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百度整改完成,难道魏则西这事终结了吗?

14eb0d650ed3dc2faeb308a6256ad8d8.jpg

      魏则西事件一度将百度推上舆论风波的中心。由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进驻百度并提出多项整改要求之后,公众对百度竞价排名机制的诘问又转变为对其能否全面落实整改要求的监督。

在百度成为众矢之的的背后隐含着一个缺乏理性的逻辑,即百度是造成魏则西之死的元凶,而百度推广的全面整改则将为该事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显然,这个逻辑草率且经不起推敲。按照调查组的要求,百度在5月31日前完成了整改。至此,魏则西事件难道已经终结了?

百度整改,只不过是开了个好头

根据调查组的整改要求,百度目前已完成全部整改工作。据公开资料显示,继5月17日,百度推广标识全面更换为“商业推广”字样并设置风险和保障体系提醒后,百度搜索结果全面实现每页面商业推广信息条数所占比例低于30%。

事实上,早在调查期间,百度就已经对2518家医疗机构、1.26亿条推广信息进行了下线处理。从这些具体的举措上来看,百度在落实整改要求上的确有着壮士断腕的勇气。显然,在“用户支持”与“商业利益”之间,百度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无论对公众还是百度自身,事情的确在往好的一面发展。

对于公众而言,百度此次全面整改从信息获取入口上降低了用户接触到问题医疗机构的几率,从而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对于行业而言,以百度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它对待问题的态度以及拿出的整改措施对其他企业无疑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对于百度自身而言,刮骨疗毒之后,危机未尝不是一个重生的契机。

李彦宏在前不久的内部邮件中说:“若失去用户支持,百度距离破产之有30天”,并非危言耸听。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而言,用户意味着一切,失去用户支持,商业模式无从谈起。从李彦宏对百度的反思中也能够看出他希望借此契机找回失去的初心的意愿。

数据显示,百度目前占据着国内搜索引擎市场80%以上的份额,仅移动端用户规模就已达到5亿以上。百度既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也是大多数中国人获取包括医疗服务信息在内的各类生活信息的入口。可想而知,其所提供信息的规范化与准确性对用户而言意义重大。

在我看来,百度今天已经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践行这份责任的过程和方式可圈可点。但是此事背后的另外一个问题也发人深省,即便在百度作出全面整改之后,如果存在于大的医疗体系之中的问题无法解决,公众的安全依然得不到保障。所以说百度的整改,只不过是开了一个好头。魏则西事件不应被当做一个孤立事件对待,百度也不应该被当做唯一的整改对象,而5月31日也绝非此事的终结。

以儆效尤之后,还需立法监管

回顾魏则西事件,从最初网帖将矛头指向百度,再到媒体逐步揭开莆田系的种种劣迹,以及后来对医疗改革的深层拷问,能够看出,魏则西事件只是医疗问题长久积压最终爆发的一个导火索,而这条导火索不应该在引爆百度危机之后就被掐灭。

然而事实上公众对魏则西事件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对百度的批判上,对更深层的问题却选择性忽视。当然,公众并没有对问题追本溯源的责任和义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相关人员的追责就此结束。

对占了全国民营医院80%以上的莆田系医院的拷问,是此次魏则西事件带给我们的深层次的意义。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扩张牟取暴利的莆田系却长期处在监管边缘。而公立医院外包科室的模式也始终以被默许的方式存在。夸张的广告宣传加上公立医院这张“外皮”,让消费者难辨真假最终上当受骗。

所以说对百度的整改,应该是一系列整改的开始。莆田系医院、外包科室的公立医院,以及负责医疗资质审查的相关人员,都应该受到进一步追责,并作出相应处罚以儆效尤,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对医疗服务类信息推广的立法监管才能行之有效。

魏则西事件的背后,正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除此之外,有关商业推广信息在搜索结果页面内容所占比例,以及搜索引擎平台应该通过对商业推广信息添加醒目标识等方式来提醒用户注意,这些内容也应立法规范,而不是一个平台一个做法。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事实上因为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超前性,更加需要通过法律重点监管,同时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及时将新生事物纳入法律监管之下,才能减少避免悲剧的重演,而魏则西事件才能够画上一个真正的句号。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