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雷军:有一段时间,我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

 文/森沐梨   GPLP独家首发

本文来源于GPLP  微信公众号gplpcn

2018年春节前后,北京,雷军异常繁忙。

各种关系找到雷军,比如各种券商都愿意做小米的承销商,一旦成交,这是券商多么一笔巨大的生意,穿梭其中的,还有各路投资机构。

“我们觉得小米上市之后还有涨幅,你有关系找到小米吗?”

各路投资人也在走动着,各种争取小米上市前的最后一次机会。

想起刚创业时候的雷军,某天使投资人曾告诉GPLP君表示,“当初投资雷军也是捏了一把汗,不知道未来如何,就当赌一把了。”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八年,雷军是如何翻盘的?

雷军时刻

各种传闻成为了现实。

2018年5月3日,小米正式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说明书。

瞬间,这一天属于雷军。

雷军的公开信被广泛传阅,雷军创业各种故事也被媒体及各路人士品读,一直,雷军炙手可热,是一个成功的代言人。

然而,没有人知道,他这八年经历了什么,对于人情冷暖,雷军比谁都体会更加深刻。

从高潮到低谷,雷军不是没有经历过。

一切要回到十年前。

2007年10月,雷军担任公司总裁及CEO的金山软件成功在港上市。

这是一个成功的时刻,然而,雷军没有多少喜悦。

外部,此时的金山软件面临360的威胁,即便上市,然而,前景不明。

内部,山雨欲来风满楼。

此时的雷军选择了出走。

2007年12月,刚刚上市两个月的金山发布声明,雷军“因为健康原因”辞去公司总裁兼CEO。

2007年12月,在那次的记者见面会上,雷军用深深的一鞠躬纪念自己任职的最后一天。在中层沟通会上,他连续鞠躬三次。

雷军说:“我终于把债还完。”

随后,在200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北航北门的柏彦大厦,金山软件的CEO雷军做了最后的告别,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金山的办公室当中,曾有人记录了当时情形,

“掐灭手中的烟头,雷军从办公室的沙发上站了起来,拎起双肩背包搭向背上。包比平时沉,他的动作比平时有些迟缓。”

或许,雷军有些不舍。

因此从1992年1月4号加入金山,然后在2007年12月24号辞职,雷军在金山工作了整16年。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时候,雷军并没有创立小米的想法,他经历了什么,或许只有自己清楚,依雷军的性格,他宁愿一辈子烂在肚子里。

那个时候的雷军,经历了人生的低估,也同样经历了人生冷暖。

“那半年,没有一家媒体想要采访我;没有一个行业会议邀请我参加。我有的是时间,没人记得我。我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冷酷而现实。人情冷暖忽然间也明澈如镜。那个阶段,我变得一无所有,除了钱。”雷军曾公开回忆说。

直到2018年5月3日,雷军重回巅峰,属于雷军的时刻又来了。

或许,人们更能够尊重雷军是因为他人当中年,还能创造另一个奇迹,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东山再起,中年创业如此辉煌。

“四十而不惑”,雷军成功演绎了中年人再次创业的成熟及淡定。

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成就雷军的是小米,而小米的主业是手机。

从2010年到2018年,这是小米的8年,也在这8年当中,中国的手机市场翻云覆雨,一个时代过去了,诺基亚的光芒成为历史,摩托罗拉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而与此同时,小米华为等国产品牌强势崛起。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小米?

