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世界-元宇宙

智能硬件起飞需要“势能” “微信+京东”的猜想

 作者:曹增光

最近,微信开放了硬件接口,还一口气推出了智能腕表iHealth、咕咚、乐心和华为荣耀手环四款智能硬件产品,并在微信的京东微信“购物”入口进行销售,本来涉足智能硬件,与微信一直所倡导的开放“连接”能力非常匹配,还拉上兄弟京东来捧场,称得上是黄金组合,结果刚上阵就遭到了不少“吐槽”,有说体验差的,有说销量与6亿用户的殷实家底比有点可怜的。那么,“微信+京东”这个组合,能给这个新产品形态带来什么?

答案是足够让智能硬件起飞的“势能”

这里倒是想好好探讨一下。事实上,智能硬件作为一个新兴的产品形态,成熟了吗?显然没有!甚至还离真正的普及和应用起来还十万八千里,所以不要过度苛求微信开放一个硬件接口,推出几款试水的产品,就能一下子激活整个市场,一味地唱衰“微信与京东”的这次首秀,显然有些武断。冷静下来应该思考一下,微信通过开放接口和连接能力,并嫁接京东的销售、交付渠道,会给智能硬件带来什么?

这才是值得关注的!

之前有一个老生常谈,智能硬件开启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时代?不是一个个的独立设备,未来必然是一个设备联网的时代,智能家居、车联网、物联网等重大的应用场景中,“连接”是一个最关键的属性,没有这一点,谈智能硬件就是空谈,只能算是在硬件上穿个马甲——伪智能硬件。Gartner认为2020年会有250亿台联网,思科认为是750亿台,IDC预测是500亿台,华为胆子更大,认为2025年是1000亿台。

我们不去纠结数量,反过来想,既然“连接”这么重要,怎么连接呢?目前市场中通行的智能硬件玩法是另垒炉灶,通过独立的APP来与自家硬件连接,所有的数据和用户接触界面,都集中在APP上,那么这种连接方式正确吗?我是非常不敢苟同的。试想,一个刚推出的没任何品牌和用户积淀的产品,捆绑一个APP,产品功能还大多数是“伪需求”,切不中痛点,这样的组合,不败才怪。

另外一点是,如果所有智能硬件都独立搞个APP,那用户的手机屏幕恐怕要被挤爆了,本身就要求硬件数据流动性,结果成了孤岛,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解决这个痛点,其实很简单。未来绝对是有用户体量的已有平台来承担连接能力,这样所有智能硬件在起步阶段就具有了一定的“势能”,无论是初期的用户转化,还是保持硬件的连接性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适性及互联互通性的平台来当接力棒,让智能硬件有一个起飞的基础。这一年多时间来,多数智能硬件胎死腹中或抛出来两个浪花都激不起来,问题就出在这。

智能硬件的几种玩法

当然,这并非说只有微信具备这种“势能”。

事实上,所有有用户基础的巨头们都有这个潜力。综合来看,有两类符合这个条件:一是像苹果、三星这样的硬件厂商,苹果在最近的WWDC上也推出了HealthKit的移动健康平台,打的也是可穿戴设备数据实现共同管理的牌,苹果全球庞大的iphone手机保有量,有这个实力去驱动;二是谷歌、百度、京东、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这几路人马手头上在智能硬件上的布局,也是吃这碗饭的,只不过能量源不同,谷歌靠系统,百度靠搜索赋能,阿里和京东靠电商,腾讯靠微信。

但出身不同,眼界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宿命。

简单对比一下发现,百度和京东类似,玩的是智能硬件的生态,前者提供云能力和数据共享,以及开发工具,但百度也有一个多少年来没解决的“缺口”,就是打通电商环节上,始终是个短板;京东呢?相反,最擅长的就是互联网的零售,供应链金融、物流配送、交付、后续的服务等,都是最拿手的,这让硬件厂商不用担心零售了,不管是预售、团购、玩期货,都可行。所以京东也有了JD+计划,最近还延伸出了开放云服务,除了在技术标准上试图统一硬件规范外,也搞了一个超级APP,来解决互联互通问题,本质上,这与微信作为数据开放和连接的容器,是一个道理。

再看微信,6亿用户,势能足够大,最让智能硬件企业垂涎三尺还是社交链,特别应该注意一个细节,微信开放硬件接口,做了一个强制性的规范:要求所有的接入硬件数据必须加入排行榜。其实这一点很赞,是微信的看家本领,能让智能硬件扩展出社交属性,通过游戏化的设计,形成链式传播的能力,这个从休闲手游中社交已成标配,就能看出来,互动性、活跃度大大增加,恰好能解决智能硬件新鲜两天就束之高阁的问题。

为什么看好“微信+京东”

话说回来,互联网的江湖就是相克相生,彼此钳制的。微信也不是万能的,腾讯强于社交,能给智能硬件带来基因上的改变,但在零售、电商上却是一个“断链”。目前玩智能硬件的这个游戏里,想搞独立王国的,野心很大,但实现起来难度太大。而搭建生态,让创新硬件厂商入驻的,又都多少存在一些“短板”。如果“微信+京东”真正紧密的绑定的话,倒是一对互补的组合。

当外界都在谈微信开放硬件接口,会给智能硬件打开一个想象空间,京东如果与微信“合体”的话,是不是想象空间更大?一个有JD+和开放云和强大的零售、交付、供应链体系,一个侧重连接能力,引入社交关系,正好形成互补,如果能从销售渠道上的对接出发,就算两者间不融为一体,打通技术规范、数据接口、社交排行等功能,所带来的连通效应也是各个智能硬件“联盟”所需要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在智能硬件还处于探索阶段,馅饼与陷阱同在时,所有能提供“势能”的力量的加入,即使存在瑕疵,成绩并不突出,也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个产业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近,要走的路还很远。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