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世界-元宇宙

曹增光:智能硬件难落地 被什么卡住了脖子?

 作者:曹增光 (知名IT媒体主编)

从去年开始,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的话题越来越火爆,几乎这年头不推出个智能的产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但不管是已经磨刀霍霍的苹果、谷歌、三星、联想等大厂,还是一帮新进入的手环、手表等押宝智能硬件的创新力量,喧嚣了一年多的时间,没有任何一家的智能硬件产品谈得上成熟,就连被关注最多的谷歌眼镜,也还躺在实验室里,根本没到普及的地步。

无数的智能硬件厂商前仆后继地拼设计、拼需求,可是却没有一家能让消费者完全“买账”,除了新兴硬件厂商的吆喝,不仅是百度等大佬试水,就连电商也按耐不住,频频出招。比如京东2月推出的JD+,上线4月有余,秒售过数千台的智能健康秤体脂仪,也有一度受追捧的极米高清LED投影机,但仍没能抵制住“电商做智能硬件不就是玩噱头”的质疑声。智能硬件何以这么难落地?到底绊脚石是什么?问题到底卡壳在哪里?

智能硬件何以这么难落地?

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智能硬件推出的背景。一是过去,不管是笔记本、PC,还是手机、pad、阅读器等产品形态,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智能硬件之所以能卷土重来,并被认为是硬件的二次回归,在于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是“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形成统一的体验;二是云计算、大数据、语音、手势识别、物联网、传感器等新技术的结合,这是智能硬件出现的前提条件;三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一个全设备联网的时代,2013年已经有160亿的终端联网,未来会有50%以上的设备为智能硬件。

既然清楚了智能硬件兴起的背景,看一下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的产品,综合起来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产品功能定位不准确,无论是谷歌的智能眼镜,各路大佬们的手环、手表等,实用性并不强,大多是试水或过渡性的产品,用户尝试也就图个新鲜,很难像手机、平板一样;二是“伪需求”作祟,很多智能硬件的设计、功能想当然,一股脑儿的集成社交、云服务等,诉求不够强,实际上,除了一些健康、运动等产品受到小众人群使用外,其他都属意淫;

三是最重要的一点,智能硬件的落地,需要有大的场景支持,比如智能家居、健康、车联网等,更需要不同硬件间的互联互通,协作工作,但实际上现在各自为政、不互联互通的现象很多。

以上三大因素阻碍了智能硬件在产品端的突破,也让不少初创公司在阴沟里翻了船。实际上,任何一个新兴的产品,都存在先烈和炮灰,尤其是在市场、产品形态不清晰时,探索路付出代价是必然的。但有一点是,一个新形态的产品,如果没有大佬级的公司去建“样板间”,去下大力度投入资金推广和普及,市场很难真正启动并爆发。三星、苹果、谷歌、百度、京东等都具备这种能量,但仅仅有大佬还不足够。

谁来“破局”智能硬件

在智能硬件这个新地盘上,互联网企业是一股重要推动力量,总体看,有两个大的派别:一派是直接涉足智能硬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小米、360、阿里、乐视等相继推出的电视盒子、路由器、手机、电视等,属于这个类别。但是这些产品是对已有产品的改造和升级,本身需求就在,所以不存在定位的盲区,是对旧产品的取代;第二派是做生态和平台的模式,百度推的智能硬件生态,将云服务能力、地图、语音、图像识别及开发工具、用户及推广资源等打包,对硬件厂商提供支持;同样,京东推出的智能云技术,也是异曲同工,只不过由于基因和平台不同,京东输出的是大数据、供应链、金融、物流配送等能力模块。

未来,不同智能硬件的“连通”,会成为大的瓶颈,因为智能硬件不是一个“割裂”的产品,如果是孤岛的话,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上的爆发力就会大打折扣。看得出来,京东想通过智能云技术解决智能硬件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最近更联合了华为、海尔、TCL、联想、海信等一大帮的巨头,针对未来的智能家居、健康、车联网等场景,推出了智能云平台,提供物联网、WiFi芯片、大数据、超级APP、云服务等五大技术支持体系,目的恰恰是解决不同设备间的“连通”的症结,同时在各个环节为硬件合作厂商“赋能”。

而且,目前几乎所有的智能硬件都会配备“专属”的APP,来实现对硬件的控制和应用、服务的展现和同步。以当前最成熟、最受关注的智能家居为例,一个品牌的智能电视会搭配APP,不同品牌间完全不兼容,考虑到未来加入进来的空调、冰箱及小家电、能源、净化、灯光等设备,如果彼此间不兼容、不互联,数据被封闭在不同的品牌和设备的“孤岛”里,与当年电信领域的“七国八制”一样,产品难以协同工作,也就折损了智能硬件的使用体验。京东推的“智能云”,解决的就是不同类别硬件间的互联互通,采取开放式的物联网协议,通信芯片和智能WiFi芯片,用一个超级APP来管理所有硬件,同时也共享了大数据、云服务和互联网零售的资源、能力。

实际上,在这个新兴市场,需要有行业大佬级的企业主动做个“局”,帮助新创企业落地,京东JD+的定位就是“孵化器”的作用,由于智能硬件涉及到云计算、物联网、交互技术,以及不同诉求的功能模块,对硬件厂商来说,独立发展的模式,一是资金、技术门槛高,还影响产品成熟度,降低成功率;二是时间周期长,试错成本高,机会稍纵即逝,其实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三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基础云架构、推广、物流配送、服务等体系。实际上,你进入这个生态的话,只需要将精力放到产品和用户体验上即可。

可以说,京东与百度同样是定位在智能硬件生态上,后者更偏重于技术能力的供应,布局更分散,京东则更系统化,覆盖了技术、营销、金融、交付及服务等各个环节,也考虑到了智能硬件当前面临的一些阻力和潜在问题,试图找到破解的方法。只不过,京东这样一家偏重于互联网零售定位的平台,不是标准、技术的组织,在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不足够强大,能否具备这样的“磁力”,让一干硬件的大佬们按照既定的“规则”玩,这是一个疑问。但总体来看,智能硬件这盘棋要想下好,京东的玩法找到了痛点所在。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