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财报显示:In这家公司被大大低估了!

 

此前,江湖上一直有谣言说:阿里系的创业者是要做不好社交的…但现在,这个谣言似乎要被in所打破了!

近日in发布了其16年的财报,其内容强烈的诠释了一个核心主题:这家公司在过往被极大的低估了。

2016全年实现收入3726万元,同比增长了5459.74%,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00%……这种程度的增长,称其为营收爆炸一点都不为过!

但相比于财务报告上的靓丽数字,更让倪叔侧目的是:在此次的发声背后,in 久藏于冰山之下的真正实力终于开始逐步展露!

互联网创业圈过往一直有个说法:每一个优秀的创业项目都要经历一个猥琐发育的“傻子阶段”:在这个阶段,创业者要尽量低调甚至将自身装扮成为白痴,以避免过早吸引同行的关注及陷入竞争,尽力让所有的同行及投资人保持“看不见”,“看不起”的状态,直到它安全度过生长期,再用突如其来的进攻让先行者陷入“看不懂,追不上”的境地……

这样的案例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并不鲜见,如做资讯的今日头条,做短视频的快手,走的都是这种“伏时韬光养晦,起时亮剑必杀”的路数,而in借助此次公布财报数据,正式亮出了其已久藏在身后的剑——极强的品牌商收费能力。

品牌!品牌!品牌!in的商业核心

从品牌角度出发去看In,才能真正领略这家公司的价值所在!

2016年11月16日,欧莱雅集团全球40位CMO集体前往杭州拜访欧莱雅集团在杭州的重要合作伙伴。

一次出动全球的40位CMO,以欧莱雅这种跨国集团的办事风格而言,这是极其少见的!而在这一天的进程之中,他们只安排了两家公司:一家是阿里巴巴,另一家就是in。

 

拜访阿里巴巴,自然是因为天猫业务,那是欧莱雅旗下各子品牌最重要的销售渠道,而拜访In,是因为双方在品牌营销上有持续且深入的合作,欧莱雅将in看做重要的互动营销渠道。

众所周知,以互动营销行业而言,重视以“消费者为核心”理念的欧莱雅是绝对意义上的大金主,其要求之高是有目共睹的,能得到其的认可就意味能得到众多的海外品牌及90%以上的国内品牌的认可,象征着海量品牌广告营收……

而要获取欧莱雅的认可,除开切切实实的提供商业价值以支撑双方的合作之外,别无它法!

为何欧莱雅要如此看重In这个平台呢?顺着欧莱雅的选择逻辑,我们就精准的能看到In商业价值的核心:

第一个价值点在于:In是连通90后95后用户群体与品牌商之间的互动桥梁


抓住年轻人,搞清楚年轻人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商品”,是每一个品牌和CEO们的共同愿望!

但可怕的是:年轻人是善变且难以捉摸,你无法用年龄去定义“年轻”,90后、95后的标签也不能一概而全,唯一可明确得知的信号是,他们是当下和未来最具话语权和消费力的人群。

要抓住年轻人,品牌必须借助合适的社交平台,而在欧莱们看过来:In就是那个平台——In 坐拥 8900 万用户,其中90%都是年轻群体, In 通过图片、视频、直播、AR 等视觉化的表达方式成为这些年轻用户认知中时尚、潮流、创意和个性化的社交平台,因而得以成为年轻用户群体与品牌商之间的多媒体互动桥梁;

而且在品牌信息展示上,In一直主张以互动代替硬广的方式进行营销,通过打造一个品牌印象场景,让用户在场景中积极参与互动,借助贴纸、标签等创作视觉化内容并分享,主动接受品牌广告信息。

区别于传统的信息流广告,In app创新的 UGC center营销模式在精准投放、用户体验、多次传播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相比各大平台以刷单注水为核心的kol投放及并不能确定是否起到了效果的户外广告渠道,in反馈给品牌合作方的都是用户按照品牌所圈定的主题or标准,制作的图片信息,这都是真实且难以造假的用户互动内容,自然深受品牌商青睐;

