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房价翻几倍,就业难上天,穷挫矮该抛弃北上深吗?

 

2015年谈股市,2016年谈房事。

飞涨的房价对一部分中国人而言,就像是一场阶级革命——北京胡同里遛鸟的大爷一拆迁,个个身价好几千万,早期炒房的温州团,个人财富又翻几番,赶上车当房奴的还算幸运的,而没上车的很多人,似乎永远也上不了车了,有多套房还是一套房,有房还是没房,对于大部分来说,简直是阶级之间跨越不了的鸿沟。

高房价还重排了城市座次——连一线城市的排名都被房价洗牌了。最早的一线城市里,肯定是北上广,其次则是其他两大直辖市天津重庆,但是现在,2016年翻倍的深圳房价,彻底把省会城市广州踩在了脚下,北上深代替了北上广,成为中国真正的一线城市!我有个前记者闺蜜,前几年一心想从北漂变深漂,把北京的蜗居卖了,去深圳躲雾霾换豪宅,结果豪宅还没买,深圳房价已经在2016年翻一倍,赶超帝都和魔都,闺蜜灰溜溜回了北京,还侥幸自己因为拖延症,没有手贱卖掉北京蜗居,而雾霾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对于穷挫矮说,出路到底在哪里?被彩票大奖砸中的毕竟是少数,个人奋斗几乎是唯一一条路。

典型出路当然是创业成功,毕竟在总理点赞的双创风口上,隔几天就有的创业英雄,撩拨得像我这样的穷挫矮热了血,仿佛财富自由近在咫尺盈手可握。但是,刚去中关村的创业圣地3w咖啡馆朝完圣,还没喝惯3w的总理同款咖啡,就听说资本寒冬已经来了,来得比2016年的第一场雪还早。连以前融资成功到处出台的很多金主们,脸色也不好看了,要么关门,要么资金链断裂,P2P跑路了,都去集体参观监狱了,O2O泡沫也破裂了,死得多活得少,所以,我终于明白了,对于大部分我等来说,原来创业致富是也是空梦一场。

现在也许创业最好的时代,但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

屌丝们擦干眼泪才发现,原来唯一的奋斗之路,还是老老实实去大中小型企业去打工,这也是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就比如我本人吧,学新闻毕业后,我曾遵照父母的意愿,准备去我的老家——一个四线城市的日报工作,嗯,当我打电话过去询问有无招聘需求时,对方怀着鄙夷,冷冰冰的对我说:“领导子女还安排不完呢”。所以我拿着路费,一穷二白就去了北京。

的确,这是我们的固有印象,北上广(当时深圳还不是一线城市)好找高薪工作,机会更多。然而,几年的打拼下来,虽然工资是涨了,也在自己的岗位上混的人模狗样,但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变得越来越不适合普通人打拼,高房价、高成本,如果再加上落户、结婚、子女上学等这些问题,简直是噩梦,除了拼命挣钱,生活似乎并没有其他的选项。

在巨大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清醒,也许北上广深的确只适合闯荡,却未必适合人人扎根。喊了很多年的逃离北上广其实已经在悄然变成现实。

而刚刚公布的一份数据,或许也会颠覆你拼命挤到北上深的三观。

智联招聘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三季度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CIER即就业景气指数,指数越高,代表就业市场情况越良好)显示,国内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招聘需求增长明显,而一线城市用工需求增长比例低于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

为了让你们看得太直观,还是先抛个图。

报告术语太多,就不列举了,简单给大家解读一下,就是说随着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在生活成本、生活环境、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对企业和人才的需求量和吸引力在逐步提升。尤其在楼市回暖以及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二三线城市的用工需求延续了今年上半年快速增长的态势,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长分别为46%与73%,这个数据可比一线城市好看多了,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用工需求同比增长速度仅为20%。

这是啥意思呢,如果说人才也是货物,就是说,这些货物在二三线城市供不应求,机会大大的有,而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增长似乎不多。而人力成本上升、办公场地费用增长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正在促使一些企业加速逃离一线城市。而且,一线城市的IT服务、网络游戏、房地产、建筑等领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嗯,IT服务和房地产业用工需求的负增长,我还是有同感的。双创的大风刮过去了,去年吹大的肥皂泡泡又碎成了肥皂沫沫,创业公司减少了,自然IT服务类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今年创业公司倒闭的消息,比去年融资消息还多还快,比如p2p,起码倒闭了一半。而有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底,95%的p2p公司将会倒闭。

