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2017年IPO被否之谜

 9759cd0b2423e24f72fb88cf7f9cf3cc.jpg

  文/GPLP 华金资本 GPLP

  2017年IPO数量急剧增多,通过IPO的公司数量也有大幅增加,但随着新一届发审会审核趋严,近期过会率较之前明显下降。

  那么,回顾2017年,这些公司IPO被否的背后有哪些原因?

  通过几个案例让我们一探究竟。

 

  2017年IPO被否企业的特点:收入利润下降是主因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共有100家公司IPO审核被否,其中1-9月由第十六届发审委否决的提案数为74家,10、11月由第十七届发审委否决的提案数为26家。

  其中,收入利润下降是企业IPO被否的主力军。

 

7a4786217a4818dc2854ad83bfeab16f.png

  2017年被否企业中收入下降和净利润下降企业的占比都高于2016年的数据,特别是收入下降企业,占比增长近一倍。同时,2017年被否企业的利润中指与利润平均数也低于2016年水平。

 

57696dd6ab0bc7a77cade3ed6f025a55.jpg

  当然,如果从板块来说的话,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各自否决原因也各不相同:

  1、主板被否IPO的主要原因——持续盈利能力及股权清晰

  2017年10月,发审委换届之后否决原因更加多元化,从原来涉及到的9个增加到了11个,其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股权清晰被提及次数的排名上升,持续盈利能力的排名下降。

 

f53873b5a4acc3e873566422181ddff6.jpg

 

  2、中小板被否IPO主要原因——财务规范及信息披露

  在中小板,换届后发审委涉及的否决原因变少,可能因为换届后被否的中小板企业还只有4家,样本较小。大致排名顺序没有变化,唯一新增的否决原因是内控。

 

47664f7e913a228bd77827f4e6324028.jpg

 

  3、创业板被否IPO主要因——财务规范及可持续盈利能力

  在创业板,发审委换届之后创业板否决原因种类减少,从原来涉及到的10个减少到了7个,有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不足。否决原因排名没有大致改变,主要还是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可持续盈利能力以及企业内控。

 

文章来源:GPLP微信公众号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