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日到了,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的目光都会汇集在与此相关的话题。尤其是电商,往往成为消费者协会经常批评的“问题学生”,今年关于电商侵权新花样”砍单“又在这个节骨眼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近日,北京市消协网站14日发布电商“砍单”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3484名被调查者中,有81.4%的人有过网购被“砍单”的经历
所谓“砍单”指电商卖家随意取消订单。网上购物,付了钱却收不到货,甚至遭遇电商单方面任性取消订单,这种怪现象叫做“砍单”。面对电商的这种强势,消费者往往会因为没有损失金钱而自觉放弃维权,默默接受。
找商家理论,而商家基本上只有表示歉意然后没有下文了,有的商家可能会送一些优惠券作为补偿,但是使用优惠券前提是在这家店买东西才能用,而且往往有使用期限。最后消费者也只能不了了之。
关于店家取消订单的理由也都大致相近,商品缺货、操作失误、系统出错、产品质量、订单异常等成为商家“砍单”最常见的五大推脱理由。可更有意思的是有些消费者在听取商家所谓的道歉解释取消了订单后,居然还会收到还会收到同样的促销活动推送。那不得不怀疑活动的真实性了。
专家表示,“砍单“行为属于违约,商家单方取消订单已属违约。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消费者解除合同,要求违约的损害赔偿。如果消费者能够证明商家存在欺诈,还可以再按照“消法”第55条,要求商家3倍返还价款的赔偿。
对于“砍单“行为,范儿哥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欺诈式宣传,促销宣传本来就吸引眼球,消费者被迫取消订单商家往往会赠予一些限期的优惠券作为补偿,而这些优惠券消费者要想使用只能在这家店内选购商品,所以”砍单“行为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出发的动机。
消费者在网站上下单,必须提交地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可以说商家通过零成本或低成本就可以掌握大量潜在用户的个人信息,这势必诱发更多不诚信的商家通过“砍单”行为来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推销。
最后,范儿哥希望消费者增强依法维权意识,面对商家的任意“砍单”,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奉劝那些投机取巧的商家,不要为了暂时的客户信息,失去长久的用户口碑。
本文首发IT范儿 www.itfaner.com ,微信号:guochang1006,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http://www.itfaner.com/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