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1.6亿用户的知乎,不变的是知识分享的“人设”

在第五届知乎盐Club上,周源在演讲中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知乎注册用户达到1.6亿,回答数量超过一亿个,同时知乎的用户结构也在变化,二三线城市的用户开始成为知乎的中坚力量。

一面是知乎的大众化,当知识服务开始成为一门生意的时候,作为知识平台的知乎已经没有理由小众;另一面则是周源对于“初心”的执念,在演讲中不止一次谈及知乎的初心,从服务一部分人的知识社区迈向普惠内容平台。

只不过,从大多数互联网产品的成长轨迹来看,大众化的同时还夹杂着商业模式、用户行为、产品定位等因素的博弈和权衡,知乎和周源也将面临同样的选择。

大众化和不作恶的伦理局

以“不作恶”作为非官方座右铭的谷歌,悄悄地在行为准则中删除了“don’t be evil”这句话,取而代之的是“do the right thing”。不作恶曾经是谷歌价值观的体现,可在谷歌成长为商业巨擘之后,又屡屡成为外界抨击甚至“绑架”谷歌的筹码。

确切来说,大众化和不作恶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是在商业巨头们一次次越界,不断冲撞既定的游戏规则,又屡屡被声讨“原罪”的时候,大众化和不作恶之间似乎有着难以跨越的伦理局:不作恶,可能让商业模式难以为继;作恶,代价是让自己放在一个不堪的位置。

如果非要按照这个逻辑对号入座,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难逃其咎:

以不作恶著称的谷歌,也存在一些虚假广告,也会有用户因为点击这些虚假广告而蒙受损失;曾经在软件领域权倾一时的微软,不乏利用其垄断地位打压竞争对手的事实,倘若没有比尔·盖茨后来的慈善事业,是非功过恐怕很难说;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可能存在假货、所有的社交网络都会出现骗子、所有的游戏公司都可能让小学生沉迷于此……

即使到了今天,以“作恶”作为论点的讨伐仍旧存在,比如刚刚躺枪的今日头条和滴滴。

在某种程度上,算法推荐对新闻资讯平台的创新不亚于一次行业革命,就内容本身而言,大量长尾内容有了被点击、被阅读的可能,打破了人为干预的流量倾斜。更重要的是,为内容资讯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变现场景,信息流广告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点击率,这在百度的财报和今日头条上可见一斑。与此同时,诸如标题党、过度娱乐化、信息茧房等也成了算法推荐作恶的表现。

先是合并了快的,随后又吞并了优步的滴滴,在资本的撮合下已然成为网约车市场的垄断者,也因此出现了司机拒载、性骚扰等恶性事件,成为媒体和大众诟病的对象。或许类似的事件在传统出行市场同样存在,可当外界认为裹挟了商业利益且自身权益未能有效保障的时候,平台的不作为等同于纵容作恶。

究其根本,在成王败寇的互联网世界里,流量、用户、估值才是生存之本,打着商业文明的幌子野蛮生长、勾心斗角、口水战也就不乏其类。在这些矛盾未能被解决的时候,大众化不幸成了“背锅侠”。

善良比聪明重要

在一众互联网巨头中,亚马逊是几乎做到知行合一,鲜有负面流出的少数派。其中的秘密或许可以从杰夫·贝佐斯一篇《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的文章中找答案,里面最为知名的一句话就是“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就这个角度来看,知乎和亚马逊不缺少相同的气质,杰夫·贝佐斯眼中的善良,对应的是周源口中的“初心”。

早期的知乎更像一个论坛,用户围绕着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以拓宽问题的发散性。相比于当时流行的百科、社区类的产品,知乎像一个被忽视的角落型产品,以至于曾经坚持严格的邀请制度,既为了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也为了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信息,属于典型的小而美。

2011年3月,知乎获得李开复的天使轮融资,随后又获得启明投资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但这个时候的知乎并没有选择大步狂奔,周源偏偏做了两件“逆产品化”的事情:

