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运河之变:一环碧波绕莞流

  运河问题非治不可

  东莞有条“黑龙江”!这是对几年前流经市区的东莞运河的无奈写照。又黑又臭的河水让人避之不及,也令两岸城市美貌大打折扣。

  然而,五十年前,这却是一条让东莞人引以为豪的人工运河,是勇于创新的东莞人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水利工程奇迹。1957年冬,东莞运河开挖,次年5月1日通水,后经几次扩建,不断延伸,到上世纪70年代运河总长102.6公里,流经14个镇,成为东莞市骨干水利灌溉工程。

  运河不仅为流域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无限乐趣”,沿河居民曾在运河取水做饭、捞虾捕鱼、尽情畅游……当1966年毛主席畅游长江掀起游泳热潮时,曾有上万人在东莞运河里游泳。

  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东莞市第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沿岸工厂和人口急剧增加,以及东江水位下降,运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昔日清澈的运河水变得又黑又臭。2003年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竣工后,东莞运河又接纳了来自石马河东莞市8个镇街以及上游深圳观澜河、惠州潼湖河的污水,水质污染更加严重,达到劣Ⅴ类。

  “运河问题非治不可,早治早主动,越晚越被动!”运河整治得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随着东莞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开展,运河整治被列入东莞创摸“一号工程”,新时期的东莞人以当年开凿运河的魄力开始了运河整治!

  水质改善头号“功臣”

  塘厦12万吨/日、寮步10万吨/日、大朗10万吨/日……

  一座座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为运河水质改善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运河流域曾创造多项污水处理“第一”。这里有全国第一家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运河之变:一环碧波绕莞流
2013-02-13
  运河问题非治不可  东莞有条“黑龙江”!这是对几年前流经市区的东莞运河的无奈写照。又黑又臭的河水让人避之不及,也令两岸城市美貌大打折扣。  然而,五十年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