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界

向左是《今晚报》,向右是《南华早报》,传统媒体面临的尴尬

   12月14日上午消息,就此前阿里诉今晚报等微信公号刊登不实内容一事,今晚报今日发表致歉声明。在声明中,今晚报称“小编在转载中负有审核不当的责任,并向阿里巴巴集团致歉”。

  

 

  似乎冥冥中有一份缘分,就在同样的时间段,同样是媒体,南华早报却成了阿里的座上宾。近日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已同意2.66亿美元收购《南华早报》及南华早报集团其他媒体资产交易。

  这是巧合吗?我认为不是,这是一种必然。

  今后,今晚报和南华早报将代表传统媒体的两个方向——左或右。传统媒体的走向极有可能会是这样的,或者说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向左是《今晚报》,向右是《南华早报》。而正因为这两个方向,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

  今晚报的致歉,其实代表着传统媒体因为极度不适应互联网环境而导致犯错后的屈服。因为今晚报不同于一般商业运营甚至个人草台子的微信公众号,它不单是在某个市,而是在整个中国都有着非常大影响力的媒体。如果在纸媒称雄的时代,随意转载、不负责任的转载、没有经过实际调查的转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快速的让人窒息的节奏中,今晚报这样的传统媒体,也不得不加入到新媒体运营中去,去运营自己的新媒体。这是一种趋势,可他们是否适应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在我看来,今晚报犯了公众号的通病——追求速度而忘了文章的真实,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已经趋紧的环境,否则《双11猫腻:你辛苦抢的那些大牌,竟然被这样换成假货》这样的文章也不会被它转载。试想,假如今晚报公号以传统的纸媒严谨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每一篇文章的话,那这场纠纷就不会发生。可是,它学来了互联网的毛病,却丢了自己的优点。

  而阿里巴巴对今晚报的诉讼,将给那些正在向新媒体转型的传统媒体当头一棒:“新媒体的游戏规则可能会更加残酷,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诉讼的泥淖。”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你必须要去登载最新最热的内容,尤其是批评、负面的内容。可是这些内容的背后,却有可能是谣言的陷阱。采访、调查,固然是有效的手段,可是读者对信息的渴求已经容不得你去进行长期的调查,而道听途说的转载,却将面临法律的风险,那这些传统媒体该怎么办?进也不是,退亦很难。

  如果说之前,传统媒体的公司监督报道受广告经济利益左右的话,那今后,传统媒体还将受到公司的反监督。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放过传统媒体在转型期的丁点错误。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与今晚报命运截然相反的案例,那就是融入企业的生态链,成为这个生态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最近的、最具有轰动性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南华早报。

  作为在海外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南华早报进入阿里的阵营,有着商业、政治、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等多重意义。但我感觉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南华早报会让阿里通过淘宝、天猫之外的第三方途径即媒体,进入公众的生活,尤其是南华早报读者的生活。这种进入,不是广告的影响,而是媒体自身的影响。因为,南华早报就是阿里的一部分,或者说它就代表着阿里。可以这样说,它的态度、立场、形象,已经不仅限于南华早报本身了。当然,阿里也有一种担心,那就是担心公众会怀疑阿里对南华早报的影响。蔡崇信在《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里承诺:“在报道新闻上,《南华早报》会秉持客观,准确与公平的原则。这也意味着有勇气去挑战传统思维,下功夫去确保新闻真实,核查信源,并且探索所有的观点。日常的编辑决定将会由编辑们在新闻编辑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会里。”但这种承诺,与南华早报身上的阿里标签孰轻孰重,这个我们目前还看不到,也不知道。因为,还没有风暴到来。

  并不是每一家媒体都有可能会进入阿里视野的,那得看阿里的需要。同时,国内的政策也不允许某些媒体进入阿里的阵营。而未来,阿里的媒体策略应该会给其他一些互联网商业大额启发,那就是收拢传统媒体,就像大家收拢视频网站一样。于是,对于一大部分传统的经济类、社会生活类媒体来说,一个很可笑并且很尴尬的局面有可能会发生:或者被互联网企业监督,或者被互联网企业控股。

  如果你想要批评,那你就有风险,除非你有最真实、可靠的证据,如果靠转载肯定不行。但是,互联网新闻的速度几乎让你反应不及,传统媒体远没有互联网媒体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如果你不想,那就有可能会被淘汰。至于被并购、控股,那得看你是否有那个资本、能力和影响力。

  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这不单单是销量的问题,因为向新媒体转型已经不大需要销量,新媒体追求的是互联网式的追捧。但是,受追捧的过程却是残酷的。路有三条:向左,是今晚报的被动;向右,是南华早报的风光;不左不右,一般的媒体根本做不到,这意味着你将无法生存。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