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报道

投行、PE暴利时代终结:从疯狂抢钱到退出无门

随着创业板在2009年实现开板,以及IPO的重启,2010-2012年,券商投行和PE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盛宴时期。近800家公司在此期间实现IPO,券商投行的保荐、承销、顾问等业务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也收获了巨额的承销保荐费用;另一方面,通过上市前的突击入股,解禁后的悉数套现,PE也掀起了一波“抢钱”浪潮。

然而,这一切都可能已经成为无法复制的历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上市步伐悄然放缓,特别是随着“IPO审核风暴”的来袭,一场“史上最严财务核查”在今年1月8日拉开序幕,终止审查的拟IPO企业开始增多,这预示着券商投行与PE的暴利、繁荣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券商投行业务缩水

记者统计发现,2010年-2012年,A股首发家数分别为347家、277家和150家。大量新上市公司的涌现使得券商投行赚得盆满钵满。这三年间,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的承销保荐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达到40.63亿元、34.62亿元和26.66亿元。

从上市家数来看,2012年较前两年出现了骤降,这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IPO上市步伐放缓所致,基本上处于半停滞状态,特别是自去年12月起IPO更是陷入零上市的地步。数据同时显示,2012年39家券商承销150家企业实际募资994亿元,较2011年2680.75亿元的募资,出现大幅缩水。上市速度的放缓造成了券商承销收入的下滑——2012年国内券商首发承销与保荐费用合计为52.94亿元,2011年这项数据为132.37亿元,同比减少六成左右。

目前券商的投行业务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一旦IPO放缓或停滞,其投行业务就受到巨大冲击。“IPO审核风暴”以来,在短短半个月内有9家公司终止IPO审查,其中创业板占5家,主板和中小板为4家;而且目前券商投行已基本停止了新项目申报,“一是所有投行人员都被抽调去做IPO财务核查,没人没空申报新项目;二是监管部门专心搞核查,现在报了也没空审理,不如不报,免得撞在枪口上。”华泰证券一位投行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可能将会有更多业绩不达标的企业主动要求撤回IPO申请,券商的首发承销和保荐费用将随之缩水。

PE遭遇退出“无门”

此前一时风光无限的PE也将受到“IPO审核风暴”的冲击。首发IPO重启恢复的时间将不会太快,此前有业内人士预计重启的时间窗口或在3月份,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极有可能在半年之后,这将使得PE的退出时间被延后。由于国内PE投资85%以上的项目都要依靠IPO来实现退出,IPO停滞将拉长投资时间,从而摊薄收益,对PE而言构成利空。更为甚者,由于出现撤回IPO申请的公司,提前介入其中的PE被逼到了退出“无门”的地步。

此外,由于监管层出台严厉的监管制度,使得未来真正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变得越来越少,PE为争夺项目,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将抬高投资成本。

事实上,2012年IPO缩水对PE投资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共披露PE案例275起,投资总额198.96亿美元,较2011年同期下降逾三成。据记者了解,国内一些先知先觉的PE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收缩战线,储备能量过冬,而一些前期“猛冲猛打”的PE则面临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窘境。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