显然,不是口号及热情。

“小米的工资不高,但是工作强度很大,在这种环境下,小米团队很多人坚持了八年,大家都在期待上市。”关于小米,周围的朋友一致如此评价。

而雷军的工作时间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劳模,雷军在小米依旧保持了金山软件时的工作强度——每天平均工作超过16个小时。

如今,上市,给兄弟们一个交待,这恐怕是雷军这个讲义气的大哥必须要做的事情,在这样极好的时间点上市,雷军拿捏的刚刚好。

属于雷军的时刻终于来了。

从零到千亿:小米是如何走过来的

2011年8月16日,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中央,雷军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身份是小米科技CEO,他带着“一款顶级智能手机”出现了,对台下八百多名听众讲述诞生历史。

场地并不大,更多的人席地而坐。

这是小米第一款手机的诞生。

一年前,雷军开始筹划小米——2010 年 4 月 6 日,银谷大厦 807 室,14 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小米就此踏上旅程。

然而,一年多里,作为一个创业者,即便他的名字叫做雷军,他依旧需要经历早期创业者需要经历的困难,没有办法跨越。

比如,招聘及组团队。

“小米创立初期,规模小,甚至连产品都没有,如何组建极强的团队,如何获得对方的信任?所以在最开始的半年,我花的 80% 的时间都在找人上。我虽然是连续创业者,但没有玩过硬件,最难搞定的,就是优秀的硬件工程师。

我的做法其实挺“笨”的,就是用韧劲。我用excel表列了很长的名单,然后一个个去谈。那个时候我每天见很多人,跟每个人介绍我是谁谁谁,我做了什么事,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谈谈,结果失败的比例很高,我每天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仍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巨大的煎熬,为了找到一个非常资深和出色的硬件工程师,我连续打了 90 多个电话。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我们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整整 12 个小时。

为了找硬件负责人,我们几个合伙人和候选人谈了有两个月,进展非常慢,有的人还找了‘经纪人’来和我们谈条件,不仅要高期权而且还要比现在的大公司还好的福利待遇,有次谈至凌晨,我们一度接近崩溃。”雷军公开回忆说。

失败与挫折,雷军在小米的早期依旧经历过。

关于融资,即便他说服了几个投资人,然而,这些投资人也在观察着,心里告诉自己,就当是一个赌局。

简单而言,小米创业初期,没有人相信他们能够成功。

因此,回顾小米创业这8年来的历程,虽然,用雷军自己的话说:“我们很幸运地创下了一系列的奇迹,绝大部分是运气,可能有20%是我们的努力。”

然而,没有人否认雷军自己及小米团队的努力。

雷军是一个异常努力的人,以至于说他不成功都难。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中学时代,他一直处于前几名的雷军,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8岁的雷军进入武汉大学,然而与如今的大学生不同,大学时候的雷军居然戒掉了午睡的习惯,把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定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比高中时代还要拼。

20岁的雷军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

毕业的时候,大学班上百十来号人,他入学的成绩是第24名,毕业的时候是第6名。

1992年,雷军进入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依旧靠的是勤奋,在金山,他同样延续了大学时的勤奋。原金山高级副总裁王峰曾经回忆,当年雷军每每在下班之后约他在办公室谈工作,一谈就到半夜。

此后的人生当中,包括创业小米的这八年来,对于雷军来讲,这种劳模式的生活实在是太正常不过,这就是雷军的生活。

因此,与其说是幸运,我们不妨说是努力成就了小米——小米的八年理,虽然也遭遇过不少的麻烦,但从没遇到过到严重的生死危机。

刚开始小米是以第三方名义开发基于安卓的MIUI系统,早期黎万强团队甚至通过灌水等方式挑选超级用户,让他们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等,实际是和用户一起创作产品。通过和用户互动,为小米手机问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小米手机的成功,MIUI系统功不可没。根据招股书显示,目前MIUI月活跃用户已达1.9亿。

除了本身的高性价比和口碑极好的MIUI系统外,小米的营销策略也十分高明,采用类似直销的方式,剔除中间渠道环节,可以说是零渠道成本,零广告成本,加上采用抢购的模式,这样的策略让小米赚足了眼球。且不论是饥饿营销还是真的产能不足,至少当时给人造成一种奇货可居的局面,很多人为了买到小米,不惜加价几百元从黄牛那里拿货。对于当时的米粉来说,能抢到一部小米手机,绝对是幸运女神在眷顾。