最有意思的其实是房地产,房价不是翻翻么,怎么就业机会还少了?原因很简单,首先就是一线城市政府土地供应的缩紧,导致市场一手房上市量明显降低;其次就是最近在一线城市明显收紧的限购政策,限购限贷导致房子成交量的大幅萎缩。如此一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产中介行业,上海沪九条等限购政策发布后,据说上海链家裁员了三成。

北上深的房价过快上涨,还引发了一大批大中小公司搬迁撤离,典型案例如华为。2016年,伴随着深圳房价的上涨,人才成本、用地成本等高企,华为也逐渐把部分重要的业务部门逐渐迁离深圳,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华为未来“把大脑留深圳,肢体搬迁到东莞”。

这样的搬迁,其实意味着二三线城市机会的增多。比如,报告特意提到了珠海,就是董大姐董明珠所在的珠海。在“中国智造2025”目标的带动下,珠三角正在成为工业产业机器人的工厂,以格力、美的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都将在进军机器人领域。这股机器人浪潮为珠三角制造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根据智联招聘全网数据显示,几乎在制造业的各个细分领域珠三角的用工需求都高于长三角与环渤海湾地区。

看起来,那些新一线城市甚至珠海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正在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

其实,比选择城市更致命的,是职业选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身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夕阳行业(传统媒体)工作多年的穷挫矮,我对此感受太深了。

前几天有个传言,说一线城市大报《京华时报》要关门了,嗯,又有一大批媒体人要苦哈哈失业了。你以为留下来的,日子就好过吗?那是你太傻太天真了。十年前,记得我刚毕业时,见了做公务员的同学,还觉得特有底气,那时媒体可是高收入行业,可是五年十年过去了,去民企的小伙伴工资翻了五倍十倍,当公务员的都分了低价福利房,我的工资却不怎么见涨。

更更更加不能忍的是,最近两年,由于媒体营收广告在下跌,记者编辑工资也在大幅下降,就说京华时报的小伙伴吧,据说娱乐记者基本工资只有2000——再加上稿费,就算8000顶天吧,一年9万多,不吃不喝,买一套500万的小房子,要53年——更何况,8000块,扣完五险一金,交交房租,打打车订订外卖,根本就不会剩,好嘛!

嗯,其实媒体行业还算好的,比如我吧,传统媒体干不下去了,还可以做新媒体、自媒体。最惨的是一些行业,无论房价再飞涨,招聘需求还没增加多少,缺货的少,供货的多,那可不就会积压吗,最终只能低价抛售!

依然再抛个图。

上图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最好的量化,要是你在房价贵翻天的一线城市,干的还是什么能源矿产冶炼企业,嗯, 那么恭喜你,你要是换不了城市,可以考虑换个专业,换不了专业,或许可以考虑换个职业或者行业,比如下面这十个行业。

说起来,互联网行业从我十年前毕业至今,一直是当仁不让的常青树,那些早早跳槽到互联网行业的媒体同行们,早就发家致富奔小康了,你要从事的是电子商务,不但现在工资多,而且未来机会也多,十年前我的闺蜜去了阿里巴巴集团,如今早已实现发家致富小康梦!如今身价上亿的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以前是《国际商报》记者,当年丢掉手里的铁饭碗,跑去跟着失败了好几次的外星人马云去创业,彼时看起来是发疯,如今看起来很闪亮,现在的公关委员会主席,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到底是继续在房价最高的北上深一线城市煎熬,还是逃离北上深,选择招聘机会更多、房价相对低一些的新一线城市?你到底是坚持初心,不管行业多冷清,还是依然坚持到底,还是选择风口上的行业,比如互联网等等,选择权在你。

但是,就如雷军所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借了天时和地利,成功总要容易一些。也许,与其在深圳挤地铁、租地下室,倒不如去华为在东莞的新分部去碰碰运气倒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你就能拿着北上深一线城市一流民企的高工资,享受着二三线城市的低房价,何乐而不为呢?!其实,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案例,比如,相比于北上深,杭州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房价低于上海和北京,但是杭州坐拥阿里巴巴集团、网易等互联网巨头,机会也不少。实际上,我的很多媒体同行,已经奔赴阿里,躲雾霾买豪宅去了。

稿子刚写完,我又看到个新闻,税务总局说,12万要交税,嗯,北上深的诸多穷挫矮们,终于一飞升天,进入了高收入群体!嗯,12万年收入在房价只有3000的我老家县城,的确算得上是高收入,但是在北京,12万也就能买一两平米的房子,税务总局你捂上眼,假装不知道中国地区贫富分化和房价差距有多大么?!税收政策全国一刀切,不考虑地区差异,科学吗?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