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雅居乐牵手威马汽车,醉公之意压根就不在“造车”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地产圈的日子不好过已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各家房企都搞起了副业,寻求“曲线救国”。房企跨界新能源汽车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追求新能源这个风口上,房企们似乎有着统一的青睐。有的直接上场自己造车,例如宝能、恒大。有的间接搭上新能源的风,例如万达和前不久入股威马汽车的雅居乐。

12月初,威马汽车宣布,获得1.52亿美元的D2轮融资,雅居乐领投1.4亿美元。房地产企业跨界造车的案例并不罕见,但像雅居乐这样“直截了当”入股的却是头一份。更有意思的是,雅居乐此次入股新能源,还做了一笔“置换”的生意。

根据雅居乐披露的公告显示,威马汽车的这笔投资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雅居乐以现金代价1.4亿美元,认购威马汽车发行股份。其二,雅居乐以所持有的力世纪股份,通过交换股份的方式,置换威马汽车8699.69万股。两笔交易完成后,雅居乐将合计持有威马汽车股本约4.58%的权益,而其在力世纪的持股则随之被清空。

0wEaYe37s5u

从表面上看,雅居乐用力世纪7.94亿股、9.95%的股本权益,只换了威马汽车8699.69万股、1.45%的持股,似乎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实则不然,相比之下,雅居乐投资威马或许比抓着力世纪股本要保险的多。毕竟主营珠宝钟表的力世纪,靠着收购日本电动汽车公司GLM转型新能源,至今也未能向市场拿出一款自己的产品。相比之下,已经上路的威马至少还有保底的交付数据。

但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资金如此紧张的大背景下,雅居乐逆势“撒钱”,能否摆脱房企造车的“魔咒”?能否“赌出”一个明天,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雅居乐醉公之意或不在车

雅居乐当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在地产主业上的压力依旧高企。今年上半年,雅居乐营收3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但净利润同比仅增长2.1%,毛利润更是同比下滑5.8%,“增收不增利”的特点明显。

此外,雅居乐虽已成功跻身绿档房企之列,但“永续债之王”的头衔,让其绿档房企的真实成色备受质疑。截至2020年底,雅居乐永续债规模达到136亿元,种种融资动作也表明了其债务压力不可小视。近一年内,雅居乐先后展开了包括出让地产项目股权、定期贷款、配股等多种方式在内的融资行动。

0wEaYfuvESF

而从2017年起,“不务正业”就已经成了雅居乐的关键词,除了主业房地产外,雅居乐还布局了环保、教育、建设、资本投资等多个板块。但从财报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底,雅居乐多元化业务的营业仅占当期整体收入的13.3%,仍未成气候。

这么一个爱搞“副业”的房企,跨界新能源汽车并不意外。事实上,雅居乐对新能源汽车垂涎已久。早在两年前,雅居乐就斥资2亿港元,认购力世纪合共4亿股新股份。此后两年间,雅居乐曾多次追加对力世纪的投资,持股也增加至9.95%。

然而初次试水新能源的雅居乐并没有尝到甜头。力世纪近年来不仅面临连续亏损,在新能源赛道上也无所作为。显然,至今未有任何收获的雅居乐已经“放弃”力世纪,转而押注威马。

不过,雅居乐此次入股威马,与宝能、恒大造车的目的显得截然不同,雅居乐更像是为了“投资与套现”。雅居乐曾表示,入股新能源企业目前仅为一项财务投资。此次雅居乐仅以1.4亿美元的代价就获得了威马汽车4.42%股权,相当于在原定的收购价上打了七折,对于雅居乐而言实属划算。

此外,雅居乐只是作为威马汽车的财务投资者,资金投入一次性到位,不存在为了造车而产生持续的资金流出。倘若威马汽车真能如愿登录资本市场,作为投资人来说,雅居乐自然收益丰富。倘若威马汽车以失败告终,雅居乐的损失也相当有限。

主业承压之下,雅居乐还能腾出巨额资金来搞造车“副业”,可见其渴望投资回报的急切之心。即便威马汽车在造车新势力成功突围,仅作为投资者的雅居乐也并不能在新能源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更何况新能源汽车赛道本身就足够拥挤,加之目前全行业都处于持续烧钱模式,这里面的风险仍不可低估。雅居乐一直追求的多元化业务,要真正实现为主业分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威马汽车究竟成色几何?

