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好声音”改名风波不断,微鲸为何依然情有独钟?

 本周五晚21:10,新一季的好声音即将登陆浙江卫视,也许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那时候才会发现:怎么《中国好声音》变成了《中国新歌声》?虽然导师还是熟悉的导师,但是转椅怎么变成了滑梯?主持人华少呢?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代表着好声音的一次变化,主持人的更换、与原版权方Talpa的决裂、名称归属之争等等,这一季的新歌声这不仅让灿星压力满满,其背后的广告赞助商们也是如坐针毡。然而,作为主要赞助商的微鲸科技,依然从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坚持着深度合作,微鲸的信心源自何处?

2016《中国新歌声》宣传海报

1、撑灿星的背后,是微鲸对内容把控的自信

灿星制作总裁田明在近期的版权争夺案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中国好声音》是灿星制作和浙江卫视的孩子,过去的四年里,他除了一身西装来自荷兰,所有培养、教育的过程都由我们来完成,如今他不穿西装了,这个孩子就不是我们的了,就是一个荷兰的孩子了吗?”

田明的表态道出了灿星团队的心酸,更让业界之外的人士看到了其内容制作实力的强悍。灿星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开始赢得了观众的绝对口碑,之后又与一系列国外知名版权方合作推出了《中国达人秀》、《蒙面歌王》、《舞林争霸》等热点综艺,并逐渐锤炼出了国际一线水准的实力团队。在原创性上,《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金星秀》等一批栏目的成功都是灿星制作的成绩印证。

微鲸看得到灿星的实力,其它人也看得到,但微鲸力挺灿星的背后,彰显的是其敏锐精准的内容判断力,这一点其它人却未必做得到。

这源于微鲸的品牌基因。微鲸目前的主营业务是互联网电视,然而其高层几乎清一色的媒体出身,创始人黎瑞刚曾任SMG总裁,CEO李怀宇曾系百视通高管,首席内容官封新城亦是《新周刊》的执行总编。这样的阵容风格显然与乐视、小米、酷开等竞品截然不同。

微鲸的“媒体基因”在其发展中有两点最显著的优势:一是在互联网电视整体监管氛围下,敏锐的政治智慧可以规避很多风险;二是优质内容资源不会轻易逃过微鲸的“法眼”,因为微鲸对内容的判断力和把控度几乎是“天生”的。

这就是说为什么《中国好声音》变成《中国新歌声》后,其商业价值虽然面临折损的风险,但微鲸依然有信心,因为它知道,观众永远只会为好内容买单,而不是只为一个IP买单 。

除了灿星之外,微鲸也和其它优质的内容团队进行深度合作,例如出品《琅琊榜》的东阳正午阳光、出品《功夫熊猫》等好莱坞尖端电影技术及资源的东方梦工厂、以及中超联赛、BBC、浙报传媒等。

做简单内容资源聚合的时代已经过去,做优质内容精准推送的时代正在到来。

2、用科技驱动内容创新,全球首个VR版好声音系微鲸出品

综艺栏目流光溢彩的同时,制播的技术在突飞猛进。此次《中国新歌声》的一大核心亮点在于VR版本的推出,而其全程的录制、采编及播出技术,全部由微鲸提供。这不仅仅是全球首个VR版本的好声音类栏目,事实上,在灿星全程原创力拼节目品质创新高的背景下,VR版视频的推出更是给原海外版权方实力打脸。

微鲸VR视角观看《中国新歌声》

VR技术在国内已然成为最热科技代名词,而VR内容荒是几乎每一个关注产业的人都意识到的。没有好内容,VR的硬件和体验再牛也没办法长久地吸引用户。在游戏领域的内容资源相对还多一些,而在电视节目领域,VR版本的制作几乎等同于“开荒”。

微鲸愿意成为拓荒者,在自制内容的发力上,微鲸没有选择与乐视做低成本口水剧的相同路子,而是选择在技术上创新。与自制网剧的策划思路不同,微鲸的技术战略更可能引来一个更大的蓝图。

就好像多年前的高清电视如今已经普及,几年前的3D电视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一样,VR技术带来的是一种观看形态的变化,而这一趋势并不会因为现在的内容少用户少而发生逆转。因为大家总是喜欢更嗨更投入的观影方式,而微鲸就在为用户筹备实现的出口。

微鲸的内容发力点也不仅仅在VR版本上。对于更多现有用户来说,微鲸电视开辟了节目的全景视频。用户通过摇控器和重力手柄就可以进行全景体验和观看,也就是说,虽然大部分人没有到《中国新歌声》现场参与录制的机会,但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依然并不遥远。

在互联网电视行业,从“互联网系”和“厂商系”中钻出个“媒体系”,从泛内容资源整合的路子中走出了品质和领先的路子,来自微鲸的挑战究竟战果如何,未来用户会给到答案。

--------------------------------------------

本文作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