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嘀嗒出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文 | 王雨桐

滴滴顺风车的悲剧尚未过去,顺风车行业便再起波澜。

不过,这一次恶性事件的制造者,不再是滴滴,而是嘀嗒。

8月16日,一名女乘客因在乘坐嘀嗒网约车时修改目的地时与司机产生纠纷,竟被网约车司机持棍追打,一度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作为所属平台,正冲刺IPO的嘀嗒,也因此备受关注。

看起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司乘安全,嘀嗒为上市付出的诸多努力,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嘀嗒老二位置不稳

滴滴、嘀嗒,尽管二者名字如此接近,但业务能力差的却不是一星半点儿。

相比于滴滴在出行市场近乎垄断的强势,嘀嗒更像是一个“捡漏王”,靠着极为垂直的顺风车业务倒也从滴滴手中拿下了一块“蛋糕”。

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相关业务被迫下线整改,时间长达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嘀嗒迅速抢占地盘,一度坐稳了市场老二的位置。

滴滴落寞带给嘀嗒多大的业务量,招股书给了我们更确切的答案。

数据显示在2018年—2020年间,顺风车业务分别为嘀嗒贡献了7792万元、5.334亿元、7.056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为66.3%、91.9%、89.2%。

这让一旁的出租车业务略显尴尬,相信如果不是为了在上市之时讲一个更具长远性的发展规划,或许那出租车业务,嘀嗒也并不会考虑。

不过,曾经的嘀嗒笑得有多开心,在司乘安全上它就有多头疼。上述事件发生后,众人惊奇地发现,这并不是嘀嗒平台上发生的第一起司乘纠纷。

在有关平台上,关于嘀嗒的投诉高达七千余条,司机无故爽约、临时加价甚至言语侮辱乘客等现象时有发生。

而平台方的不作为,“有一个客服亲口告诉我,我的投诉不会有结果”、“他们问我为什么不选择乘滴滴”等等客服回复,也另消费者难以接受。

如果不是“当街持棍追打乘客”一事,影响过于恶劣,只怕嘀嗒仍然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行业合规者”美好幻想上,做着“共享出行第一股”的美梦,不可自拔。

写在招股书中的“无法保证日后不会发生与顺风车服务有关的犯罪事件,如若发生,顺风车市场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而嘀嗒出行也会产生重大经营和合规成本,甚至需要调整或者暂停该业务”,也更像是“我现在就这样了,出了问题再说吧”。

监管问题无解

究其原因,对行业、对用户缺乏敬畏之心,是嘀嗒最大的问题。

在那场悲剧事件中,滴滴的强势,让它吸引了不少火力。反而也存在司机骚扰女乘客、暴力砍伤乘客事件,并自诩“出行+社交”引领者的嘀嗒,却因为体量不够,而并未被大众过多关注,仅仅牺牲了一个结伴频道。

与其他平台的轰轰烈烈、大改彻改相比,嘀嗒更像是生活在另一个次元,诸多行为硬是让自己成为了行业中最独特的一抹存在。

躲过一劫的嘀嗒,并没有选择“闷声发大财”,反而做起了补贴,开始收割用户。

第二年,它更是摘下“出租车专家”的帽子,高举“合规”大旗,气势汹汹的做起了顺风车生意。

但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什么时候,合规与否,可以由企业自行定义了?

许是掉进了钱眼里,急于展示顺风车业务造血能力已经足够的嘀嗒,自行安排的事情何止这一件。

2020年12月7日,终于引来了监管注意的嘀嗒,获得了来自官方列出的多项“罪证”,其中之一便是超范围经营:产品中的“附近订单”功能,假借顺风车之名,行网约车业务之事,已经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非法从事网约车业务,甚至开展长途城际服务。

行业中备受重视的用户隐私问题,在嘀嗒上似乎并不重要,用户头像显示性别依然存在。约谈后的整改,也更像是滴滴在18年时候的杰作。

随着嘀嗒递交招股书,降低安全成本,成为嘀嗒如此行事下最为合理的解释:嘀嗒,没钱了。

所谓IPO,更像是一种圈钱手段,来为自己补贴用户,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增添一份筹码。

只是,资本市场远没有这么简单。

已上市成功的滴滴,它的种种经历,或许已经表明了嘀嗒最后的结果。

结语:

尼采曾说过“当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当嘀嗒在行业集体整改之时,选择抢占市场份额,那么它就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如今,恶果已来,尽管嘀嗒的上市之路看似还在继续,但在重重监管与用户信任度逐渐下降之时,嘀嗒的IPO更像是一场笑话。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