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国内职业社交别在乎做领英的门徒

 写在前面:职业社交有多火?笔者听到这样的问题后理解是这样的:首先火爆已经是客观存在的,提问者无外乎是想问火爆的程度。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职业社交应用恐怕你不会陌生;放眼国外,有趣的是继奥巴马后,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都已经开始在职业社交网站上注册“找工作”了。

事情是这样的:近日,为了竞选 2016 年的美国总统,希拉里·克林顿开通了职业社交网站领英账号,并开玩笑地称自己是来找工作的。我们自然清楚政客们注册职业社交网站的目的是什么,重要的是选择了职业社交网站,正是看中目前这个领域里的用户群体和活跃度。

    美国朋友们玩得很起劲,领英也在2014年进入了中国市场,那么国内职业社交的环境如何?从老牌招聘网站的沉浮到垂直社交网站的崛起,再到移动时代职业社交应用的火爆,行业里“权力的游戏”似乎正在一步步走向戏码的高潮。

    激荡二十年,迎来职业社交的爆发

说到职业社交,还要从在线招聘说起。

中国在线招聘市场可追溯到20年前。那时候个人用户上传简历至招聘网站,企业用户在海量的个人简历中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而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线招聘市场迎来了自己的爆发期,也形成了智联、前程无忧、中华英才这样的行业领先企业。然而当越来越多企业和求职者涌向在线招聘的同时,数据匹配的不精准和信息不对称让求职者逐渐开始远离,企业的HR们也陷入海量的“简历海洋”中苦不堪言。

在线招聘走下神坛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英才被58收购只不过充当了最先倒下哪一个的角色,我们看到开启了中国职业社交元年的天际网、大街网、优士网、经纬网……等等。这些网站都想在国内复制领英的成功,但最后的结局呢?

大街网转型做招聘,优士网变身做金融,经纬网在推出后鲜有动作,天际网算是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归宿,被法国职业社交网站Viadeo收购;再看看其它追随者,创立时以“中国版LinkedIn”出现的拉勾网转向了互联网行业垂直招聘,周伯通招聘则是概念上做社交内核,但更像是一款招聘工具,猎聘网的社区化招聘的噱头更是为了企业服务,与求职者的社交似乎不大在一个频率上。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定义职业社交LinkedIn的模式复制到国内就一定走不通,但在领英入华,尚无直接挑战者的大环境下,仅仅通过复制表面的形式,深挖不到精髓,还不如走一条自己的路。像脉脉、新浪微博的微人脉这样的产品,在紧扣住社交基因与数据匹配的钥匙后,倒也发展的不错。

领英是天花板,但不必做他的门徒

引用领英的数据,中国注册用户数达到800万,一年的新增用户相当于此前十年的总和。在这个数据背后,我们观察到的是国内职业社交用户的巨大潜力市场。有了这样的市场,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职业社交产品理应找到自己的位置。

定位于职业社交的移动端产品脉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基于移动端的脉脉结合了实名信息流、匿名信息、即时通讯和人才招聘等功能,13年诞生的脉脉在去年8月融资2000万美元之前,注册用户数还不到100万,就是在移动的浪潮下,随着资本的青睐和产品的完善,脉脉步入到发展快车道,如今,脉脉用户数已突破300万,DAU达到44万,增速惊人。在逐渐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的同时,脉脉已经开始更多聚焦在产品优化和商业化上。

除了脉脉,笔者最近还注意到一款更新的产品,BigCard。创始人曾是有300万粉丝的公众号微信招聘的打造者之一。这款基于微信做职业社交的产品,产品形态为微信服务号+微信企业号,已拥有近5万种子用户,在2014年获得策源创投百万级天使投资。

与其他职业社交产品不同之处除了本身基于微信,除了用户体验上无需下载独立App显得更轻外,关键在于产品理念上BigCard以职场评价为切入点,职场评价类似于生活服务类的大众点评,在职场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人力资源看成点评的具象消费场所呢?从逻辑上看,以人脉为基础的社交招聘不仅是对用户行为的颠覆,职业社交最大的优势是解决雇主和求职者之间的信任问题,而出于对信任评级的积累,这种点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给出了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总的来看,在BigCard上,用户建立人脉关系与分享资讯信息的同时,其实也在传递所属的商业圈子以及自身的价值理念,而企业同时也在树立雇主品牌形象、管理自己的人脉,进行人才分享与管理。

换个角度思考,职业社交的关键点还是在于社交,如果我是用户,前公司的HR,前同事,前领导可以成为我职业生涯背书的人,无疑可以为自己挣得更多得信任感和更高的评级,把人脉的价值挖掘出来,为用户或企业服务,才是职业社交最能得到用户青睐的因素。

职业社交有先天的用户黏性,这区别与婚恋社交等产品,用户成功使用后就流失了。用户可能不会每天使用职业社交应用,但当有一个好机会时,当需要找一个好机会时,你会想起来用一下它。脉脉和BigCard这样的移动应用,需要解决的就是这样的诉求,而更强的社交属性显然比起传统招聘网站更懂用户的心。

脉脉和BigCard打造的是自身的差异化,自身的竞争力。说到底,领英代表的是美式的职业文化,我们的市场更需要的是符合国人求职观和用人观的产品,领英是天花板不假,但我们要的是接地气的土壤里所培育出来的产品,无需做他的门徒。

微信生态的职业社交 小而美更聪明

笔者其实很想搞懂一件事,为什么BigCard会选择在微信生态内做原生的App。如果仔细思考,这里面也的确很有趣,在这里先分享一些想法。

首先,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现在坐拥近5.5亿用活跃用户,而且是真实的用户,尽管不是实名制,但是每个账号都是实实在在的人,社交平台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就是真实的、活跃的用户,至少现在国内还没有任何社交平台可以超越微信。

其次,对用户来说,微信公众账号不需要下载安装,添加账号即可使用服务了,毋庸置疑算是极其简单的应用使用方式;而对于开发者,打造一款微信原生的App或是说做一个微信服务号,这是一个门槛极低,更容易积累到真实活跃用户的方式。

       最后,从使用习惯和频次上看微信目前几乎已经成为全民使用的应用,很多公司都将微信当作工作沟通的一个主要场所,这无疑将使用的场景再次与职场拉近,衍生到职业社交从出发点上就处于领先。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便利的点对点沟通平台,相对私密的社交生态也更利于职业社交某些需求的满足。原生于微信平台,微信可以提供更大范围的平台社交,更有效的分享场景,这对于一款新产品来说也是声量和未来功能的扩展和外延,小而美的产品在微信平台上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

    结语:职业社交,人的江湖,产品的华山论剑。激荡过后没有谁是谁的门徒,留存下的也绝非是唯一的胜者,产品的“简历“上面记载的是中国职业社交领域这个江湖故事。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