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当小红书关掉滤镜

文 | 王雨桐

素以“精致”闻名的小红书,似乎要回归真实了。

近日,“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小红书种草笔记代发4元一篇”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事件发生后,小红书火速致歉,宣布将尝试景区评分榜、踩雷榜,以及与其他平台一起,共同对抗黑产行为。

但接二连三的负面热搜,直指小红书引以为傲甚至为立足之本的内容生态,小红书看似诚恳的回应,似乎并不能让用户买单。

小红书“真实”已失

用户是在为滤镜风景图而生气吗?

是,也不是。

用户的情绪,更多的是苦小红书虚假内容与人设久矣的累积。只是十一出游,让滤镜风景图成为这种情绪的突破口。

作为一款内容社区,“真实”分享让小红书完成了早期的用户积累,乃至资本积累。它经由旅游、美妆、穿搭等版块奠定的庞大女性用户基础,一度为淘宝、京东眼热。淘宝后期内置的“逛逛”版块、京东首页的“逛”,都与小红书别无二致。

高光时刻,小红书甚至比肩“双微一抖”,与哔哩哔哩同为品牌宣发新选择,一度肩负着实现内容变现的崇高使命。

然而,不过两年时间,商业广告与种草内容的交叉性,让小红书曾经引以为傲的“真实”内容被虚假精致所替代。不管内容是否实用,头图首先要精致、标题也要足够吸引人,这又被认为是掌握了小红书的“流量密码”。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热门的美食制作、美妆分享内容之后,总会有大大小小不尽相同的内容;某品牌的美妆产品,总会有大、中、小博主用打光、修图,展示它的“美”;美食,也是类似的操作。

如果说,小红书不必要对滤镜风景道歉,是因为平台无需对审美偏差、设备与技术不足负责,那么美妆、美食、爱用好物呢,谁又能对被滤镜图欺骗的消费者负责?

更有甚者,屡屡被打击的炫富人设后,又随着对流量的追随,变成了所谓的“佛缘”、“病媛”、“离媛”,她们画着精致的妆容、展示着姣好的身材、说着流量密码,一边获取他人的同情,一边趁机带货赚的盆满钵满?

黑产行业或为平台纵容

无论是虚假人设、虚假内容,还是屡禁不止的代写、代发等黑产行为,背后折射的都是小红书难解的商业化。

“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貌美如花”,被认为是小红书最理想化的商业模式。

但现实却是,作为一款产品,小红书是成功的,作为一个企业,“小红书种草,淘宝、京东、拼多多购物”的行为,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它:缺乏电商基因,难以形成生态闭环。

小红书不是没有尝试过自建电商,可无论是跨境电商、自有品牌,还是直播带货,哪怕有“李佳琦的小助手”付鹏助阵,小红书最终还是兴致勃勃的参与、黯然收场。

品牌营销,始终是小红书商业化的大头。在这样的商业逻辑下,小红书平台上屡禁不止的黑产行为,似乎也就有了理由。

何况,种草行为与广告之间,本就没有明显界限,小红书虽有心打击,但只要“种草”在平台上存在一天,黑产就始终存在。

如何在不伤害品牌方、不伤害自己商业化逻辑的前提下,杜绝黑产,在小红书这里,似乎是一个悖论。

平坦不了的上市路

“踩坑榜”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是小红书为安抚用户所采取的尝试。

在登上热搜前,小红书曾被曝正在为上市做努力。尽管小红书随后便否认了此事,但随着哔哩哔哩与知乎上市成功,同为内容平台的它,不上市一番似乎也对不起资本的青睐?

小红书或许意识到了,如果在商业化还没彻底捋顺前,就出现了大V出走、平台用户流失的情况,那么它将彻底失去在资本面前讲述一个可持续发展故事的可能性。安抚用户,留住用户,就显得格外重要。

只是,用户会如小红书所想的那样,被安抚住吗?

“怀利他之心创作,用生活寻找共鸣,是平台为小红书创作者找到的最准确的定义,也代表了平台所鼓励的方向”,小红书社区负责人柯南曾表示。

在2019年的小红书创作者开放日上,柯南在演讲中肯定了“真实”对平台的意义。她说:“小红书的创作者,都是在用生活创作内容,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去刻意表演什么,你只要足够热爱生活,然后真实地展现它就够了。”

但不过两年时间,面对广告与真实内容分享之间的冲突时,柯南却改口称,“作为一个真正给用户带来消费决策的平台,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大公约数是什么,真正相信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真诚。”

可从用户频频吐槽、黑猫头上等平台上频频上榜,丢失了“真实”的小红书,也并没有做到所谓的“真诚”。

这样一来,上市,或许已经不是小红书想不想的问题。

而是,它,还能不能?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