这场结盟的另一个主角威马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没那么乐观。2015年就成立的威马汽车,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早于“蔚小理”,但在市场上的表现却始终不尽人意。威马首款量产车EX5于2018年才正式下线交付。此后,威马又推出了EX6、W6,三款车型均主打25万以内的SUV市场。

从销量数据来看,今年前1至10月,威马汽车累计销售39095辆。这个成绩也说不上太差,但同一时期,蔚来销量为80940辆,理想为76404辆,小鹏为66542辆。显而易见,在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威马汽车与“蔚小理”还有着明显的差距。威马汽车目前虽挤进了国产新能源第二梯队,但他在面对已经追赶上来的哪吒、零跑等品牌,市场优势也不太明显。

0wEaYgNN1mK

虽然在产品力和品牌力上并无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但威马汽车在融资方面倒是能在国产新能源领域堪称第一。截止目前,威马汽车共计完成了12轮融资,融资总额已达到3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不乏产业型投资方、互联网巨头、顶级VC/PE创投基金等境内外投资者,其目前最大的机构股东是百度。

如今的威马汽车似乎是子弹最充足的新造车玩家,但从经营情况来看,威马汽车这些年烧掉的钱也真不少。从多方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威马汽车亏损高达54.8亿。而在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时间里,威马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17.02亿、24.47亿和35.98亿,四年累计亏损超130亿元。

即便手握350亿巨资,可能也经不起威马这样持续亏损的烧下去,也因此这些年来威马一直在谋求上市,毕竟登陆资本市场是新能源车企造血续命的重要一步。去年9月威马正式提交A股科创板IPO申请,但在今年4月,便传出威马暂缓科创板IPO进程的消息。此后传出威马在为境外上市做准备,但始终没有下文。

在科创板上市未果、赴美上市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市场猜测,威马汽车的目标将会转向港股市场。威马的上市进程看起来颇为波折,何时能实现仍存变数。

0wEaYglQEcL

迟迟未能IPO且连续亏损的状态下,威马想实现每年布局一款新车的理想显得力不从心。目前威马旗下在售的车型都是基于威马第一代平台开发投产,“第二代整车平台产品”以及未来的明星产品M7等要想起飞,势必还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持。

由此可见,威马和雅居乐,一个缺钱、一个想赚快钱,两者的联合很难看到他们的未来。雅居乐或许看上的并不是威马的造车能力,而是其潜在的上市变现价值。而威马需要的也不是雅居乐的长期陪伴,雅居乐也只是其融资路的筹码罢了。

房企跨界新能源的下场如此惨淡

在国内新能源造车浪潮中,房地产商与造车企业的“牵手”并不罕见,但是能带来美好前景的似乎仍未出现。

2017年,宝能集团带着宏达的“造车梦”拿下观致汽车,先后在造车领域投入了超过2000亿元。但2019年,观致汽车仅卖出去了2.22万辆,2020年累计销量甚至不到1.4万台。造车投出去的钱还不见踪迹,自今年下半年开始宝能集团旗下的理财产品出现了大范围的违约,宝能集团又陷入了严重的资金链危机。造车梦还来不及实现的宝能,当下正在为如何活下去焦虑。

同样焦虑的还有恒大集团。在房地产主业爆雷之后,曾经“最能卖房子”的恒大集团豪言要在10年内实现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恒大汽车更是一口气发布了多款车型,但始终被质疑只是模型。现如今,恒驰汽车何时面试仍是未知,恒大又深陷债务泥潭,转型之路前途未卜。

0wEaYh4R9UK

涉足新能源汽车的房企还不止于此。2017年,华夏幸福董事长出资3.3亿元成为合众新能源董事长,华夏幸福实际上也成为合众新能源最大股东。而正当王文学孵化的新能源汽车“哪吒”要横空出世的时候,华夏幸福的主业房地产销售不佳陷入资金危局,王文学只能将合众新能源法人之位拱手相让,轰轰烈烈的“造车梦”就此破灭。

同样看上新能源的还有万通地产,不过万通没有直接造车,而是从造动力电池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过,在经历了5个月的筹划后,还是主动退出了。在官方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其实是这笔近32亿元的收购,几乎占了万通当年的全部营收。“清醒”后的万通最终及时止损选择退出。

此外,绿地、大名城、富力地产等多家房企都曾企图踏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自己的第二曲线增长。但事实证明,造车远不及盖楼简单,长期无底洞的资金投入、漫长无期限的市场回报,给习惯了赚快钱的地产公司当头一棒。雅居乐有望打破市场的魔咒成为房企跨界新能源的成功案例吗?结合同行的实践结果来看,希望非常渺茫。

结语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房地产和新能源汽车原本毫无关联,为何这么多房企趋之若鹜的涉足新能源产业?在此背后并非“匠人之心”,更多的是资本和利益的诱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虽然美好,但也并非人人都能享受红利,房企面临的问题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去解决。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