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究竟是谁在制造焦虑,贩卖焦虑并从中渔利?

这是一个焦虑犹如病毒会疯狂扩散年代

 

在2016与2017跨年之交的几天时间里,原本你只是想要安静休息几天。然而,当你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被王菲演唱会刷屏之后,即使你不是王菲的死忠粉,恐怕你也要赶紧打开电脑看看王菲演唱会的视频回访。天后唱功如此有失水准,你却无法理解人们为何还趋之若鹜。

 

这还不算,此后你仍然会继续关注和这位话题女王一切有关的新闻。你主动或者被动做出这些行为,可能只是害怕和别人没有共同的谈资。 

cc6908c2e3371df6c69e11f7769da473.png

除了天后的演唱会,你原本想要读书的时间可能还要被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所占据,你迫切想要知道2017年五只黑天鹅究竟是什么含义,迫切想要抓住2017年行业趋势和走向。如果你没有看这场跨年演讲的直播,但是当你通过新闻知道,这场跨年演讲的收视率竟然超过各大卫视,占据收视排行榜的第一位。

 

彼时的你,内心不仅仅是感到惊讶,还有一丝丝焦虑与隐忧,因为你担心一切更迭速度太快,而你现在的知识储备未必能跟得上。

b2311e941587f4d04717eae0dd0a0449.png

如果说,上述两个有关“焦虑”的案例是一种极端表现,来自日常生活点滴中积累的焦虑无疑更具普遍性。

 

当你和朋友吃饭时,当你和同事开会时,当你和同学聊天时,当你开车时,当你在卫生间时,当你等公交时,当你和客户谈生意时,当你和家人团聚时......

 

总之,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景时,人们都有可能拿着手机,快速看一眼最新发生的消息,或者是漫步目的的刷刷朋友圈。

 

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来不及让人再往深处思考一些,甚至还会被各种信息“绑架”。有时,我们看到这样一番景象:集体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事实上,“全民焦虑”这个病例很早就已经提出来,如今在数字化的社交媒体与自媒体泛滥年代,开始集中爆发。

 

有人将全民焦虑的根源归咎于的智能手机的出现。

 

曾经有一项对1000名英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约66%的受访者当手机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焦虑,这一现象被称为“无手机焦虑症”(Nomophobia),而在年轻人群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相对于4年前无手机焦虑症被首次确认,现在更多人承认存在这一问题。

 

其实,这种结论的逻辑,是忽略了任何事物具有的两面性,只看到了负面作用,而选择性忽略积极作用。事物本身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取舍。

 

那么,人们焦虑的深层次根源是什么?

 

1

当你渴望消除知识焦虑时

有人在重新制造知识焦虑

 

在物质高度丰富的当下,我们发现很多资源往往都是“供不应求”,买房要交排卡费和电商费,最后也未必买得到。

 

67dd71bf8e80d6b8b2a6ebd1617dd177.png

 

甚至买部手机也要在网络上长时间等待。某米开创的营销手段,后来逐渐被各家效仿。 

a535382e0ab2ed979f7357e2040058d9.png

所谓的“供不应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饥饿营销。从商家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一种促销手段,本质上却是一种对资源的垄断行为。因为垄断,才让资源变得具有稀缺性,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焦虑。

 

fb03b7e7d91761ede8508a977d189a63.png

天后的演唱会也是如此。

 

然而,物质垄断所带来的焦虑,远不如信息垄断所带来的焦虑更让个体恐慌。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书中说,“面对这样复杂、快速变化的时代,个人要如何应对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升级我们的认知。如何升级认知? 1、抓住越来越重要的机会成本    2.用数字看到真实世界  3.改变才能看到未来。”

 

逻辑思维的初衷是将自己的一套的知识体系商品化,以付费的方式传输给付费会员,帮助目标受众了解未来趋势,看清事物本质,从而消除知识焦虑。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逻辑思维又充当起了“知识焦虑制造者”的角色,只有让你强烈感受到你的知识已经赶不上快速迭代的时代,你才会心甘情愿地买单。需求存在,自然就有交易的产生。碎片化的知识固然可以成为商品,但如果一切知识都可以成为商品,那后果则是很可怕的。

 

所以,消除知识焦虑的最好方式,是常识与知识的普及,而不是“重新制造焦虑”然后再贩卖以此牟利。

 

 

2

人们喜欢为知识付费的背后

其实是读书时间越来越少

 

 

在历经了“为知识付费”的宣传教育期之后,大V们终于可以收割。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掏出腰包,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

 

除了罗振宇,还有一个佐证。喜马拉雅FM首届“123知识狂欢节”在24小时内取得超过5000万的销售成绩。

 

7cd2c9e517893b1ba01977e245a35582.png   

其实,包括马东《好好说话》、孙宇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龚琳娜《跟着龚琳娜唱歌》、叶武滨《时间管理10堂课》、黄磊《七堂极简物理课》等在内, 人们愿意付费的这些内容与线下的“培训班”无甚差别。 

  

有人说,知识付费的春天到来了。从趋势来看,这句话没错。但是,君不见,没有几人愿意为听一堂哲学课、一堂文学课付费。

 

其实,在移动互联网快速缩短成功路径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知识付费的热衷, 和上个世纪人们一度热衷的成功学,并无二异。

 

90年代初,以“卡耐基经典系列”热卖为起点,国内开始进入读“成功学”的时代。

 

时评人石述思在《为什么那么多人痴迷成功学》一文中写道:“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商界准精英们投身其中,在一种人为营造的集体无意识中不能自拔。”  

 

人们喜欢成功的背后,是更害怕失败。而人们喜欢为知识付费的背后,其实是读书时间越来越少。

 

 

3、

技术变革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鸿沟却越来越深

 

 

在这个技术带来变革、信息传播效率前所未有地提升的信息洪流年代中,由信息鸿沟产生焦虑也如瘟疫般在人与人之间蔓延。

 

相较于从前,我们了解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智能手机中的各大新闻客户端与社交软件,让天下发生的一切尽在掌中。

 

事实却让人沮丧,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前的鸿沟愈加明显。所谓信息鸿沟或者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最终又体现在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

 

每一天,各类资讯无时无刻出现在人们的手机之中每一个人看似都是信息富有者,实则不然。

 

对所有信息都不愿放过的人,通常会不由自主陷入到焦虑之中。最重要一点原因就是,你缺少过滤无效信息,掌握更多有效信息的能力。大量的无效信息,导致你迷失在思想的混乱之中而难以自拔。  

 

德里克·科伯恩社交无用一书中指出,人们需要做的只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上,而要用在为客户和朋友创造价值和分享经验上。    

 

要想消除信息鸿沟导致焦虑的办法,或许也可以将其作为借鉴。与其每天接受海量无用信息,不如将宝贵的时间聚焦在有用信息上,当然前提是你需要甄别出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有用信息。

 

a3620003b7952872fb81f2d3ca61e32c.png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怎样,2017年已经来临。

焦虑可能还会蔓延,

焦虑制造者还会制造更多的焦虑。

唯有自己不断成长,

才能对抗焦虑。

唯有内心足够强大,

才能让内心保持平静。

但愿,这个时代的焦虑,有一天能够离我们远去。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