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弘道资本:投资人人贷、ofo 人民币基金逆袭的中国样本

 

 2017-06-08 王骐骥 GPLP
8ef9b16819f8e1e49065781507223f69.jpg

前言

  这是一个精英阶层的创业故事。


  弘道资本的四个合伙人,经历了早期艰难创业、财富自由之后决定促进社会进步,在共同的人生追求下走到一起,在投资圈开始探险。最终他们用人人贷、ofo、拉勾网、Kika等项目走出了一条人民币基金的独特路线。

 

  在藏龙卧虎的投资圈突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让我们走进这家低调而又非主流的投资机构,翻看他们真实的投资日记。

本土机构逆袭:人民币基金模式之弘道资本

  中国的互联网圈有这样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在舶来美国模式的基础之上,走出适合中国自己的独特模式,无论是阿里巴巴、百度还是腾讯,包括京东,都与国外模式息息相关,然而又各具特色。

 

  而在中国风投圈,在充满借鉴美国模式的基础之上,人民币基金也同样杀出了一条血路,达晨创投、君联资本、东方富海等一系列人民币基金也开始崛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国是一个奇迹,中国的创业者及投资人展现出的智慧也同样让全球侧目。

 

  而在这些投资机构当中,今天,GPLP君就讲一个人民币基金逆袭的样本——弘道资本。

 

  2017年6月6日下午第五届中关村天使投资论坛上,弘道资本凭借天使投资ofo和人人贷两只独角兽荣膺“2016中关村独具慧眼天使投资机构”。

 

  弘道资本的四个精英合伙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资料显示,弘道资本成立于2010年10月,四个合伙人,杨正宏、李晓光、张逸龙、王伟,作为连续创业成功的典范,人到中年,他们成为中国的精英。然而,他们并没有止于此,反而不断思考,接下来,他们到底该做点什么,才能更好回馈社会?

 

  “2009年,我们几个一起探讨,关于商业上的成就,我们已经到此为止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如何利用过去的人生经验及社会财富来回馈社会?同时又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李晓光表示说。

 

  彼时,2010年的李晓光作为高阳圣思园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兼CEO,公司的净利润已经超过1亿人民币;杨正宏也曾连续两次成功创业,担任上市公司CEO;张逸龙也曾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董事;王伟甚至已经进入过中国福布斯排行榜。

 

  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已经实现了。

 

  2009年这四个情况雷同、平时来往紧密的哥们开始集中讨论这个话题。

 

  最终,大家一致同意,通过做投资的方式回馈社会,然后将投资做为一辈子的目标而努力。

 

  “因为只有做投资能够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我们过去的创业经验正好可以让这些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李晓光表示说。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相比较美元基金,他们更了解中国。

 

  2010年,东四环北路7号,在这个原始与现代并存,远离投资圈硝喧的地方,对着一片希望的麦田,弘道资本诞生了。

 

  他们坚信,“弘道资本可以深度挖掘以技术为核心从而改变人类生活的项目,寻找到以领袖为灵魂从而凝聚优秀人才的团队。”

 

  他们能够实现吗?

凭借本土优势及独特见解杀出重围

  投资圈是一个江湖,门派林立。

 

  当然,如果简单来算的话,来自美国的大牌机构,比如红杉资本,算是美元基金的典型。

 

  而弘道资本等人民币基金则是典型的本土派。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人民币基金该怎么办?

 

  2010年,刚成立的弘道资本开始不断探索。

 

  首先,就项目来讲,他们该如何挖掘以技术为核心从而改变人类生活的项目?

 

  换句话讲,弘道资本的项目源从哪里来?

 

  对此,经过一番思考,为了找到优质、稳定而持续的项目来源,弘道资本进行了一系列布局。

 

  “那个时候,为了解决项目来源,我们先后入股了一些孵化器,比如3W咖啡和天使汇,从源头上保证弘道资本能够接触到中国最优秀的项目。”

 

  此外通过各种投资社群活动,他们与中国主流的早期机构,比如真格基金的徐小平等都建立了合作,深刻了解主流基金的投资路线及投资逻辑。同时也通过不同的人脉让自己的项目来源更加多元。

 

  而且,弘道资本在圈子里还更早树立了规则及合作意识。

 

  “为了获取一些优质的好项目,弘道资本可以付出一定成本。”杨正宏仔细考虑了整个游戏规则,从而明确表示。

 

  由此,弘道资本与泰合资本等多家机构合作紧密。

 

  这样,弘道资本从多个角度保证了自己的项目来源优质而又稳定,形成了项目来源海陆空全面布局的投资网络。

 

  其次,投资就是投人,找到这些项目以后,他们如何判断这个团队是以领袖为灵魂从而凝聚优秀人才?

