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海尔的三次革命与三次逆势上扬

 

5月13号,一大批媒体集中开始报道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这种集中报道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极为罕见,因为这种集中报道意味着国家层面上要强调一些重要信号。

在笔者记忆中,海尔上次大规模进入媒体视野还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当时国内不断提出制造业转型、出海的号召,海尔被视为典型被大规模报道。这一次顶级媒体的集中报道恰恰体现出了海尔在新发展阶段下的新气象。也从侧面反映,目前国家层面上对于工业互联网以及实体制造与创新创业结合正在日趋重视。

事实上,纵观海尔这几十年的发展,有三次革命和三次逆势上扬,几乎每一次自我革命后,都会迎来一次品牌升华。

砸冰箱砸出质量

 

1984年,万科、联想、海尔相继诞生,这一年中国“下海经商”浪潮兴起。随之相伴的家电企业还有很多,比如先科、美菱、格力、美的等,当时的海尔在这些家电企业之中并不突出,但当年“张瑞敏砸冰箱事件”恰恰是让海尔的品质和口碑在这些企业中从此脱颖而出。

80年代,中国家电企业并没有核心技术,冰箱、洗衣机、空调很多核心部件都是原装进口。家电产品也是如旧时王谢堂前燕,刚刚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对家电几乎一无所知。

当时“张瑞敏砸冰箱事件”恰恰是在这种黑箱效应中的一种体现。很多企业因为普通家庭对家电一无所知,所以在生产时对质量把控不严。这也会出现张瑞敏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缺陷的问题。

很多企业对于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的态度都是“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处理”。事实上,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能有一台便宜的家电就不错了,对于品质并没有太对的追求。

不过,海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做法在当时如一阵春风,在国内家电尚处起步阶段,家电尚为黑箱的市场中得到升华。海尔在这个时代更多输出的是产品,社会对其关注也更多是“品质好”、“有信誉”。但“品质好”“有信誉”也奠定了海尔在2000年代的市场地位,也为此后海尔的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国际化崭露头角

进入2000年代,先科等企业因为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理解不够,逐渐走向没落,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海尔同台共舞的企业变成了美的、格力这些企业。

和竞争对手相比,奠定海尔市场地位的很大原因在于海尔的国际化步伐。2008年恰恰是一个真正的纪念碑。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海尔不像国内其他的老对手,反而呈现出了逆势上扬的态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弥漫着悲观情绪的市场上,200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20亿元,增长8%,海外营业额增长9.8%,利润增长20.6%。海尔当时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

当然,在这个阶段海尔给公众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点:1、产品;2、国际化。坦率来说,这个阶段的海尔国际化尚处初期,海尔和国际品牌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海尔在这个阶段的国际化也更像是“借船出海”,希望借助国外品牌的品牌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国际知名度。但由于品牌积淀尚不成熟,所以你会看到,2006年和2008年海尔对美泰克和GE白电的收购均以失败告终。

并购失败并不丢人,因为并购是需要面临各种风险的。海尔当时完全可以在国内安稳度日,或者是“赚快钱”。海尔这种“借船出海”的思路其实更能体现一个问题——海尔希望更上一个台阶,做成世界级别的家电企业。

虽然这两次并购均以失败告终,但值得称道的是,当时海尔走出去的思路以及全球化战略让其树立起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新榜样。和当时很多其他国内家电企业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很多国内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喜欢抄小路、走捷径,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把低价低质产品倾销到海外,东南沿海不少家电企业为了赚快钱,直接做很多国外不知名品牌的代工厂商,直接透支了品牌价值。

互联网转型成功

2014年以后,海尔和过去的老对手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家电领域的老对手依然把自身定位为家电企业,但海尔开始了组织结构以及互联网模式的转型,并且在工业4.0的环境下,开辟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工业互联网道路。

2017年对于海尔而言是一个新的关键节点,因为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海尔正在向外输出海尔不单单在国际市场上和巨头博弈,输出自家产品,而且还在输出自家的工业互联网模式以及人单合一的企业管理模式。

和90年代以及2000年代的海尔相比,海尔显然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家国际巨头该有的气象。而在2014年海尔成功收购斐雪派克,2016年,海尔第二次收购GE家电成功,这两次成功收购和2006年和2008那两次失利相比,更像是一个新的标志——不再靠“借船出海”,而是用技术、管理、模式层面的优势真正吸引海外市场。

在收购GE家电后,海尔已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基地、7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24个贸易公司,初步形成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全球化品牌战略奠定了基础。

这次央级媒体大规模关注海尔的原因同样在于“逆势上扬”,而这次逆势上扬体现在于这三点:

1、实体制造与创新创业结合,成为制造业企业二次创业的典范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大多人人以为这只是互联网经济的机会,和实体制造业无关。国内也频频出现所谓虚拟经济侵害实体经济的观点,甚至在两会上也不断有制造业企业攻击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称其为“实体经济的毒瘤”。

但要知道,实体制造业不能躺在当年的成绩上吃老本,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需要对自己的组织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中国中国沿海电子制造业在90年代以及2000年初确实辉煌过,但要知道这种辉煌的背后存在“原罪”——没有核心技术、缺乏知识产权,想靠代工和山寨赚快钱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想靠黑箱效应生产产品糊弄消费者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很多企业所谓虚拟经济侵害实体经济的观点更像是民国初年流行的“复辟帝制”的黄粱美梦。这种观点2017年至今依然还甚嚣尘上,是在是让人感到可笑。因为2014年海尔组织革新以来,海尔的“创客所有制”鼓励内部创业,通过人单合一的方式让把企业传统组织形态打碎,海尔内部不断孵化出诸如“雷神”笔记本等新的小微企业,让实体制造业和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正在成为制造业企业二次创业的典范。

2、互联工厂用软硬件相结合,开拓了互联网工业化模式

工业4.0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中,中国制造业企业很少真正站出来探索下一代的制造技术,纵观国内TCL、美的等家电厂商,一直还是安分做自己的家电企业,更多的企业更是对于互联网工业化这样的趋势认识不清。

但是海尔以西门子、通用这类企业为竞标对手,发布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所有用户、员工都可以提出需求和改进建议,以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环节都能够得到数据支撑。

这个生产体系最大的意义便在于能够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而且在这样的高效率之下还能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因为一些的需求都来源于社群和用户。这一体系也带来了另一个好处——防止体系内其他企业盲目生产,让企业的行为得到数据以及市场的指导。

COSMOPlat为“中国智造”和工业互联网开拓出了新的疆土,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认可,开拓了互联网工业化模式。

3、管理模式、工业制造、创新创业等多维度振兴实业

总理之前也多次说到过,电商是新经济,但直接带动了实体工厂的销售;快递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同样既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生产。这些典型的新经济行业,实际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而马云也曾经多次谈到,实体经济的定义是人类通过思想、财富、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生产和流通的商业,生产制造是实体的一部分,流通更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马云有一句话非常让人信服——中国不是实体经济做不出来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由于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而不行了。

海尔自身的生态圈中就包含着家电制造、互联网金融、物流配送等各个板块和体系,实体制造以及互联网服务等业务板块混杂在一起,正是总理口中所说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国内东南制造业在全球市场新一轮洗牌过程中正在呈现出颓势,甚至有人借此质疑中国实体制造业的衰落。但海尔在新一轮洗牌之中再度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不但紧跟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而且还引领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潮流。海尔开创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也受到了欧美管理学界的关注,海尔颇有历久弥新、老而弥坚的意味,可谓是振兴了中国实业。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