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爱国营销”折射出怎样的摇摆哲学?

 我们刚刚经历的这一个月几乎可以判定出是一场事件爆发的“盛宴”,英国脱欧为这爆发月成功的开启了序幕,接着南海问题尖锐的被摆上国际看台,南海问题的阴云未散,便急不可待的来了一次法国恐袭,法国恐袭甚至还未来得及做出强烈反应,土耳其又出人意料的政变了,当然,这仅仅是把视角放诸国际,国内也是风波正盛的时候。照这样下去,可能本来就不尽人意巴西奥运,也有些前途堪忧的预兆了,那么这些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在做什么呢?

答案是,我们都在忙着爱国,当然我这里的“爱国”二字绝对不带任何偏见和立场。

如果爱国是一场长期营销,那么经过潜移默化的社会环境,绵长悠久的人文历史以及重击人心的惨痛教训,已经很好地将“爱国”这两个字打入了国内市场,并且不分民族,不分年纪,不分性别,也不分文化和阶层,也就是说除了极少数我们称之为特异分子的人之外,我们所有人,都是爱国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场“爱国营销”的成功,也必须的称赞全民参与爱国行动的热情和执行力,与清末民初时期民众的后知后觉相比,这实在算的上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当然我们先不讨论他们的做法,仅仅从这个出发点上看,无疑,无论是对于哪个国家而言,这都是喜闻乐见的效果。

中国最近也经历了不少事情,长江水灾爆发的时候,受苦的除了灾民,就数抗洪一线的战士。有媒体人不满传统媒体对待灾害一味宣扬“态度”的常态,而站出来谴责,“为什么只给我们的战士吃馒头?”然后大家就愤怒了,跑去骂军方,骂后勤,竟然忘了当年08雪灾的时候对军事后勤的歌颂。后来军报给出了解释报道,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补充到最充足的能量,以便能救更多的人,然后大家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错怪了错怪了。

赵薇事件的发生和长江水灾正好反过来,这次是由相关的政府官微带头发出批评,广大媒体本不愿响应,可惜广大的媒体远不如网友群体广大,在舆论高压下,也有了些许的提及,反而是自媒体人没有体制和资金的束缚,开始畅所欲言。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畅所欲言的结果就是,一边倒的批评态度,加上南海事件浓墨重彩的渲染,赵薇事件几乎都快要被打上“叛国”的记号了。然而如今,在近几天肯德基爱国事件的影响下,我们也有很多人开始反思,“我们对赵薇事件是不是矫枉过正了”,这样的言论一出,又有很多人跟风响应,哦原来是这样,有可能有可能。

再来看最近的肯德基事件,具体情况我就不复述了,大家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科普的信息。很多人都说,要理智爱国,对,说的的确很对,我绝对承认这个看法的正确性,但是在此我要跟大家讨论另外的一个观点,并不期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只是想到了不吐不快。我认为,那些去肯德基门店堵人的男男女女,当然,除了那个带着小学生去抗议高呼的老师,我实在是想不通她(他)想做什么,给我们还没完整的建立价值观体系孩子,灌输这样的是非观是在害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利用受众对事件的模糊概念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其性质就像是有人请你给他带一个包去国外,而你不知道这个人是个毒贩,也不知道这个包里藏着毒,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你无法拒绝他,你就照着做了,于是你被捕了,你被捕是因为你被人利用,但是你切切实实的犯了罪!所以,孩子们,你的老师可以传授你们知识,但是别胡乱听信他们的经验和武断的判断。

说回我们的正题上来,我认为,那些去肯德基门店拉横幅也好,堵人也好的男男女女,他们是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情感,他们围攻肯德基,砸苹果手机,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宣泄这种情感,所以他们这样做了,我们看着有些左派,但是在他们看来这是正义的。我无意故意强调“我们”和“他们”,只是眼尖的人就会发现,这些去抗议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很难获得资源!他们只知道肯德基是美国产业,而今天的美国对中国并不友好,不知道肯德基早就渗透了中国的股份,而且每年都要给中国带来不小的税收,提供不少的岗位。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国家受了委屈,而不是很清楚,外交或是政策是否已经开始反击,所以他们开始自发的反击,这样的做法在你们眼里开起来很愚蠢,的确很愚蠢,但是也很赤诚。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坐在粮仓里,而嘲笑那些吃不到饭的人为什么不进来,你不为他们指路或者开门,只是坐在那里一味的批评,他们怎么进来?

中国有很多俗语,这些俗语表达了很多已经被认可的哲学态度,比如有一句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却还有一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比如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也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兔子不吃窝边草”,也还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诸如此类的实在是太多了,不胜枚举,我将这样的态度,总结为一种“摇摆哲学”。

最近大多数人都处在一个摇摆的状态,甚至不止是最近,你细细想想,每个人都在一个摇摆的状态下度过一生。只是最近事件频发,摆钟的幅度有点大了,我们今天还在批评军方后勤,明天就急不可待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今天还在批评赵薇,明天就切切诺诺,是不是太过小题大做,我们今天还在说要爱国,明天就开始批评那些进不到粮仓里来的人,将他们以引号概括,称之为“爱国人士”。那如果后天美国真的对中国采取了实质性的打击,我们是不是又该摆向钟摆的另一边去了?

但是,我想说,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不摇摆的社会太过理想化,那种状态意味着,国家信息完全公开,国民在智力,教育水平,家庭环境,资金,社会地位,等所有方面都是同等的,甚至到了那个时候都不会再有国家的概念。可惜,这样的社会不可能到来,矛盾才是促进发展的唯一道理。我说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但是并不意味这我们不需要改善什么,民众就像是一枚火把,你一点火就着,甚至有时候会烧到民众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地步。所以现在有资本在这火把外面砌上了四面带门的墙,他们需要火往哪个方向烧,就打开它对面的门,然而资本运转的流动性常常把群众烧的晕头转向。这个时候又开始出现资本控制舆论的反思,你们看这也就是一种摇摆,社会性的摇摆。

一直以来某些媒体总是习惯从负面的角度来报道类似于肯德基的事件,他们站的角度是对的,但是他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如果他们希望抵制或者消除这种行为,就应该在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的寻找信息,并且公开它,让大家自己清楚的认识到,这样做是错的,下次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谨慎一点。而不是白纸黑字的漫天批评,让他们成为了“爱国的流氓”或者不理智的代名词。或许这一次,他们因为你们的批评暂时屈服了,但是下一次,如果你们批评的点并没有实现,就会反过来更加使他们坚定自己的看法,他们反击的力度也绝对会比这一次还要强!比如有人砸了苹果手机,被你们无情的批评了一顿,下一次,如果苹果出现了瑕疵,他们就会跑来炮轰你,你看吧,苹果就是不行。如果在第一起肯德基事件之后,媒体团结的将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或者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链条生动形象的给群众描述一遍,试问,谁不会趋利避害的去想问题呢?就连动物都知道有毒的蛇不去动它,人会不知道吗?

    现在,我们正在这场长期爱国营销的市场效果,有时候看着的确是心潮澎湃,但是我希望正如我上文所说的,在社会普遍的摇摆状态之下,坐在粮仓里的人能为外面的人指出一些能够吃到粮食的方法,而不是对他们说,你们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自己走进来,因为有时候他们真的不知道通向粮仓的路到底在哪里。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