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华为这次是给所有企业挡了子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ihahe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网络上的群情激愤实际上是把对老板和公司的不满借机发泄到了华为身上。

华为事件无非情理法三项。李洪元拿到的赔偿是其上司通过秘书给的,是违规,但情理上说得通,主管花钱消灾;于理却不合适,华为离职的有几个是2N的呢,给了李,对其他人来说是不是不公平;于法,导致冲突,华为员工举报,司法介入。

有人怀疑是不是前上司设计李,当然李也多了个心眼,带了录音笔,自证清白。但其前上司目前并没有起诉李要拿回这笔钱,那李拿的这笔钱是不是不合适呢?

这像一而再,再而三要钱的戏码。

1、只说华为是带偏节奏

李是受害者,华为同样也是受害者。华为每年离职入职的员工万数,像李这样小有把柄的也不奇怪。

一边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别人也会拿放大镜看你。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这固然不是强调要捂着耳朵眼睛过日子,讲的是要有同理心。不能别人有错要一棍子打死,自己有错装好人装无辜。

孔子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还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所谓圣人,果然令人叹服,几千年前就能说明白的事,现在还有人不明白。

比如李还要见任正非,还有一大篇的管理方法甚至要申请专利(这个好像申请不了)云云,这相当于有洁癖。任何组织肯定是有问题的,问题大小不同而已。就如同车里的小零件坏了,但不影响行驶,每次去修呢耽误时间,所以凑整或者是车子有一定问题了再去一块整修。而坐在车后面的乘客和开车的司机谁更了解车子的状况呢?

圣人心态在网络里表现出要求别人像机器一样精准,什么错都不能犯,对自己呢,十全万能,只有指责别人的份,没有自己的错。

而且网络上有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一说。这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也即,当圣人标准强压华为的时候,任何挺华为的声音都会被淹没,任何理性的分析都会扭曲为为虎作伥。还有大部分人的意见无法说出来从而让舆论一边倒。甚至上升要抵制华为。

有趣的是,在抵制各种“货”的时候,往往一群人跳出来抵制某国行为,但不拒绝其产品,要抵制的是“蠢货”而不是日货美货。没错,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圣人的剑开始拐弯了。

有句话说,人们买东西花的每一分钱,是对喜欢的这个世界投的票。直说就是花钱也是一种价值观输出,与自己价值观冲突的时候自然就要抵制。

如今,这群人连华为都要抵制了,但他们何尝不是当年把华为吹捧得不要不要的人?任正非早就有预防,说别过度消费爱国情绪,用不用华为手机与爱不爱国没直接联系。姜还是老的辣,吹捧不摔,重锤不坏,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2、弄不好,钱是刀

为何李的事闹这么大?关键抓住了一点:无罪。有人说,华为内部对于腐败问题(包括李洪元这种华为认为用非正当手段获取公司利益的行为)处理手段是非常凶悍并且不留情面的。

试想华为2018年收入达到7212亿人民币,相比之下整个长沙市2018年的公开预算收入才1544.95亿元,一个华为顶好几个长沙市;上海市2018年的公开预算收入也才7108.1亿元。完善的财物制度才会让华为高效运转。而且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对财务管理肯定异常敏感。

比如华为原消费者业务中国区销售主管滕鸿飞因受贿和涉嫌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腾鸿飞还曾受颁华为“蓝血十杰”荣誉称号。

众多企业对内部的腐败同样毫不留情。

滴滴出行通过其风控合规部微信公号“滴滴清风”发布公告,公布了2019上半年内部反腐败、反舞弊事件的相关情况。

公告显示,滴滴在2019年上半年查处30余起内部违规事件,有29人因严重违规被解聘,其中10人因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被移送司法机关。

今年8月1日上午,两名万达高管尹建武、金震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被朝阳警方带走。万达审计接到相关投诉,4月开始调查此案,共牵涉区域公司、集团公司20余人,集团高管个人非法所得金额高达千万,被公司定性为是一起恶劣的高管窝案。

这些案子怎么没被炒起来?主要是案发实锤了,而李的案子主要有转折。并且偷换了无罪等于无责的概念。

3、为什么华为不道歉

华为如何道歉?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道歉就否认了内部员工的做法,那么队伍还要带不带?从这个层面,李绝处于相对弱势,因为相比十几万员工的利益,孰轻孰重?其次,华为错了么?没看出来,只可能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规则化了,没那么温情。

曾经有人问曹德旺,说你捐了那么多钱为什么不拿捐的钱给工人涨工资,曹德旺回答说公平。也即捐款和涨工资是两码事,是最大限度维持公平。

他说他并不是不想给员工涨工资,而是怕涨工资扰乱行业的规则,毕竟同一行业的公司,不仅仅是福耀一家,如果因为他涨了工资,导致别的公司的员工,都想跳槽过来,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就是不好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涨工资容易,降工资难!