以in与欧莱雅(中国)合作的“阿玛尼红管来袭”事件为例,双方联合制作了主题H5向消费者传达阿玛尼的“永远不会出错”的品牌精神+发起号召:邀请用户按照一定的规则制作混合用户个人形象+品牌信息的UGC素材,在活动7天的时间中有36.5万人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完成了4.7万张UGC贴纸的制作,并且全程引导消费者进行网店购买,而放眼整个中国的社交江湖,这样的UGC效果在其他平台是难以想象;

 

第二个价值点在于:稀缺的健康调性社交平台

众所周知,品牌在移动端投放,除了考虑到曝光之外,还会考虑合作平台的调性和用户属性,其中国际品牌尤甚!

因此,虽然国际品牌普遍财大气粗,但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其除开选择投放:爱奇艺,优酷等广场式的大众平台之外,他们一定想要选择调性匹配,又有一定的用户基量的社交平台其实是缺少选择的。

毕竟,无论快手,探探陌陌们的体量做到多大,阿玛尼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广告投放给这样的社交平台,那会损伤它的品牌价值。

品牌理念的传递绝不只是简单的曝光数字与互动次数,以一定的曝光量为前提,像欧莱雅这样爱惜羽毛的国际品牌在广告投放的考量上会更加看重曝光所处的环境,它会更喜欢把广告投放在用户年轻,内容健康,价值观良性的社交平台上,以确保品牌带给消费者是健康有益的联想。

在国内网络社交平台“约炮”之风盛行的大环境下,像In这样有调性且形象健康的社交平台是十分稀缺的,再加上其拥有的年轻化,女性化用户群体与国际顶级美妆、箱包服饰等品牌目标人群高度重合……所以很多国际大牌品牌商会将in放入它的广告必投组合之中。

借助8900万的用户优势及健康的平台形象,In已经和包括Michael Kors、欧莱雅、美宝莲、GIORGIO ARMANI、悦诗风吟、雅诗兰黛、唯品会、airbnb、RIO、羽西、银泰百货近100多个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合作,品牌涵盖从美妆到电商、食品、商城、金融等多个领域。

纵观in16年的发展历史,基于品牌付费的商业化是其发展主轴,正因为拿下了来自美妆服饰等领域的大量广告订单,才有了营收数字的突飞猛进,下一步,in的商业化历程,会基于顶尖品牌向更多的中高端品牌进行辐射扩散,从而在在订单量和客户量上取得质的突破,从而形成规模化盈利,释放更大的商业价值。

线上只是一个开始,全场景才是未来

3726万营收只是一个开始,为了更好的服务品牌商,In正在快步走向线下;

要知道,从品牌自身的逻辑来说,纯粹的互联网品牌是凤毛麟角的,大部分品牌都是兼有线上线下,且多以线下为主的,对线下商业场景的占据意味着更高的品牌营销价值;

在倪叔生活的杭州,于银泰,杭州大厦,印象城等地标性商厦的入口广场位置都能看到一座座红色的In图片打印机;

 

这些Red Box打印机,就是In来实行对线下商业场景布局的智能终端!

ln的Red Box,都是ln与流密集的城市地标型商场进行签约合作的,可以直接享受商场的核心人流资源,仅凭其位置&人流价值而言就不输给分众传媒的电梯广告;

而且Red Box制作精良,从功能角度出发:Red Box具备在商场内为某品牌,某柜台直接导流的能力——以in与欧莱雅的合作为例,通过线上in App的信息推送+线下打印机的承接,in可以通过Red Box引导用户前往商厦中的指定品牌以获取奖励,从而实现为店铺精准导流,而在此案例之中,Red Box曾为欧莱雅的品牌专柜提供24%的新增用户;

在商场内实现用户的精准引流,是大多数媒体无法做到,无法做好的事情,而in的Red Box做到了!

