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顺丰:不入电商圈

  发件地:广深

  粤港快递起家,率先复制西方快递的先进理念与模式,高品质、高服务、高价格,成为快递标杆企业。

  顺丰:不入电商圈

  顺丰为何对电商隔岸观火?它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

  文 | 本刊记者 房煜

  在电商大潮席卷一切的今天,一向市场嗅觉敏锐的顺丰似乎有些反应“迟钝”。

  虽然,顺丰也在尝试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但业内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个投石问路的实验品,还提不到战略层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尝试不会成为主流,“没有快递企业愿意成为自己大客户的竞争对手。”业内人士说。

  同时,顺丰在战略布局、业务模式上,似乎也不打算去“迁就”电商的需求而进行调整。

  不妨举例说明电商的特性与需求:网络购物使商家可以无限陈列商品,商品的长尾效应客观上使消费者可能无处不在;这意味着,和电商系统匹配的物流体系必须也体现出这些特点:网络要广覆盖、配送能力要多样。但这与顺丰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布局和服务的标准化努力恰恰是两个方向。

  顺丰的非均衡是指,其业务模式和布局特点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哪里业务多,顺丰的快递员就会在哪里出现;哪类业务更赚钱,就大力气做哪一类。而服务的标准化核心因素是速度和安全,物品越庞杂,越不利于顺丰对标准化的要求。此外,电商订单普遍价格较低,也不符合顺丰自己的定位。

  顺丰的订单中究竟有多少来自电商,不得而知。但外界一般认为,顺丰对于电商订单的依赖性要弱于华东的“四通一达”。这有利有弊,利在于顺丰尚未被电商网站“绑架”(很多同类企业都发现,自己的价格话语权已经失去,业务比重越来越依赖一两家电商巨头,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不利在于顺丰定位在“中端产品”,既区别于多数快递公司的低端价位,也不同于UPS、FedEx的高端定位,这反而使得顺丰在电商的推荐物流体系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很多淘宝的大C客户,在退换货过程中,并不希望自己的客户选用顺丰。“他们觉得顺丰太贵。”一位有类似经历的网购者说。

  当电商越来越多地自建仓储,把整个供应链关键环节握在自己手中,有意无意地让很多快递企业沦为简单的“门到门的跑腿者”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