同样,维持最大程度的公平是组织要做的事,在针对具体的个人可能就显得不够人性化和温情。或许针对服务时间长的员工要辞退的话,做一个额外的基金进行补偿,的确会更人道。但目前没听闻华为有类似的制度。

同时我们注意到,李本身超过40岁,40+年龄的人失业后竞争力不强,或许这种现实也让李那么纠结钱的问题吧。

4、为什么观众会被身份带入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虚体自恋”。内心不自信的人,必须借助他人的喜欢和认可,来判断自己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被爱。一旦这种喜欢改变或失去了,内在价值感就会坍塌。

在这件事上,李的遭遇似乎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感同身受。

与强大的组织相比,个体处于绝对弱势。我想,多数人对于诉讼程序和律师并不了解,同时又亲身体会到公司老板(或者各种老板)刁难、克扣等事情,此事爆发,主要两个点:第一被刑拘;第二没道歉。其中李还有扮演公司好员工、想为公司谋发展的形象。

所以后来华为回应,这不是经济问题。但多数人估计无心听进去,并因此把对以前公司或者老板的不满全加权到了华为身上,此刻,华为在为天下的老板和公司挡子弹。

在这波舆情中,渲染李的弱者形象,其实是拉同情分,要籍此把大家网住。但事实是公司的赔偿已经结清,李要求额外的赔偿由主管支付,李的基本目的其实已经达成,双方爆发是李继续要求的年终奖似乎是没戏,李起诉,华为员工报警。

关于2N差额,这里面就有个问题,有人讲李不去仲裁是因为主管同意给。问题这个主管有什么权限能影响到华为的策略?而且是在李拿到N+1后?从管理的角度、财务制度都很难再补充赔偿。甚至,在李以前结束8年合同,拿过N+1赔偿再入职,如果不认同这个规则,其实那时可以选择离开,但大概率是找不到同等待遇的工作。所以在最后合同不续签之后,要求2N,薅点羊毛的心态不奇怪。

这是所有求职者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公司管理松的时候薅点羊毛,在管理紧的时候又怨声载道,只是这次李薅得有点大。

设想,同样作为公司的离职员工,李拿了2N(无论什么原因和手段),自己没拿,会不会觉得不公平。我们被带入了李被处罚的身份认同,如何却没有被带入因为李获得2N导致的不公平的身份认同?这一点,这次舆情拿捏是很巧妙的。

5、李的无罪不等于无错

所有人在讨论事件正确与否合法与否,忘了个人的感情因素。人不是机器,人是会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比如李洪元的上司在受到要挟之后,其上司没有愤懑之心不可能,继而因为审计的暴露出的资金问题,最后给李的钱是其个人承担的。当李洪元再度起诉华为要年终奖的时候,华为相关人员报案,随后这个事情闹大了。

这有点典型的:法律有利讲法律,规则有利讲规则,好处要两头占。

如果你是华为的管理者,怎么来处理这件事?满足舆情的所有要求不现实,诉诸法律是最好的办法。

华为欢迎李继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看起来有些过于冷酷刻薄,但可能是最好的方案,法律面前多说无益。华为关于此案的声明说此事非经济问题已经说得很明白,在经济上华为与李没瓜葛。

但李与其前主管还是有瓜葛的。这笔钱其实是其前主管的。那么为了这笔钱,甚至不管来源是谁就拿得心安理得也算厉害。

但李还去问了交个税的事,如果华为交了税,自然承认这笔钱是华为公司的,所以李很在意这个。最后情节有些复杂,我们无法讨论,但至少说明李对这笔钱也有些担心。

此事最后超越了李洪元的控制范围,其在随后的采访中甚至表示要听全国人民的。这个有点托大,全国人民关注点也不止是他这事,在某种程度上,他失去了251天的自由,但也得到了2N的赔偿差额和国家赔偿。那替他出钱的上司呢?

至于李持续举报的关于业绩造假问题,理论上,公司收入不会造假,但可能给代理商压货,导致订单和出货数量有差异。

李的部门在华为算个偏门,还是传统老式集成商的做法,如果要说是惯例,也属于潜规则。李洪元自2016年持续举报,估计也让团队不安,试想你的工作团队有个人要破坏现在的模式,但无法建立新的模式,你怕不怕?

这就是说吃了规则的红利又来砸锅,就会有矛盾。此句无关正误,只说影响。李要闹大,别人还要吃饭,他与团队的矛盾会大不大?从团队的角度,也不会留下李,除非李胜利了。

李在华为目前这个规则下,尽最大能力实现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有句话说利令智昏,或许就是那么一瞬间对利的渴求,成了双输的局面。其拘留还有国家通过纳税人的税款赔偿,华为的损失,谁能赔,或者谁又在乎呢?甚至那个出了30多万的主管,谁有关心了他的感受?

与担心司法相比,我更担心网络大潮,司法失误还有纠正的机会。但被网络大潮淹死的人,谁会为其负责,谁又会觉得自己有责任。

此文不站谁,只站理。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AI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