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国产汽车迎来“智能机”时代,我国能否诞生下一个特斯拉?

17e37175a7cc3129d696331bcb4e8471.jpg

近几年国产品牌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产物,少不了两个关键词:互联网和手机,前者让硅谷看到了新兴产业崛起的第二个中心,后者则孕育了除三星和苹果之外的智能机第三极。而未来可能还会涌现出另一个核心,就是人工智能。

其中国产手机的强势生长尤为深刻,仅仅五六年的时间,就已经彻底摆脱“山寨”标签,颠覆了全球手机市场的格局,而这背后的机缘都来自于智能机的潮流。

一场风口可以催动低廉劣质的国产山寨机产生根本性质变,从此改写国内手机产业的发展史,国产汽车目前的现状基本上和功能机时代的国产手机极其相似,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的趋势显现,就足以破除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弱势?

而这个时机似乎已经来临。

国产车的新机遇: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行业新风口

尽管基于国产汽车品牌销量大增、市场状况相对有利,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品牌的忠实拥趸或是爱国粉红,但不得不承认,国产车还是处在汽车行业内鄙视链的底端。一般来讲,同等级的车辆,进口车高于合资车、合资车高于自主品牌的认知,并未因现有市场情形的变化而彻底改观。

甚至更宏观一点来讲,国内汽车产业起步晚所造成的差距,远远不是几年的逆向研发和拿来主义就能填平的,这点可以简单地从供应链方面看到。

以最重要的三大件为例,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技术主要由外企供应,其中日本三菱汽车是供应量最大的一家外企,使用三菱发动机的自主车企超过了自主品牌总数的90%。而变速箱和底盘也是相同情况,供应来源主要是日系、德系和美系企业,可以说汽车产业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都集中在这些国家。

这种现实情况直接印证了我国车企对国外核心零部件的依赖程度,以及背后脆弱的一面。就像今年广汽传祺受日本爱信影响而无奈减产,再次说明受制于供应商的国产品牌之痛。而且供应商在国内汽车产业中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据悉,在某些合资车或自主品牌中,从提供标准、产品再到验证,几乎都有供应商包揽,这就导致制造环节漏洞百出,汽车质量大打折扣。

供应商的强硬只是全球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总的来说,从汽车设计、制造再到市场销售,国外企业已经收割了行业的大部分利润,局势已定、难以动摇。国内车企要想跨越这些巨头,或许只能寄希望于重启赛道,而新能源汽车可能是个机会。

据乘联会发布的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达到58217台,较去年同期增长90%,环比8月增长10%。其中纯电车的销量为45562辆,环比增长8%,并依然占据着新能源车78%的销量,而插电式混动车售出12655辆,环比增长19%,占比22%。

与市场反应相一致的,还有政策利好。比如最近刚刚公布的双积分管理办法规定,正积分可以结转和抵偿,在关联企业中能够转让,这等于是直接为新能源汽车创造有利时机。

政策明朗、前景可期,国内各大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追捧也越发明显。以上汽为例,荣威最近在上海刚刚发布了Vision E“光之翼概念车”,显然是继RX5之后又一进军自主品牌市场的力作,透过这款车能看到上汽对这一行业趋势怎样的布局和决心?

上汽能否借荣威“光之翼”概念车成为明年的黑马?

当前形势下,自主品牌逆袭国外传统汽车巨头的几率或许很小,但从零到一的跨越已然证明了各大车企的决心,而且现在自主品牌竞争激烈,尤其是能源车的新兴,正在为市场变化造就更多的可能性,这其中必然包括长城、长安、上汽、广汽等国内巨头的力量博弈。

纵观去年和今年前9个月份的市场表现,其实可以明显发现,长安、长城等老资历相继出现业务下滑的趋势,而吉利、上汽、广汽相对上涨幅度较大。这种状况一旦长期延续下去,国内汽车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格局恐怕会迎来新的变动,而上汽因为较高的增长速度,无疑是其中最有力的候选人之一。

4d449776cdefcc30b1e91f0eb7919c33.png

根据上汽乘用车提供的9月份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与名爵两个品牌累计销售新车361386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8%。按照年初的规划,荣威与名爵要在2017年完成50万的销量任务,从目前的增长态势来看,很有可能最终实现目标60万辆。而且从五大自主品牌月度销量增速的数据来看,上汽自主品牌也是增速最快的。

