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墨迹天气发力气象AI 天气市场的下半场在B端?

 文/易北辰

随着监管层释放大力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信号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回归A股已经提上日程。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与京东已确定了保荐机构,最快6月回A股发行CDR。同时,美股修改规则吸引独角兽的消息也传出。“独角兽”时代已经来临。

当下,符合证监会大力支持的新经济企业,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除了BAT,更多的机会出现在细分垂直领域。美团从餐饮起家,然后扩张到了外卖、酒店、旅游、电影、门票、出行等诸多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为自己的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所有服务,并将其实现互联网化。滴滴出行从出租车开始,业务扩展到专车、顺风车、企业级用车、拼车合乘、代驾、大巴等领域。

这类成为独角兽的企业,选定的都是刚需比较强的大市场,从而在该领域不断扩大业务,改变行业游戏规则,从而成为独角兽的。这样的机会更容易出现在垂直细分领域。比如,在普遍认为比较冷门的气象领域,墨迹天气做的气象生意有望成为一门大生意。

pgc-image/152231311202239b87b583a

气象服务是一门多大的生意?

气象是一门什么生意?天气预报因为涉及国家安全,必须由官方权威气象部门统一发布。在国内,天气预报属于公益的气象事业。长期以来由于政策的垄断,国内的气象商业领域几乎空白。

但是在2015年6月,气象局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开放中国气象信息,并于2020年完全放开,鼓励民营资本和气象局合作。事实上,气象解读服务的用户需求更细化,除了大众用户,企业端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巨大潜力。 据《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到2025年我国气象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目前,在气象领域比较著名的企业包括墨迹天气、中国天气通、彩云天气等,其中墨迹天气是最早一批进入者,近十年的积累,收获了5亿多用户,天气日查询次数过亿。据易观2017年发布的天气应用市场报告显示,墨迹天气占67.7%的份额,是该领域的领军者。

为什么说墨迹天气抓住了AI的风口?

将气象做成一门生意,当然不仅仅是基础气象信息的“搬运”,当前公益性质的天气预报服务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天气预报主要停留在“面”的预报层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气象服务是气象领域企业的机会。提供精准气象服务需要对拥有海量数据以及对海量数据的技术分析。

墨迹天气主要通过几个渠道获取数据,一个是与专业气象机构合作,如中国国家气象局,美国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GFS,欧洲EC(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日本气象卫星数据以及中国国家气象局的数据等。这些组织有全球观测数据,这些观测数据通过卫星做遥感,质量相对较高,每天约有500G左右的量。

另一个是时景社区,墨迹天气的实时天气社区,每天约有十万天气照片上传到时景社区,总气象图片资源达亿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实时天气图片社区。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墨迹天气拥有的用户数量级每天融合后的数据达百亿级,总数据量更是已经达到数千TB。

其长期以来积累的气象行业知识和丰富的数据量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合适的应用场景。墨迹天气的数据分析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0-2两个小时的短时预报和2-8小时的短临预报。另一部分是8小时到15天的中长期预报。墨迹天气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到传统气象领域。基于海量数据和气象知识,机器学习可以去学习这些气象数据在历史上的变化趋势,分析气象大数据,从而做到分钟级、公里级的短时预报。随着数据量的增多,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会使预报越来越精确。

墨迹天气将机器学习能力主要用于短时预报。目前其“短时预报”可以达到公里级和分钟级的预告,告知用户其所在地未来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以便在出门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短时预报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对于更多的企业和人群来说,“接下来一小时没雨”远比“今天可能有雨”这句话更有价值。

AI是一种工具,将自己熟悉的领域与AI结合才能更好应用。AI加持下,短时功能可以让许多场景智能化,比如“穿衣指数”会告诉你出行穿什么样的衣服,于是可以打通服装厂家;当钓鱼爱好者养成查询钓鱼指数的习惯时,钓鱼指数就成为了钓鱼商品和服务的入口……

发力TO B  打开的B端想象空间

当然,气象服务的机会绝不仅仅在此。

你有没有订餐前显示的配送时间因为下雨而被延长,不得不取消订单的情况?据饿了么统计,北京市一场降雨,因资源配送造成的损失可以达到百万级。在国内,这几年兴起的外卖行业、网约车行业也逐渐意识到其服务受天气因素影响明显,寻找解决方案来动态掌握天气变化,从而对接下来几个小时的服务保障、交付时间、费用及物流运力等进行动态调整,降低因天气因素造成的损失。

墨迹天气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B端商业化服务战略,与饿了么、百度外卖等配送平台合作,双方通过打通数据建立配送模型,基于该模型,帮助饿了么等客户制定未来2小时的配送计划,降低天气因素对外卖订单的损失。不仅如此,墨迹天气还与河北气象局签署协议,专门开发雨雪、大风天气的图片识别功能,以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

pgc-image/15223131633458e2f771f22

目前,墨迹天气的气象B端商业化服务已覆盖至政府气象单位、物流运输、末梢配送、保险、旅游出行等各个领域。其实,气象服务的商业化在国外有成熟的模式也可参考。在国外,气象服务公司能根据用户需求有偿定制“咨询产品”。例如,向冷饮厂提供“开关机指数”,为大型户外活动和企业设备停产检修“选择天气”,为设施农业提供智能温、湿、光控制环境参数等。比如,美国气象服务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TWC)公司在航空、能源、保险、零售、物流领域有超过5000家客户,日本Weathernews In.(WNI),每天为超过6000艘货轮、7000次航班提供气象服务。

命中刚需市场,将AI应用于熟悉的气象领域,在小领域做成大生意,对于墨迹而言,气象领域的商业市场现在才刚刚起步,一边将天气预报做成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一边开拓着巨大的企业级服务市场。随着政策的放开,这类独角兽企业将会看到更多机会。

作者:易北辰 , 互联网商业观察家、畅销书作家、著有《移动互联网时代》、《读懂移动互联网时代》等,科技自媒体。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