 

  这一点,作为精英创业的典型,这是弘道资本的强项。

 

  “我们几个人加在一起的年龄超过200岁,在职业生涯当中积累了很多看人的经验,经历多了,在看人的方面要比其他人更准,自然也就积累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及体系,对人性的认识也更深刻。这是弘道资本区别于其他投资机构最明显的差别。”弘道资本合伙人张逸龙表示说。

 

  资料显示,弘道资本的四个合伙人从90年代开始创业,且在各自领域做的都比较成功。因此,他们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

 

  “有的创始人和 VC 聊会做很多包装,这些包装在流程化的尽职调查当中很难被发现,因此,我们就要通过其他方式,比如不断的聊天、吃饭等活动,在一起交流来判断他的本性。”李晓光表示说。

 

  在观察团队方面,以一个细节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弘道资本是如何观察团队的。

 

  “有一个创业团队有三个合伙人,以前是 CEO 来找我们聊,完了我们说下次来把你那两个兄弟带上,我们大家一起吃个饭;等三个人都来了,可能我们问问题的时候总是 1 号回答,这时候我们就会看 2 号、3 号是不是可以回答,2 号、3 号回答后 1 号是什么反应。这样就能观察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合作形态。这里有一个例子,有个项目各方面考察都不错,就是因为吃饭的时候,1 号抢着说,2 号、3 号回答完之后他总是去更正。其实我们明确是想考察 2 号和 3 号,因为跟 1 号交流很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有这样的要求和提示了,他还抢着说,并不一定他说的不对,但我觉得起码他对他的伙伴尊重不够。”李晓光表示,因为配合默契不够,最终弘道资本放弃投资这家企业。

 

  最后,在关于产业理解方面,从产业出身的弘道资本与其他机构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张逸龙,这个曾担任上市公司董事、参与上市公司重组的合伙人,对资本及产业的理解更深入,而且,动作起来,迅猛而快速,作为昔日的股票交易员,他深深懂得,投资依旧需要高度敏锐的嗅觉及行动力。

 

  李晓光,曾经的北大老师,其风采及见识依旧如昔,对于互联网即将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保有敏锐的关注,同时对像ofo小黄车的价值,他也是保持清醒的认知

 

  杨正宏,两次互联网软件创业,在互联网信息领域摸爬滚打20年,对互联网的理解也与其他人迥异。

 

  王伟,中国最早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了我爱我家及华谊兄弟的老男孩,对于中国娱乐产业及消费的认识,恐怕比其他人更深。

 

  换句话说,出身产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行业及项目的价值有自己独到判断,这是弘道资本的合伙人做为精英创业的优势。

 

  以对互联网的理解为例。

 

  2017年,当很多投资人开始焦虑,中国的互联网投资已经走到了尽头,缺乏好项目的时候,在弘道资本的四个合伙人看来,一切不过是刚刚开始。

 

  “互联网诞生的本质是信息交换,这一特征目前的发展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头。中国很多产业,比如说消费升级,互联网金融等都需要互联网来提升效率。”虽然过去他们从事软件创业,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然而,在杨正宏看来,中国的互联网的机会依旧很多,只是需要投资人去挖掘。

 

  对此,在这一逻辑的判断之下,弘道资本投资了人人贷、ofo、拉勾网、星客多等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项目。

 

  那么,从执行角度来看,这四个人又是如何将投资逻辑变成一个一个具体项目,进而通过投资给LP创造巨大回报的呢?