为什么上汽自主品牌起点相对较晚,反而有了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呢?个人以为,这主要是因为上汽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最终确立起了自我的优势,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汽车的工业设计。这在国内自主品牌被迫走性价比路线的现实下,尤为重要。

以最新推出的Vision E“光之翼”概念车为例,这款纯电动车被认定为上汽明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旗舰产品。单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整车的设计核心都围绕一个“光”字,从内饰玻璃天花板上的银河灯环,到外部的环闪LED灯、L型雾灯以及深邃立体C型尾灯,全车没有一颗灯泡,却成为荣威史上最亮的一款车。

d99992c30524593a6096c88c7a8a7096.jpg

而且“光”不止是亮度,更关键的是光的流动、色彩等元素与汽车线条的结合。比如坚持“展翼格栅”的设计特征之外,增加了钢琴漆材质和参数化纹理,好似围绕在logo周围的漫天繁星。而色彩上,外饰车身色来自“极夜”的灵感,采用了蓝色中最纯净之色——克莱因蓝,内饰色彩则来自“极昼”的灵感,以IP台作为视觉中心,象征着天际第一道晨光。

另外,“光之翼”概念车还将荣威特有的“东韵西律”设计哲学灵活运用,从这次鲸头燕尾、双驱腰线、筋藏肉莹的三种设计方式来看,显然光之翼将东方气韵放在了核心。

客观上讲,单论外观设计,“光之翼”概念车可以算得上是荣威系列中最耀眼的一款,这也再次力证了上汽邵景峰,以及其所带领的SAIC DESIGN汽车设计团队的真正实力。

风口来了,自主品牌能否像国产机一样借势而起?

2010年左右是国产手机的转折点,在这之前,低廉劣质的山寨货一直是国产机的标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外国品牌,相继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大半江山。这个时候,功能机、半智能机的时代,别说是培养一个能和巨头抗衡的国内品牌,就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是国产机的难关。

因为国内既没有产业基础,更没有技术储备,基本上找不到任何可以破除行业局势的突破口,只能以模仿为生。这和目前国产车在全球、内地市场的尴尬地位极其相似,但不同的是,国产手机品牌搭上了行业浪潮,自此可谓是平步青云。

据悉,国内市场上,国产智能手机的份额从2009年之前的不到10%,发展到了2016年超过了80%,六年的时间基本上见证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之路。也正是苹果掀起的这场智能机潮流,一举击破了手机市场上两座大山的阻碍,国产厂商才得以借此时机疯狂生长,达到今日这番光景。

由此可见,对于起步晚、又没有多少硬实力加身的国产企业来讲,唯一可以打败国外巨头的希望,可能就是借助新兴的技术浪潮破旧立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无异于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国内自主品牌是否也可以获得像智能机一样的发展机遇呢?

或许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当时的市场环境,从国产机的发展史上可以发现,其实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之所以能及时搭上智能机的列车,除了自身的战略眼光,更重要的还有两点,就是谷歌安卓系统的助力和苹果手机的引领。

而对应到汽车行业的情形,大概就是车载系统的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引导者,尤其是前者已经初露端倪。自从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出荣威RX5,这款被定义为首个互联网汽车的产品,目前已在多个销量排行榜上榜。现在,上汽借“光之翼”概念车又重新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概念—“互联网X新能源”。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基于AliOS的智联网汽车开放平台斑马智行,为“光之翼”概念车贡献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持,也同时说明阿里巴巴在智能服务提供领域的野心。据悉,斑马智行是一套支撑架构,支撑上面可以通过用户自然筛选、服务商和供应商开发者的接入,慢慢形成用户喜欢的东西。

比如说今天用手机支付宝买了一张电影票,当你开车的时候,斑马智行就会告诉你去电影院的路线;如果说正好是在吃饭的时间,它可能会推荐附近的一个餐厅,等你看完电影上车,斑马智行又会把你回家的路线设定好。

其实,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都在做相关智能系统,这就意味着有了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至于所谓的行业引领者,目前并没有诞生,但未来或许会产生一款现象级产品,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届时,孕育中国的“特斯拉”也不无可能。

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众号:歪思妙想(wddtalk)。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