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3小时的吴声商业方法大会:我记住了这3句话

昨天,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事“吴声商业方法发布”再次刷屏。在3小时信息量极大的新词汇PPT密集轰炸中,我记住了这3句话。

第一句:数字商业的规则和伦理,正在穿越无人区。第二句:年轻商业,不只是年轻人的商业。第三句:你内心肯定有着某种火焰,能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在我看来,这正是被誉为“中国商业方法论第一人”吴声和他的朋友们的核心商业逻辑:观察新经济、诠释新现象—提炼新方法、总结新规则—传道授业解惑,并参与和伴随创新者一起成长,助产新案例。多么完美的三段论和闭环。这,就是关于年轻商业的想象,吴声一脚踢开了数字商业新经济秘密的大门。

注意,此处“年轻”指新,年轻商业就是数字商业。现在,天生边缘、自组织、开放协作的00后数字化原住民已经入场,他/她们正在起草商业新规则。而系统化探寻年轻商业可能性的操作系统,则是场景算法:一个吴声原创、更高维、具备通识特征、与年轻商业一起生长的商业方法论。

 

【年轻商业狂野穿越无人区,人们需要领路人】

这是一个科技大爆炸的年代,所谓奇点临近。与之对应的,则是年轻商业大爆炸。

人类科技正在以惊人的加速度发展,互联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等一个有一个浪潮劈头盖脸地打过来,许多人都得了焦虑症,不知如何应对这个急速变化的疯狂时代。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人类将被自己发明的东西带向何方。

与新科技伴生而来的则是一系列年轻的商业现象。从数字货币到机器人,从IoT万物互联到自动驾驶汽车,从网红带货到亚文化,几乎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年代—或者说被趋势裹挟—的人,某种程度上都有着对层出不穷的年轻新商业现象的迷惑。如果你不肯承认,只能说明你太装X了。

更吓人的是,这些大规模群体性崛起的年轻商业们几乎没有任何传统规则可以依赖。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浪潮狂野地颠覆一切行业,不但传统行业集体患了严重的“互联网焦虑症”;即使风头正劲的互联网大佬们,也不得不一边内部创新,一边疯狂收购,生怕一不留神被趋势甩下。

面对前所未有的年轻新商业,我们当然需要解读。但说实话,许多片段、零散的解读好比盲人摸象。有人摸到尾巴说大象像绳子、有人摸到腿说大象像柱子,有人摸到耳朵说大象像扇子;但大象就是大象。它的尾巴像绳子、腿像柱子、耳朵像扇子,忽略任何一方面都是局部的、片面的!而要看清楚这一系列年轻商业的本质,就必须站在更高的维度。

“小、多、轻”是吴声提炼的年轻商业三大信号。小,是来自边缘的持续链接,以基于颗粒度的用户行为建模捕捉小数据,确认具有真实独特场景的小需求。以百信银行为例,是近百个颗粒度场景解决方案捕捉的小数据,才让其提供场景定制服务、提升效率成为可能。小数据,就是场景数据,驾驭小数据,才更有机会定义年轻场景。

场景算法三大要素“小数据、泛在传感、场景云”对应信号“小、多、轻”。吴声认为,大数据只谈相关、小数据才论因果。正是小数据和泛在传感的颗粒度,让以小数据追求因果成为新趋势,而场景云以AI时代的云服务终极形态,让复杂的算法成为场景可能。场景算法三大要素,以乘法效应助力年轻商业,解决最小的问题,成就最轻的模式。

既然要穿越无人区,肯定需要领路人,才不会星际迷航。三大信号、三大要素,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年轻商业不只是年轻人的,更是普适先进方法论】

什么是年轻商业?这么简单粗暴地说吧,一切新的、你看不懂的商业现象都是年轻商业!