 

  让我们且从弘道资本的投资日记观察他们的投资逻辑及投资方法。

弘道资本的投资日记:人人贷

  2012年4月,他们遇到了人人贷。

 

  在见弘道资本之前,人人贷创始人已经见了不少投资机构了,然而没有人投资。整个项目展示出的创新让弘道资本的几个合伙人很惊喜,做了这么多年企业,他们太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了,如果做好的话,对中国社会的促进显而易见。

 

  “金融的本质就是信息,因此,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交换,在我们看来正好恰如其分。”杨正宏表示。

 

  随后,没有任何犹豫,包括估值都没有讨论,按照对方开出的条款及估值,2012年4月,他们3000万入股人人贷,成为其天使轮当中唯一的投资人。

 

  正是这笔投资,让他们尝到了做投资的甜头。

 

  这让他们也同时增加了自信,精英一样可以二次创业成功。

投资教训 关于人的判断“我们也看走眼了”

  人生百味,苦乐参半。


  经历了人人贷的喜悦,他们迎来了真正的考验,投资就是投人,这句话他们付出了代价。

 

  团队的四个人至今无法原谅自己。

 

  “我们一向以看人为见长,这一次,恰恰是人出了问题,真的,非常痛苦。模式可以错,但是人不可以。”张逸龙一直不肯原谅自己。

 

  原来,弘道资本的某个投资项目发生了创始人侵占公司资产的情况,这让他们震惊。因为,判断人曾是他们最骄傲的地方。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是投资人生活的常态。

 

  中国早期的天使投资人几乎都有被人骗财的经历,很多创业者拿了投资圈大佬的钱之后买房买车,甚至移民,这让他们在经历了所有的人性之后最终明白,投资就是投人。

 

  “投资就是投人,不能对人心存侥幸,对此,我们仔细反思,还是尽职调查不够仔细,外围调查、早期周边朋友等没有仔细调研。”张逸龙反思道。

 

  这或许就是投资的魅力,永远都充满了风险,也随时充满了挑战。

 

  就这样,在不断的复盘及反思当中,弘道资本的四个合伙人凭借对人性的理解在投资圈杀出了一条血路,用经验及阅历树立了一道竞争门槛。

投资日记之ofo的故事:我们是天使投资人

    李晓光永远都会记得第一次见到戴威(ofo创始人)的情景。

 

  2015年7月初在北大孵化器的路演现场,作为参赛队员,一个大男孩带着他的自行车电子锁项目登场了。

 

  路演现场,这个男孩有条不紊的讲述了他们要做自行车电子锁的创业想法,因为在北大四年他丢了5辆自行车。

 

  而李晓光作为评委坐在台下。

 

  “关于出行行业其实我们一直关注,也在思考,未来该行业如何发展,毕竟自行车作为主要的短途交通工具肯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李晓光表示说。

 

  当然,作为60后的一个记忆,那个陪伴他们青春的交通工具,他们四个人同时也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我们看现在的法国,其实交通系统要比中国发达很多,比如法国的地铁,然而,在法国的街头,其实一样自行车遍布。”张逸龙表示说。

 

  问答环节中了解到戴威的过去经历,青海支教一年,曾担任过北大学生会主席,还有一个共享单车的公司,李晓光的兴趣又多了一层,随即邀请他第二天就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交流。

 

  还是东四环北路七号,弘道资本合伙人的办公室,当戴威认真用40多分钟的时间讲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他们就决定了投资的想法。

 

  “在做ofo共享单车之前,戴威他们做了一个自行车骑游的创业项目,是唯猎资本投的钱,但这个项目失败了,然后才转型做共享单车。恰巧唯猎资本创始人肖总是我以前的同事,一通电话下来,我们就更加坚定自己的投资想法了。”李晓光回忆说。

 

  然而,彼时的ofo共享单车却分成了三个独立的公司:原来的骑行公司,ofo业务运营公司和ofo电子锁产品公司。

 

  帮助戴威梳理其过去的历史沿革问题,把三个公司合并成一个公司,专做高校的共享单车运营,李晓光和张逸龙与戴威沟通了很久,最终达成一致,弘道资本的投资款很快就到位了。ofo在北大开始起步,经过试运行后ofo于 2015年9月7日在北大正式上线。

 

  随后,ofo的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共享单车的代表。

 

  作为精英创业的典型,弘道资本的四个合伙人用行动证明,人生就是一辈子的探险与奋斗,他们用业绩及事实证明了中国投资人的智慧!做投资,人民币基金一样可以。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