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无人驾驶引巨头争相入局 混战还是美好未来?

 

文/易北辰频道  Jared

昨天我们说,未来最有前景的行业中必然会有物联网。而作为物联网领域重要分支的车联网,它的未来显然已来。

作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无人驾驶汽车带来的经济效益日渐凸显。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无人驾驶汽车的产值将达到2000亿至1.9万亿美元。

面对这万亿美元级的市场,这场关乎着汽车业未来的战争显得越来越激烈,似乎所有的科技和汽车巨头都在评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

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到 2015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2,000件,并且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尽管如此,仍有玩家不断入局。本周二消息,《华尔街日报》援引信源消息称,亚马逊 1 年前就组建了一支专门研究无人驾驶的技术团队,大约有 12 人。

  亚马逊入局无人驾驶为送货

作为电商巨头的亚马逊入局无人驾驶,与科技、汽车巨头之间的角逐不同,亚马逊组建团队研究无人驾驶技术的出发点是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为亚马逊组建包括无人车在内的配送和物流网络。

据悉,亚马逊每个季度都会花费数十亿美元来运输各种商品,而随着品类越来越多,加之该公司在多地承诺“两天送达”,必然导致它的配送成本不断攀升。

因此,为了在未来能够节约运输成本,亚马逊入局无人驾驶就是一个必选项了。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减少对于合作方 FedEx 和 UPS 的依赖,亚马逊一直在扩张自有物流体系:

2016年 5 月,亚马逊新租了 40 架波音 767-300 组建 Prime Air 机队,并在今年 2 月宣布在肯塔基州建航空货运枢纽,投资近 15 亿美元。亚马逊认为,自建物流可以帮助他们每年节省 11 亿美元。

然而,随着自有物流能力的增强,在短期造成亚马逊为用户每笔订单支付的成本越来越高。数据显示,2016 年第四季度,亚马逊为每笔订单支付的费用已经占订单金额 18%,比 2014 年同期为 14%。

然,为了未来节约资金,亚马逊也必须执行该计划了。

  亚马逊对无人驾驶技术热衷已久

据报道,目前亚马逊该计划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可能会使用包括无人卡车、铲车、无人机在内的自动交通工具来配送包裹。

尽管亚马逊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但早已有迹象表明亚马逊对无人驾驶技术并非一时兴起。

2013年12月,亚马逊宣布无人机计划,对接无人驾驶车辆开展递送服务。由于美国政策限制,该计划进展缓慢,随后亚马逊转战国外,于2016年12月在英国完成无人机商业测试。

2015年5月亚马逊与德意志邮政集团DHL、奥迪合作在慕尼黑测试货物的无人交付。

2017年1月,美国科技媒体Recode报道称,亚马逊被授予一项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专利,该技术可使无人驾驶车辆辨识那些依据交通流量进行调整的可变车道。

除此之外,亚马逊也在招募研究员,其工作职责主要是在 Amazon Robotics 部门里开发“未来移动和运输系统”。Amazon Robotics 专注于开发仓储技术。

  无人驾驶领域巨头攒动

除了亚马逊,无人驾驶领域早已巨头攒动,众多科技公司和传统汽车产商纷纷投入这场战争。

这其中包括了从不曾对外公开承认的苹果,此前消息,苹果获得美国加州监管部门许可,在加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与此同时, 4月26日消息,谷歌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 CEO John Krafcik日前在博客上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公路上投放无人驾驶汽车,供当地居民免费搭乘。

虽然目前,他们的商业模式还有待商榷,也还不清楚会有多少人真正使用该服务。但不得不说,这是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首次与真正的消费者互动,对于谷歌无人驾驶而言,这无疑是重要的一步。

  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必然趋势

在众多企业卷入“无人驾驶战团”的情况下,无人驾驶车实现商用的时间表似乎也越来越近。有多家车企都将投放无人驾驶车的时间表锁定在2020年。

业内人士分析,“无人驾驶”是汽车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大势所趋,市场预计2020年国内泛智能驾驶市场空间达2300亿元,到203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汽车市场,给国内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随着各入局者的不断发力,必将推动行业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所谓智能,拥有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实现一些线上系统和软件升级,用户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个性化改造。所谓网联,就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外界之间的互联。

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竞争、最终促进行业发展,成为摆在每个局内人面前的问题。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