一个是适当提高知乎的创作门槛,与彼时流行的微博类产品背道而驰,后来也被证明大量专业化的内容反倒成了知乎的护城河;另一个是培养产品调性,如果打开一个内容平台,扑面而来的是性感女神和娇美嫩模,你还会有创作的动力吗?知乎的调性是建立在社会认同上的,高质量的回答才能换来用户的认同和尊重,最终在娱乐化之外,知乎走出了中文互联网的另一条可选之路。

犯罪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破窗效应”,如果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知识社区也是如此,一旦有人从中灌水,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知乎早期的邀请制度和创作门槛是为了杜绝破窗效应的发生,内容调性和社区氛围,又让用户走向了破窗效应的对立面。

直到2014年6月,知乎完成由软银财富领投的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时,官方公布的注册用户数还只有400万,仍然属于小众的范畴。不过投资者却看到了知乎另一个方面的成绩,建立了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用户激励制度,激励用户主动回答擅长的问题,并以此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性。

知乎上的回答数量从0到1,从1到百,从百到第一个10万,再到如今的1亿个回答,用户乐意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生产、传播、分享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大抵就是周源所说的“初心”。

不将就和不盲从

2014年时的400万,2017年初的7000万,再到如今的1.6亿,知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小众到大众的蝶变。诚然,走向大众化的知乎也面临着前辈们经历过的考验:如何走出大众化和不作恶之间的伦理局?

幸运的是,周源对初心的强调成为整个中文互联网的稀缺品,特别是在盈利和初心这两个焦点问题上,周源和知乎给出了不同于大多数前辈们的回答。

1、不将就。

在知乎用户数量翻倍式增长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担心“水化”的问题,比如回答的专业性、问题推荐的准确性等等。

今年知乎盐Club的主题是“新知青年大会”,可以说是知乎对于自身用户的重新定义,不过“青年”只是个虚词,无关年龄和地域,“新知”才是重点,包含了对用户最大的期待:充满好奇心,不满足于现有的认识,勇于向世界提问,并全力追求自己的答案。似乎不难猜测这将成为知乎用户经营的重点。

周源还首次公开了AI在知乎的三大应用,包括信息与人的连接,信息的获取与推荐,平台的制度和氛围。分别对应的是机器人给用户推荐感兴趣的问题、精准推荐以及探索用户兴趣边界,以及AI管理社区氛围,比如首页推荐所开发的“Crystal ball(水晶球)”系统,知乎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做推荐内容的召回和排序,大幅度提升了用户获取高质量内容的效率;再如知乎社区管理机器人,对于答非所问,辱骂贴标签等不友善内容,瓦力的准确率在部分场景下最高可达到99.12%。

在小而美的时候,知乎就开始动用人工维护社区氛围,当知乎走向大众化的时候,又迎来了人工智能这个得力助手。

2、不盲从。

知乎的幸运在于,用户开始飞涨且必须思考商业化的时候,知识付费的风口终于到来,知乎得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外界开始追捧付费问答的时候,以至于王思聪关于娱乐圈八卦的回答,在极短地时间内引发数十万人围观,知乎选择的是扎实做好知乎Live,其中大多数课程来自平台自身的“大V”们;外界开始流行起贩卖焦虑的知识二次咀嚼,知乎推出了基于兴趣的读书会,知识还是要自己来啃,最好多一个名家作为引路人……

从最新的消息来看,知乎将面向优质内容创作者,推出全新的创作服务平台,“知识市场”将升级为“知乎大学”,未来势必还会围绕知识服务进行更多的尝试。可以窥到知乎商业化的姿势,知识服务不失为一种变现方式,前提是生产、传播、分享有价值的信息,而非纯粹的盈利工具。此外,知乎Live、知乎私家课、读书会等产品应运而生,知乎的知识服务渐成体系,且有着明显的差异化。

知乎定义的新知青年是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变革的、有生命力的个体,知乎自身何尝不是一个新知青年呢。

结语

引用周源在知乎上回答的一段话,“在垃圾泛滥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绝对的稀缺品,被系统化、组织化的高质量信息,都还存在于个体大脑中,远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

或许可以这么介绍知乎:帮助知识生产者更自由地传播知识,并为知识消费者提供更体系化的知识服务。那么大众化的知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在“不作恶”变得稀缺的时候,知乎还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