小米大火,也带红了互联网思维和许多营销语录。从“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年轻人的第一部XX”成了中国商业江湖的流行语。更成了一些人割韭菜的幌子和年龄鄙视金句。

社会学的代际理论认为,所谓代沟Generation Gap是真实存在的。由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加速效应,甚至可以说十年一大沟、五年一小沟。每一代人的认知三观、媒体接触、主流平台、消费心理和社交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就连稳坐中国互联网头把交椅多年的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也战战兢兢地说,“最怕搞不懂年轻人在想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年轻人不肯听老人言中”前进的。但与其说我们从未“对”过,毋宁说我们一直被年轻一代迭代ing。

你不屑、不服、不用,只能说明你out了……现在看不懂、瞧不起新事物,未来肯定学不会、跟不上。这很残酷,但也正是互联网行业最大魅力之所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平台,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从这个角度讲,现在就是年轻商业的时代。

吴声认为,年轻商业不只是年轻人的商业,更是数字化基因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影响力。而因为年轻商业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当下的每一步不仅崭新,也意味着全新规则下的可能性和对有史以来所有认知的挑战。这就是昨天吴声演讲的核心命题——数字商业正年轻,年轻即正义,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啊。

4年前,我在年度培训公开课“重创新”北京站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分为三个层次:1.0,互联网是一种“连接”的技术工具,带来了行业层面的高速发展,此之谓互联网行业。2.0,互联网是一种通用的先进方法论,带来了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此之谓产业互联网。3.0,互联网是一种新商业文明的价值观,推动了透明、分享的社会大变革,此之谓社会互联网。

从这个角度讲,年轻商业不只是年轻人的商业,在方法论上更是普适的先进方法体系。而吴声及其团队创业以来,饱含着对“年轻”近乎偏执般的深情,对“新物种”理解和坚持。其研究年轻商业的不停向前的“创造、创新精神”,其实本来就是互联网、科技、新商业领域该有的精神。而吴声对新商业的持续观察、深刻洞察和对商业方法越来越成熟的实践,正在成为整个中国年轻新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某宣言中有一段话:“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的相互关系。”读来惊心动魄,简直像是对今日年轻商业的预言。

 

【年轻商业不是点金术,而是不断生长的“道”】

昨天的“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19”三小时演讲,激情澎湃、洞见纷呈。

吴声的商业方法发布,表面看起来像是总结大会+新词串烧+脱口秀。其实,这需要从纷繁的世界中提炼和重新定义、对年轻的新商业有着深入洞察和前瞻预测。这本身就是一种超强的能力,满足了大量中国商业人士的某种刚需,更有着一定的通过先进方法论、释放更多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这是一种逼格很高的连接,产业上客观需要。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点石成金术,让你一看就能成为绝世高手。只不过是基于领先的洞察、自洽的方法论,选择小切口、持久的努力。我一直说,吴声、吴晓波、李善友、罗振宇都是媒体人创业的某种典范,站在了互联网红利和知识付费的风口,也满足了非互联网行业人士对方法论的渴求满足。吴声及其方法论,本身就是一种年轻商业。

正如知名专家肖明超所言:“年轻”这个词,在哪里都是谈论的热点。“年轻商业”怎么做好,每个企业给的答案却都不一样,甚至很多企业都给不出正确答案。吴声当然不是神仙,他和团队对新商业的探索,也永远在“年轻”的路上。

因为年轻商业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且在不断发展;吴声的年轻商业方法论自然也是与时俱进的,不断更新的;没有什么绝对正确,只有不断迭代!君不见,吴声在今年的大会主题就是“与其预测、不如进化”么?

三年多来,从场景动力到超级IP、再到新物种爆炸,再到每年集中发布一次年轻商业的方法论。吴声及其团队持续在行业中的耕耘、创造出许多潜在的价值,也从一定程度上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改变:我们肉眼可见,许多创业者、传统行业者拿起了武器,开创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年轻商业现象。

 

【结束语】

上下五千年,中国最牛的一本奇书是《老子》,仅仅五千字却涵盖天地至理。老子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不足以为道。”这句千古名言,似乎适用于如今大多数对年轻商业现象的讥笑。

“诚如容易却艰辛,看似平凡最奇崛”。这么大一个行业,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负责做,有的人负责说,有的人负责用,还有一些人负责笑……想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可做什么,如是而已。

而吴声呢?认识、深交十几年,他每天都在严肃阅读、每年都在深度游历和世界顶尖科学家对话、每年都在大踏步迈进。任何坎坷,都不能阻碍他一往无前。对年轻商业的热爱和观察,就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年轻商业”是一场未有穷期的商业实践,吴声一定会赢!因为他的心态、知识和方法论都永远年轻。

和年轻商业站在一起吧,现在你要做的,就是不要掉队。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搜狗36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