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分享型艺术电商的10000次证明

 有那么一家艺术品电商平台,有可能你不花钱还能挣钱!这是否有点神奇?

倪叔绝不会夸大其辞。它是由易居中国打造的全球首创分享式在线拍卖平台——库拍APP

2017年5月24日,藏品“登峰造极”在库拍上经过140次竞价后,以25.65万元成功拍出,这也是库拍平台上成交的第1万件拍品。

 

有意思的是:于拍品成交的同时,有超过1万元的红包,被真金白银地分发给了出价竞拍的用户。

在库拍的逻辑里,虽然你并未贡献成交订单,但你凭借出价行为也能分享到一份佣金红包。这样的创新玩法,令库拍上线仅8个月就名声大噪。

 

艺术品电商曾在2015年一炮而红。当时,一位买家以1.15亿元的价格,在网上拍下齐白石十八开的《叶隐闻声册页》。淘宝、苏宁、国美等巨头纷纷入局,但时至今日,大多粉褪残红。究其根本,它们只是简单地将艺术品拍卖,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而在库拍的身上,倪叔看到了艺术品电商的新未来。

艺术品交易是个拥有万亿的市场,目前以嘉德,保利为代表的传统拍卖行为主。

它依靠高净值人群消费、高成本人工运营和高难度客源来拓展,瓶颈日益凸显。作为线上拍卖平台,库拍成为颠覆者,它首创了分享式拍卖模式,让艺术品拍卖的过程像玩游戏一样。

艺术品爱好者们的狂欢,是由库拍“出价即得红包”的功能开始,它是库拍“分享型拍卖”的核心逻辑。艺术品交易是低频的,商品利润厚,单价高,但缺人气。

这些红包来自艺术品收藏机构。他们甘愿愿意拿出每笔成交额的5%作为奖励。如果单价拍品的价格高达上百万,奖励金就是5万元。

巨大利益足以刺激竞买人,彻底扭转了艺术品电商的低活跃度属性。库拍可谓是一招制敌。但如果你是“羊毛党”的话,则很容易因“贪心”付出代价。

从2016年9月26日上线至今,库拍上累计拍出10000件藏品,涵盖书画、茶禅、瓷器、玉石、影像、宗教文化等20多种品类,实现交易额1.01亿,吸引了超过50万收藏家、艺术爱好者成为注册用户,汇聚近200位权威专家签约入驻,为近1000家艺术品机构搭建合作平台,针对拍卖参与者发放佣金红包超过500万元。

库拍这个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有人说,森林里最好的竞争策略就是学蝙蝠,永远是鸟兽里最夺目的那一个。

在高冷气质的艺藏拍卖市场里,拍库就是那个独特的存在。

总体来看,传统拍卖行业的规则是:典型卖方市场,谁占有标的者为王,规则保护卖方利益,是to B。而互联网的思维崇尚用户体验第一,给用户创造价值就是给自身创造价值,规则需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to C;

而正是这种出发点差异,会让彼此做出不同的决定:

在刚刚结束的“感谢有你——库拍数据&产品策略发布会”上,库拍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少彬先生公布了库拍的三大升级服务:

第一,创建“推荐人经济担保”模式,在用户确认拍品收货的15日内,专家推荐人承诺可以以成交价的85%回购;

第二,首推“二次上拍”产品功能,成交价1万元以上的拍品,用户均可在三个月之后申请二次上拍;

第三,推出艺术金融“质押贷款”服务,成交价一万元以上的拍品,库拍提供50%的质押贷款服务。

这三项举措都与“货物已出,概不退换”传统拍卖有着巨大不同,在传统拍卖行业看来,这都是加重拍卖行作为中间第三方资金负担的吃力做法,但库拍却认为这将有利于艺术品流通,提高价值、服务多元化,藉此完成了在艺拍领域中小小的交易闭环,将艺术品价值通过前沿的市场化手段得以实现。

库拍不断扎实内功,完善用户及机构的使用体验。从拍品预展开始为机构与用户搭建了全方位的沟通桥梁,拍卖现场更有库拍主持人协助解答引导;专人客户经理一对一为机构协调上拍、结算、物流、客诉等事宜,保证交易质量;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购买习惯与喜好定向推送拍品,并提供机构上拍策略咨询,让卖家更精准的找到买家;针对违约,平台也为机构提供补偿保障。

库拍开启了艺术品电商的崭新模式,降低了大众参与拍卖的门槛,让艺术收藏不再高不可攀,在移动设备的方寸之间即可领略艺术的非凡魅力,足不出户即可在库拍中体验独特的拍卖乐趣,还能得到红包式的回报。

在分享知识、分享收益、分享快乐中让艺藏拍卖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2005年,淘宝和百安居的一年的营业额都是80亿,时任百安居CEO的卫哲与马云之间打了一个赌:

马云说,你估计把百安居的业绩翻一番还需要多少钱、人、时间。卫哲算了一下,答大概还要开40个店,每个店平均2000万美元的投资,每个店至少需要200人,开的快也需要三年。马云笑答,我只要加五台服务器,一个人都不用,六个月就能翻一番。

结果,后来淘宝仅用三个月就翻了一番,卫哲自此下定决心加入阿里巴巴。

作为世界500强,百安居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淘宝让卫哲看到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新规则,新逻辑!

而这种新逻辑替代旧规则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对于艺术品拍卖这个领域而言,虽然传统拍卖行所固守的那一套以人力维系客户圈层的老方法依然有效,但说到底,越是这种传统而古老的方式,就越难摆脱人的依赖,越受制于人力,而无法快速增长。

不要因为大家有差异,就选择say NO。否则,未来的某天,线上出现“一场拍卖会,有一百万人参与”的时候,你除了将双眼一睁,彻底傻掉以外,还可以干点什么呢?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