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宅急送冲刺B2C

  发件地:京津

  “总部经济”起家,擅长服务企业客户,项目物流经验丰富,经历多次转型,最终聚焦B2C。

  宅急送冲刺B2C

  几经波折的宅急送,能抓住电商的“第二春”吗?

  文 | 袭祥德

  北京空港物流园,宅急送总部二层,穿过一排格子间便到了总裁陈显宝(微博)的办公室。进门是一口方鼎,“问鼎中原”几个大字在黑色漆面下十分耀眼。

  “问鼎中原就是问鼎全国了嘛!”陈显宝面露微笑。

  不过,实际情况却是,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企业2010年营业收入仅20亿元,远逊于同一时期成立的顺丰(2010年营业额约120亿元),乃至后起的申通、圆通等快递企业。

  现实的巨大落差与4年前宅急送爆发的转型危机直接相关。那次激进转型导致宅急送巨额亏损、大幅裁员、兄弟分道扬镳。内乱之后,大哥陈显宝取代三弟陈平掌舵宅急送,解决危机,徐图发展。

  在华北,宅急送称得上是一家历经坎坷的企业,也是这一区域颇具代表性的快递商,早年即声名鹊起,“南有顺丰,东有申通,北有宅急送”在物流界广为人知。

  华北物流企业多盘踞京津,初以送花、搬家、货代起家,后倚靠跨国公司、国有企业总部所在地优势,发展B2B项目物流,逐渐将网络扩大至全国,业务实现多元化。它们不似顺丰专注,不似“四通一达”凌厉,业务多走中间路线,在成长基因中综合物流特征明显。

  不同于华南物流较早复制国外先进理念与模式,华北物流企业走的其实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尤其是近年向快递业的转型中,宅急送不得不多线作战,不断定义企业战略并推进转型。

  与此相似的还有大田集团,也是一家以综合物流为特点的企业。2007年大田将快递业务打包出售给了FedEx,将业务重点定位于综合物流,与宅急送做出了相反的抉择,但近年来的发展也未达到预期。

  与大田相比,宅急送的发展之路更为曲折。从最初做个人客户,到进军企业客户,进而做综合物流和C2C,宅急送试图抓住每一个机会,但又始终找不到未来的归宿。在战略与管理的两难中,2008年前任总裁兼创始人陈平痛下决心,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却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

  “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转型如同革命往往代价是很大的。”陈显宝告诉《中国企业家》,动荡过后宅急送的业务、商誉、管理都受到了创伤,3年时间宅急送一直在补课,从硬件、软件、管理方面重塑一家现代快递企业的内涵与形象。

  今年8月30日,在经过IBM对其战略与文化的全面梳理后,宅急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未来的发展战略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