不过,饥饿营销的直接后果是直接将消费者推给竞品手机,很多人一时购买不到小米手机,不得不选择其他机型。然而,小米留给对手的时间有限,一旦小米不再受制于供应链,供货充足,小米将很快能够占领市场。

于是,2013年,小米开始布局自己的供应链及生态链,活塞耳机、小米移动电源等先后问世,也是在这一年,小米正式挥师海外市场。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3月31日,小米的产品销往五大洲74个国家及地区。其在印度、缅甸、埃及、俄罗斯、以色列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进入前五。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40.5亿元、91.5亿元、320.8亿元,尤其是2017年海外市场收入更是同比暴涨了250%,占总营收的28%。营业记录期,2015年、2016年总收入中分别有6.1%、13.4%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销售。可以看出,海外营收在提升的同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在逐渐提高,于此同时,国内营收在总收入的占比正逐渐下降,海外营收正成为小米集团的重要收入来源地之一。

以印度市场为例,2017年底,小米打破三星六年来在印度市场所保持的统治地位,成为印度第一大手机品牌,印度市场已成为小米海外营收的最主要国家之一。

小米以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中酷联”这种配置低也没有用户粘性的定制机,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三星也被拉下神坛,如今在国内几乎消失殆尽。

小米跨过“死亡通道”

小米这八年也同样经历过生死危机。

2015年小米发布Note及后续的顶配版发布,试图冲击高端市场,可惜用户不买账,这也成为小米最失败的旗舰机型,不过这一年手机销量仍旧达到6654万台。到了2016年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机虽然引领了一波世界潮流,但小米手机全年销量却直线下降到5541万,小米由此进入低谷期。

在手机行业,一旦销量开始下滑,意味着进入“死亡通道”——诺基亚、摩托摩拉、HTC等都曾经历。

小米如何避免这个死亡魔咒?

雷军将其总结为,本质上是创新。2017年,小米放弃了KPI和销量,全力夯实基础,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2017年,通过补课,小米顺利完成“创新+质量+交付”的三大任务,2017 年,小米2017年共销售9141万智能手机,成为唯一一个能在销量大幅下滑后成功逆转的手机厂商。

如今,摆在小米面前的问题尽管重重,比如,营收好看,但亏损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小米招股书显示,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67.5%,但亏损也高达439亿元。对此,小米的解释是,主要是由于就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然而有趣的是,对处于2016低谷期的小米来说,净利润却有4.9亿元。

从小米诞生第一天起,雷军就一直在说,小米手机几乎不赚钱。如今看来,这个“几乎”确实可信度极高。根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小米总营收684.34亿元,来自硬件的营收为618.94亿,经营利润37.85亿元,经营利润率为5.5%,小米2016年硬件营收为亏损4.25亿元。

到了2017年,硬件营收依然不容乐观。2017年小米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0%。其中有98.9亿元的营收来自互联网服务,互联网服务的毛利为59.6亿元。小米净利润达到53.6 亿元,其中小米手机和IoT的最新毛利润率分别是8.8%和8.3%,整体的综合利润率也仅为4.7%,雷军的“不超过5%的净利润率”也并非信口开河。

表面看,小米的声明将会限制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实际上,是小米的硬件营收一直未能实现超过5%的净利润率。根据招股书显示,小米的营收主要分为智能手机、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智能手机业务虽然还是大头,但占比在下降,其他业务的营收也在保持高速增长。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4亿元、65.4亿元、9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4.7%,小米互联网服务毛利分别为20.8亿元、42.1亿元、5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3%。互联网服务分部分别贡献小米总收入的4.9%、9.6%及8.6%,互联网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服务及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游戏)互联网服务已成为小米盈利的重要来源。

如果说当初小米的目标是改变智能手机行业,做最适合中国人用的智能手机产品,那么,如今,对于雷军及小米来说,美梦已经成真。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