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人工智能成CES主角,爆发点临近?

  尽管AlphaGo和Master或多或少还夹杂着营销的成分,人工智能却成功吸引了大众的视线。尤其是经过2016年的第三个“元年”,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服务、从业者等以难以计数,这在刚刚举办的CES 2017期间展现的淋漓尽致。

  追溯到1967年的第一届CES展览,50年来见证了诸多引领潮流的电子产品,也因此被称作是消费电子的风向标。那么,从2016年的小试牛刀,到2017年的大放异彩,CES几乎彻底沦为了人工智能的秀场,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爆发点已经临近?

  人工智能占领CES,谁是幕后的推动者?

  今年的CES展会吸引了4200多家参展商,仅中国的科技企业就多达1314家。作为全球性的科技盛会,CES无疑是科技厂商们不可或缺的亮相机会,即便单从营销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不错的筹码。而在这些人工智能展商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产品和人工智能服务。

  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可以说是CES上的新面孔,从2015年开始,包括谷歌、Facebook、微软等在内的玩家就瞄准了人工智能系统,只不过各家对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的定义还有所不同。诚如扎克伯格想要打造一个类如《钢铁侠》中的贾维斯,谷歌的TensorFlow把焦点放在了深度学习上,曾经红极一时的微软小冰也在向操作系统演化,场景和电影《她》颇有几分相似。在今年的CES上,百度发布了度秘的升级版,并以DuerOS为之命名,似乎有意让人理解成“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同时,阿里的YunOS也在今年登陆CES,人工智能同样是其主打的一大亮点。此外,包括图灵机器人、竹间智能科技等创业者也瞄准了这个领域。

  相比于莫衷一是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工智能产品才是CES上的重头戏。有可能是受益于科技趋势的启发,几年前昙花一现的智能硬件披上人工智能的外衣再次出现在CES上,比如智能床垫、智能音响等,在以往联网、手机控制等功能的基础上,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成为新的描述词汇。不夸张的说,在CES上亮相的白电产品几乎全部拥抱人工智能,比如三星的Qsmart、海尔的Smart life、LG的SmartThinkQ、长虹的Smart Service、TCL的AIxperience,创维和小米更是同时提出了Smart Home概念。这些现象,也是媒体得出人工智能即将走向爆发这一结论的诱因。

  当然,除了系统和产品,还有一个看起来没有那么多野心的领域,也就是人工智能服务。比如在今年CES上被评为优秀产品的Aipoly Vision,其所实现的就是能让手机同时识别上千个物体,实时地帮助视力有障碍的人获取周边信息。有一种说法是,消费电子正从产品向服务转变,这在一些互联网巨头的动作中可见端倪。以“人工智能即服务”为例,亚马逊在早前推出了Amazon ML、谷歌的RankBrain搜索算法。国内也出现了同类的产品,网易易盾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打造了反垃圾云服务,阿里云的ET已经开放给云计算客户……这些看似面向B段市场的人工智能服务业已成为推动AI无处不在的隐形力量。

  不难发现,在CES上已经映射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一些行业,几乎所有小有名气的科技公司、知名高校等已经成为这股潮流中的中坚力量。而CES还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创业者眼中的新的风口,选择在CES露个脸兴许有利于后期的融资和传播。

  事实上,从Gartner公司去年发布的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诸如机器学习、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还处于期望膨胀期。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是就此走向繁荣,还是沦为阶段性的幻灭,仍然是不确定的。CES上的热闹再次证明了人工智能在商业上的成功,是否临近爆发点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人工智能疯狂背后,虚实和真假

  在近两年的科技报道中,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理科生看了头疼,文科生看到骚首的词汇广见报端。似乎加上这些名词就能够突出一个产品的领先性,而少了这些修饰就会平淡无奇。对于人工智能的虚实、真假等对立性的判断,还需要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首先,人工智能的垄断性。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即技术的垄断性和数据的垄断性。虽然美国的科技巨头们走在人工智能的最前沿,而这些技术在现阶段并没有输送到中国及其他竞争市场的可能。即便是在国内市场,阿里、百度、网易等也相继发力人工智能,比如阿里ET、百度大脑、网易波特等,这些产品或服务以API的形式开放给开发者,并且涵盖了人脸识别、机器翻译、语音交互等,终究输出的只是结果而非过程,开发者扮演了产品的使用者和数据的贡献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工智能的竞争还只是巨头之间的游戏。

  在数据上的垄断性要更加严峻,所谓的人工智能技术大多是基于算法的,而算法又是人设计的,只要能够招揽到高精尖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技术门槛并非不可解决。现实却是,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离不开海量的数据,而互联网巨头们在数据方面无疑有着先天的优势,这也是很多公司能够后来居上的原因所在。当然还可以通过购买或者行业合作的形式来解决数据问题,所承担的成本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由此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留给创业者最大的市场仍是终端产品。

  结合CES上的现象来看,在人工智能系统层面不乏互联网巨头,而三星、海尔等产品型公司则是人工智能产品的忠实拥趸,而人工智能服务成为创业者和巨头混合的市场。而在未来,这种垄断性将更加明显。

  其次,技术和商业的悖论。

  技术的商业化无可厚非,甚至说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制造更多的财富,人工智能同样面临着盈利的问题。而当人工智能走到爆发临界点的时候,无论是公司高层还是投资者势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变现。

  调查结果显示,盈利良好或前景乐观的AI创业项目有着三个共同点,即应用于封闭可控的场景、辅助人类完成重复性的具体工作、以及可实现的切入点。或许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迎来了赚钱的红利期,但在这些领域并不缺少布道者。好比在金融领域,按照李开复老师的说法“算法可以马上变成钱”,涌入了一群又一群的人工智能从业者,智能投顾、风险预测、知识图谱、智能客服等无不涉及。

  利好的一面是,技术的商业化极大的驱动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从智能机器人到无人驾驶再到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CES上人工智能产品的百花齐放也与之不无关系。不利的一面是,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阿里、百度、网易等巨头的识别准确率无不做到了99%和97%,而很多创业团队的识别准确率仍停留在80%左右,不排除在商业化层面急功近利的可能。

  此外,人工智能的价值绝不是革命性的颠覆,而是渐进式的影响。在算法之外还有硬件、服务、内容等整个生态,如果用户体验得不到优化,所谓的人工智能很可能沦为下一个智能手环。

  总的来说,在人工智能60年的演进过程中,每一次爆发都是技术崛起的结果,单从商业层面的繁荣来判断临界点不免有些局限。理性的成长路线应该是技术的成熟驱动商业的爆发,而非商业的风口催熟技术。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