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开通微博了!说实话,国外政要开通微博我已经见怪不怪了。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交媒体,微博几乎是一切国外政要、企业家、明星与中国“对话”的前哨站。不同以往的是,此次罗塞夫开通微博,标志着新浪的里约奥运战略全面启动。虽然距里约奥运开幕还有近半年时间,但新浪显然希望在奥运报道上抢得先机,巩固其全球第一中文新媒体的地位。当然,新浪有这个实力。
一,新浪+奥运,提前半年的牵手
2月24日,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与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会见,后者开通微博并邀请全球的体育爱好者来参加8月份的里约奥运会。与此同时,新浪与巴西主管体育及奥运会的政府部门达成一系列合作,将围绕里约奥运及足球运动等内容传播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这标志着新浪的奥运战略全面启动,这次合作可以看做是一次提前半年的牵手,新浪显然希望通过充分的准备成功打响此次奥运报道。
新浪将整合旗下的微博、PC门户、手机新浪网、新浪新闻APP、新浪体育APP等产品矩阵,向亿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传递一手的里约奥运信息,并期望打造集“看”、“聊”、“玩”于一体的社交奥运互动体验。如何理解呢?从微博这个产品单独看,在“看”的方面,微博平台上有数十万的体育媒体、体育用户,这保证了了其可以打造丰富的“奥运信息流”;在“聊”的方面,微博本身就是一款SNS产品,再通过台网联动,相信“微博+奥运”可以复制“微博+春晚”的火热;在“玩”的方面,微博丰富的娱乐功能可以同奥运结合,例如微博红包、跑步运动、微博雷达等等。
显然,里约奥运会是新媒体时代的第一场奥运会。
二,新媒体时代奥运报道的新趋势
既然说里约奥运会是新媒体时代的第一场奥运会,那么其有什么新趋势呢?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结合新浪的产品矩阵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新媒体时代的奥运新趋势,总结有下面几个特点:
1.视频化
奥运信息的承载媒介越来越多样化,文字、图片、视频等等,以及穿插于其间的音频、Gif图等。显然,于目前而言,视频是传播奥运一手讯息最友好的形式,尤其是短视频,更是解决了互联网用户碎片化浏览、直击重点的观看习惯。回到新浪,从门户到新浪视频、微博、秒拍,新浪已经具备完善的奥运多媒体报道矩阵。这里重点说一下秒拍,“秒拍+微博”的组合在移动端观看短视频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2.“巴西”化
在新媒体时代,一手的奥运信息该由谁生产传播?巴西媒体吗?还是中国媒体派往巴西的记者?也许是任何一个在现场的人。新媒体时代大型盛会播报的一个新趋势就是本地化,当地媒体、中国媒体、海外华人、奥运游客都可以成为奥运一手讯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工具就是微博、秒拍这样的新媒体。随着这些工具性产品功能的成熟,一手讯息的质量也许不亚于任何一个专业媒体,甚至更原生态,视角更丰富。
届时,新浪上除了传统内容外,会有大量的巴西一线媒体和自媒体内容,这样的消息读起来更全方位、更立体而且更接地气,名副其实的“巴西化”信息报道。
3.社交化
得益于社交网络的发展,曾经一个个只能在电视上膜拜的奥运选手,通过网络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与普罗大众互动也就成为了可能。在新媒体时代,互动的方式不仅仅局限在简单图文方面,也许有着更游戏化的玩法,比如微博红包、线上跑步等等。你能想象博尔特发布自己的跑步路线,然后吸引一大帮粉丝去模仿更风么?一些皆有可能。这就是新媒体时代明星与普通用户互动的新玩法。
那么造成这种新趋势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一方面源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媒介革命,相信很快VR等技术将带给我们新的惊喜;另一方面则是社交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传播、互动交流的平台。这些原因促成了新媒体时代奥运报道的新趋势,而新浪在类似奥运等大事件上似乎从未缺席。
三、从不缺席的新浪
提前半年,新浪就“预约”了里约奥运会报道,而在此之前,新浪也从没有缺席任何一场全球盛会。2000年,刚刚成立1年的新浪就成为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唯一的互联网合作伙伴。2012年,微博则成为伦敦奥运会中国奥委会互联网合作伙伴。而诸如其他体育、娱乐等盛事,作为中国第一的社会化媒体,新浪从门户、博客、微博时代就从未缺席,并深度参与,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记录者。
我称之为新浪此次的奥运媒体战略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奥运报道”,说明了新浪对此的重视与信心。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拓荒者、见证者以及参与者,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一场奥运报道?新浪给出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