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型竞争力报告”显示 美欧创新优势地位日益尴尬
尽管常年占据各种实力排行榜榜首的美国,在提高创新型竞争力方面居然排名倒数第二,但是美国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科研能力仍然让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同时,综合排名第34位的现实,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环球财经》实习记者 邹玄
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尤其是当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和欧洲这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陷入深度的经济危机时,各国的竞争力对比变化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全球创新型竞争力”(Innovation-based Global Competitiveness)的概念开始为人们熟知: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能再仅仅依靠低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的比较优势或者资源禀赋的自然优势,而必须在创新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创新型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时,这种竞争力才是一个国家能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的核心力量。
那么,经过了摧枯拉朽的金融危机,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保持着全球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吗?发展中国家能够把握机会有所突破吗?全球各地区中进步最快的有哪些地方?
一份报告给了我们答案:2011年7月,“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ITIF)发表了题为“大西洋世纪”的分析研究报告,对全球40个国家和若干国际经济体的全球创新型竞争力依据特定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排序,并作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其实早在两年前,ITIF就发布了第一版关于全球创新型竞争力的报告,并且认为美国正在快速地失去其在创新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地位。这个报告一度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重要官员、公司高层和记者都引用报告的结论,呼吁政府采取新的策略应对创新能力的竞争。
而最近发布的升级版报告,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6个国家(阿根廷、智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非和土耳其),并且将美国各州作为独立个体加入了排名比较。当然,这些细节改进都没能改变美国和欧洲在全球创新能力竞争中的尴尬地位。
美欧已失去优势?
根据该报告的排序,在“创新型全球竞争力”方面排在前五名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芬兰、瑞典、美国、韩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国居然不是排名第一的国家!其实,这个超级大国自从2000年以后就失去了创新型竞争力第一的宝座。比较2009年的第一版和现在的升级版,我们惊讶地发现,美国和欧盟原15国的总排名竟然一直都没有改变,仍然是第4位和第8位。居于G7集团中的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意大利则分别名列第14、16、7和30位。
中国在总排名中位列第34名,排在智利与塞浦路斯之间,而另外两个东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