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初心成就长青,平安福如何七年问鼎重疾险王座

文 |须佐

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沃伦巴菲特的名言,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而在大部分中国家庭的理财计划中,财富分配的合理性仍有待商榷。

当下,中国家庭总财富已超过50万亿,跃居全球第二,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显示,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在过去12个月中,中国财富的增长中逾75%来自非金融资产,而房产净值在中国家庭财富中的占比高达接近70%。随着1989年出生的最后一批80后迈入而立之年,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在经历了银行储蓄,房地产两个阶段后,又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是目前全球公认的科学、稳健的资产分配方式。这种方式,将家庭资产按比例划分为四个部分:现金账户、杠杆账户、保本账户和投资账户,也就是通俗所说的要花的钱、保命的钱、保本的钱和生钱的钱。

比较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在家庭资产的配比上,杠杆账户的比例与标准普尔象限所推荐的比例,仍有很大空间。这一部分资产的资金投向,优先考虑保障功能,包括了:养老险、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家庭财产险等。

事实上,保障型资产是家庭资产最重要的稳定杠杆。

知乎有一篇回答,赤裸裸的反映了一场大病拖垮一家人的现实。答主李雨桐一家外公外婆、两个舅舅,以及父母,都就职于东北某央企。自外公确诊鼻咽癌中晚期后,三个家庭迅速从小康滑落至贫困线。大舅为了多赚点钱,请调中东;负责后勤的母亲,奔走借钱;请长假带外公四处就医的小舅,因为经济压力,直到10年后债务还清才敢要孩子。两年后外公过世,三个家庭家底空空负债累累。而这只是因病致贫的冰山一角。

而在另一则案例中,来自浙江的王先生因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等原因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因昏迷多日,病情严重,辗转青田、温州、杭州等多家医院治疗,仅医疗费用就花费三十余万。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张女士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后经杭州某三甲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值壮年的夫妻,一年内双双罹患重疾,且店面无人经营,收入中断,家庭陷入财务危机。

幸运的是,王先生在发病2年前,前瞻性的为自己和妻子投保了平安福重疾险,经过审核,王先生获赔重疾保险金25万元,医疗保险金5万余元;妻子张女士获赔重疾保险金19万,医疗保险金2万余元。理赔款的给付,不仅为夫妻两的治疗雪中送炭,更避免了一个幸福家庭,因为疾病的不期而至坠入赤贫。

这两则案例,很好的诠释了保障型保险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地位,当家庭发生重大意外、重疾时,如何利用保险的杠杆效应,以低投入,获取更全面的保障,是资产稳健增长所不可或缺的基石。所幸,反思频发的因病致贫、因贫致死等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配置,也在中国家庭的财务管理中,受到日益增长的重视。

保险江湖群雄割据

重疾市场成白热化高地

在这一背景下,用户对重疾保障的需求出现井喷,使得其成为保险市场产品开发、营销和服务提升的高地。除传统保险公司外,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嗅到商机,参与到重疾市场的逐鹿。互联网保险公司所带来的互联网思维和成熟的信息技术,为保险场景的创造、新商业模式的开拓,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这是传统保险业此前所缺乏的。但是保险并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包含着复杂的专业知识,投保渠道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每一个投保人都是不同个案,代理人的桥梁作用,很难随着技术浪潮的翻涌而被淘汰。

因此传统保险业巨头背靠深厚的专业和财务优势,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下,其地位在保险行业中仍不可撼动。

老牌巨头和互联网保险新锐争夺日趋白热化,其市场格局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变化。以7月1日全新升级的平安福为例,升级后的平安福(2019)Ⅱ保险产品计划(以下简称“平安福19Ⅱ”)延续全面保障的产品定位,涵盖重疾、身故等多种责任,其中重疾病种拓展至150种,包含100种重大疾病和50种特定轻度重疾;保障更加灵活,可附加特疾专属保障,满足客户个性需求。这一平安旗下的保障型主力产品,自2013年起历经7年7次迭代升级,浓缩了老牌保险巨头平安人寿在多个领域的创新尝试,并始终作为重疾保障头牌占据市场销售前列。