并且Red Box的智能不至于此,In曾在春节期间推出AR红包:消费者进入与In合作的商场后,只需要打开In app的AR相机,扫描天空,就能获得In、品牌商和商业中心派发的礼券和现金红包,进入指定品牌店铺扫描店员脸部或者自拍,更有机会出现财神红包。

 

这种极具科技感的节日营销方案,是远胜于商场往年的安排的——既从功能角度满足了商业中心:聚人气,发礼券,导人流的需求,又具备“高科技”的眼球效应,能帮助商场获取更多的媒体报道及外界关注,再搭配in可以通过线上资源为线下商场导流——难怪各地的商业中心纷纷趋之若鹜,纷纷参加,就一个春节的时间,in就在全国范围内一次性搞定了100家商场!

此一役,不光以极低的成本打响了In的知名度,也顺利将In和商业中心的合作共赢的模式跑通。

此后,In以线下智能终端大屏传媒redbox为载体展开了紧锣密鼓式的布局,以覆盖城市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娱乐等消费类生活场景为目标,目前已经覆盖了杭州80%、长沙90%、郑州50%、上海20%等四十多个城市中高端商场,包括银泰、步步高、K11、万达、凯德广场、龙湖天街、大悦城等众多全国性商业集团。

 

借助线上线下布局,In可以为品牌商提供精准到城市,到地段,到商圈的精准投放,配合线上曝光,线下导流的组合拳,完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In对于品牌商的价值又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In的商业化探索正在脱离“试水”阶段,趋向成熟,为未来更大量级的商业化合作客户打好了基础,为未来商业化探索上实现instagram式的成功提供了可能。

纵观互联网发展历史,16年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商业价值重归线下,阿里腾讯等巨头都迅速转攻线下,而In则正好在恰当的时机用轻巧的方式切入了线下,以极低的成本顺利占据了大量宝贵的线下流量入口资源,这对其未来的商业价值放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通过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拔升其整体对品牌商的服务能力,将为17年的In带来一个新的爆发增长点!

写在最后

在中国做社交是困难的,除非你有一个爸爸叫做BAT

因为做社交,用户体量,活跃都不是难题,难题在于盈利!

除开微信,今天活跃在一线的社交平台:陌陌探探豆瓣微博都面临过这个难题,都曾被媒体反复质疑过是否烧钱过快,是否永无盈利可能……

那个时候的逻辑就是:你有用户没有用,必须会赚钱;

但这些问题放到16年来看,就都不是事情了,游戏广告直播有的是变现方法可以选,决定估值的又回到“谁有用户谁牛逼”的逻辑上。

社交其实是个慢生意,往往需要时间,用李宗盛的话来说:你得等他熟。

往望in的发展历程,当in宣布启动商业化探索时,媒体多数持“负盈利下的商业化开局并不明朗”类的观点,而倘若对比in与Instagram的早期商业化发展路径,从“成长”轨迹上看,就会发现in其实正处在商业化蓬勃式发展的前夕。

早期Instagram被Facebook收购时,用户仅有3000万,且营收几乎为零,Facebook却为此砸了10亿美金。五年后的今天,Instagram用户量突破6亿,根据eMarketer的报告,Instagram在2016年营收达到了28.1亿美元,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到37.28亿美元,并且保持每年35%的平均增速。

以Instagram的案例来看,其一年的收入就远超当年的“卖身价”,图片社交平台是蕴含巨大得商业变现潜力的,只是需要在对的时间方能显现。

而值得让高兴的是:属于in的时间开始了!

它终于度过了漫长的生长期,一亮剑就是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用板上钉钉的高增长数据,对过往一切的质疑给予强力回应。

线上亿级用户体量,高度活跃,互动热烈,品牌买单;

线下局部模式领先,低成本,高覆盖,可直接引流到店,未来可期;

尤其新发布的3.0版本新增了: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和AR拍摄等多样功能,并加强分享深度,凸出内容属性。在新版本上线之后,用户活跃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必将为In下阶段的商业化贡献新的推力!

作为Instagram在国内相似度最高的App,在接下来的时间里,in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上演!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