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正是这家公司,被光启科学收购了,当然,它的技术也成了光启科学拿来画饼的概念产品。不过悲剧的是,现在光启在澳洲股价从1.6跌到0.6。

  离职员工的说法

  虽已从光启离职,但好歹曾是早期员工,看着他从初出茅庐的青涩成长到世故圆滑野心勃勃,平心而论,光启在赚钱方面确实成功,但科技创新方面可以说毫无建树,至于习大大的参观,那是光启赚钱的一块金字招牌。

  军品项目大多技术指标高得离谱,导致负责人不断地就技术指标、时间节点和对方单位扯皮,然而就算样机通过测试,项目顺利验收,也鲜有真正列装的。

  民品项目没有一个有市场价值的,所谓的超材料平板卫星天线,在某村的实验局就是个笑话,和锅相比毫无优势;光子门锁,最初在内部门禁使用时曾号称3000一个,自己人都笑死;wifi天线,自己去体验地铁某线的wifi;飞行背包,那个飞行体验实质上就是个VR的模拟飞行。

  至于光启人,研发人员加班累成狗,除了技术工作还有一堆PPT、交付件的文字工作,我当时的同事,研究生和本科生已经走得一个不剩,博士在光启倒是能得到很好的待遇(要求进站,杂事也多);职能部门虽没呆过,但据说职能部门的离职率高于研发。不过光启人如果在去年前入职并且能继续坚持下去,回报应该会不错,毕竟股票期权在那摆着。

  刘若鹏在杜克大学的旧事

  在知乎上还有一个被很多人所赞同的爆料:

  随便去美国杜克大学打听下,就知道当年刘若鹏和smith闹得是何其不愉快,具体貌似是因为刘若鹏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生,项目的小跟班,在未经他导师smith的允许下把整个组的研究成果都发布了出去。因为这事,smith本来是不给刘若鹏毕业的,但刘若鹏厉害,抓到一些smith的把柄闹到了杜克学术委员会去了,最后smith只好妥协赶紧让他毕业走人。如果他继续呆在美国,以当时他在业内的名声肯定难熬。但现在这段黑历史已经被成功抹去,成王败寇,粉饰太平了。

  我在想,这个组的研究成果,应当就是外界传闻刘若鹏回国所带的隐身技术吧。

  看了这些真相,你对光启科学还抱有很高的希望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光启科学在做的事情就是高杠杆,用概念炒作公司以拉升股价,然后再用市值去抵押贷款,拿到贷款后再去造下一个概念,这么一直循环下去,不少国内外一些企业也都是这个套路,不过这个套路到最后都会面临死亡,因为没有实际业务的支撑,泡沫就会破碎,最后股民们也不会一直坚挺着。

  【每篇覆盖100万人的科技评论,微博@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117821818,订阅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ityubin』】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