一方面,说明了传统保险业巨头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能够以客户体验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再造和推出保险产品创新方案,其夯实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依然难以撼动;另一方面,分析平安福7年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不难看出,如何解决保障范围不足、防范复发风险、重疾险组合化复合化等用户痛点,仍然是重疾险产品迭代过程中的聚焦前沿。

7年问鼎验证产品迭代

从平安福长青看行业发展

以此次平安福全新升级为例,围绕客户最为关心的同类产品“保死不保病”问题,轻症责任由30种升级为50种。在原有的原位癌、早期肝硬化、较小面积烧伤、心脏瓣膜介入手术等较高发且会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轻症病种基础上,增加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轻微脑中风等客户高度关注的轻症病症。

同时,延续了2018版平安福症涨保额的服务,70周岁前每发生1次轻症,身故及重疾保障额度分别增加主险及重疾险基本保额的20%,最多可增加60%。针对恶性肿瘤易转移、易复发的特点,在满足保单约定的条件下,赔付最多可达3次,为治疗费用较高的恶性肿瘤提供了额外保障。

在保障灵活方面,平安福19Ⅱ更凭借特疾专属保障和长期意外伤害险的附加组合拳,成为市场同类产品的佼佼者。也就是说,用户还可以在平安福19Ⅱ的基础上,附加以上两类保险,不仅可覆盖19种心脑血管疾病和6种肝肾疾病,还能够应对意外身故、意外伤害等不确定风险,极大程度提升了重疾险保障的灵活性。

可以看出,平安福产品长青,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聚焦。销售的领先,并没有使平安福止步对市场反馈的消化和吸收。投保渠道、投保主体和保险场景的高速变化中,其不变的人本关怀,是其能够始终保持创新活力,主动升级优化产品结构的本源。拥抱用户的平安福,获得市场的青睐,连续7年问鼎重疾险王座,可谓水到渠成。

保险回归保障本源

平安福初心成就认可

在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行业发展趋势下,平安人寿积极拓展长期保障型市场,不断提升保障型产品占比。从平安人寿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1-5月,其主力长期保障储蓄型产品在个险新单保费中占比达39.3%,较2018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就平安福系列产品而言,自2013年上市以来,已销售近2000万件,累计送出理赔金近106亿元,有效回归了保险保障作用。

而此次平安福的升级,更通过组合险的创新形态,使得用户能够选择一个产品,一键下单,解决重疾险、寿险、意外险的三重选择困境。此外,被保险人还可参与平安健康险联合平安人寿推出的“平安RUN健康管理计划”,达成年目标,保障额度最高可增长10%,实现了“保险+健康管理”的复合需求跨界。这一系列创新并非保单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保险企业产品开发、技术达成、服务支持等综合实力,化繁为简的体现。在众花乱人眼的保险市场中,平安福服务端的加法,和产品端的减法,无疑代表了传统保险巨头在技术赋能下,转型升级、焕发活力的缩影。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重疾险、甚至是保障类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

初心成就认可,平安福自2013年起历经7年7次迭代升级,始终能够作为重疾险头牌占据市场销售前列,是市场对于其实力和努力的认可,更是其贯彻“保险姓保”理念的必然收获。

当下,颠覆性的环境、技术进步、变化中的社会和人口趋势、新的医疗和卫生问题,正带来新的风险格局,也催生出不断变化的保险业务需求。有调查显示,超过55%的客户愿意支付额外费用,以获得更好的风险预防服务,并准备探索新的保险模式,但只有26%的保险公司正在进行这种模式探索。我希望能在未来,看到越来越多的像平安福这样的保险产品,能够真正参与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其保障型资产的杠杆作用,成为中国家庭财富的护航者。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