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男大不当婚,女大不当嫁,年轻人如何被单身?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毎到春节,晓琳既很想回家,又怕回家,她很想见到离别已久的父母,又怕父母催问自己的婚事,以前一回到家,妈妈就会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上一连串的问题,“有中意的了吗?”、“你的同学都结婚了,孩子也有了,你还在磨蹭什么呢?”、“再不抓紧时间,以后年龄越大,越不好找对象,别挑来挑去,最后只有别人挑剩下的了!”。

春节7天假期,家里人为她安排了5场相亲,为此,晓琳和家里人也没少发生争论,本来想开开心心和父母一起过个节,有时候就因为催婚这个话题而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对于婚恋问题的想法,晓琳认为找另一半还是得仔细,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是越来越佛系,缘份天注定,遇不到就先单着吧,晓琳现在面对着的情况也只是众多未婚年轻人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0xfE13KTQNw

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年轻人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追求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的单身人口高达2.6亿,是英法德三国人口的总和,比上一年增加了2000万人,同比增长了8.3%,按照这个比例来推测,目前的单身人口已是越来越接近3亿人大关。

与之相应的是,国内的结婚登记对数从2013年的1300多万对,下降到2020年的813万对,去年前3季度的结婚登记对数为588.6万对,从这个数据来看,如果不出意外,去年全年的结婚登记对数仍然是在继续下降,只是说降幅有所收窄而已。

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年轻人的婚恋意愿也越低,这似乎是一个全球发达国家都面临着的共性问题,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徘徊在婚姻殿堂之外,这种现象会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于见专栏」认为,我国当前的年轻人婚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婚率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及经济差别,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结婚意愿和结婚率就越低,有调查数据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选择不结婚的比例占14.4%,比例是小城市青年的一倍。

相对按步就班的婚姻生活,不少人会觉得单身更自由自在,可以去追寻更多姿多彩的理想生活状态,对他们而言,还有的人觉得恋爱会影响未来的人生规划,因此不想被一段未知的旅程所束缚,对他们而言,结婚已经不再是人生的一道必选项,而是一道选答题。

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婚姻观念亦在同步地发生着变化,如有的人崇尚单身主义,有的人对另一半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在开始正式交往前,她们更关注的是对方的学历、户口、经济情况等硬性指标。

去年热播的由金星主持的相亲节目《你好,另一半》,其中有的嘉宾所表达出来的想法与要求,就让人们对门当户对这个概念有了更为现实的深刻理解,物质基础成为了年轻人婚恋道路上不小的阻力。

加之当前的年轻人更重视生活的品质及婚姻的质量,简单来说就是,她们既要求物质基础,也要求三观契合,在没有遇到心动的另一半时,多数人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宁愿选择等待而不是将就凑合。

三是各种外部条件与环境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待婚姻的最终选择,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带来的闲暇时间较少,因为社交范围与交友空间偏窄,不能交往到理想中的婚恋对象,由于房、车等各种婚恋成本与花销是逐年水涨船高,使很多年轻人被迫晚婚或一直单身等等。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在北京青年中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有恋爱对象而未婚的青年中,双方均无房产的比例为64.62%,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选择“生育养育孩子成本太高”的占56.2%,位列第二位,选择“结婚经济成本太高”的占46%。

四是由于长期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社会上积累了大量的男性单身人口,在人口学上称之为"婚姻挤压",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性别构成来看,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比例为104.88(以女性为100),这说明受外表、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有部分人在婚恋社交方面处于一个相对弱势和边缘化的地位。

相比年轻人对待婚恋问题的洒脱与无奈,最急的人还是那些时常牵挂着孩子的父母们,从平常的碎碎念、花式催婚到脱单最后通牒,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婚姻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与碰撞。

今年春节前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近六成的未婚受访者表示对待婚恋问题“随缘不强求”,有近半数的单身受访者迫切想脱单,而父母亲友频繁催婚是“单身压力”的重要来源。

处于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中的社会潮流与价值观念,给年轻人带来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与追求,从外在的颜值、经济实力到性格及内心的契合度,都是年轻人重视而不将就的择偶标准,当然凡此种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婚恋的成本以及牵手成功的难度。

0xfE13krIhC

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婚恋问题还需对症下药

钱钟书先生曾写道,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这句话曾被广为流传与引用,然而7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似乎变成了城外的人一部分拼命想冲进来,一部分人在纠结要不要冲进来,还有一部分人喜欢自由自在的田原生活,根本就不想冲进来。

在城外的人多了,在城内的人少了,如果时间一长,那么又会凸显出另一个引发社会严肃关注的焦点问题,即如何确保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一方面已经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现在新生儿的出生率仍在逐年走低,两方面因素叠加起来的结果就是,劳动力人口在逐渐减少,未来人们的经济及社会负担会逐渐加重。

如果像这样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未来用不了多久,也许就将会引发一连串的、棘手的社会及经济问题,因此婚恋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它和二孩、三孩生育政策一道,都是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关键支撑。

作为未来几年适婚群体的主力军,90后、00后和Z世代一族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世界婚姻数据预测显示,到2030年我国20至29岁处于婚姻状态的人群比率为69.2%,将比2013年下降8个百分点。

因此在当前个人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的前提之下,如何帮助面临各种经济压力及生活压力的年轻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并感受到和谐温馨的家庭之乐,这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并长期探索的时代课题。

在选择婚姻之前,首先是需要教育和引导年轻人树立适合于自身及社会主流认知的婚恋观和价值观,中青校媒曾面向全国千余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程。

早在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亲密关系与自我成长”课程,就获得了学生们的追捧,此后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等院校也开设了与婚恋爱情相关的课程,同样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

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4年的“婚恋 职场 人格”和“爱情心理学”两门课程,选课人数超过了百万人次,“婚恋 职场 人格”还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大学MOOC组织评选的“我最喜欢的MOOC”TOP3,婚恋课程的火爆说明在年轻人中存在着普遍的婚恋迷茫与焦虑。

有些人怀疑而不愿恋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青年选择“不相信婚姻”的占30.5%,其中女性占73.4%,这说明女性“恐婚”者比男性更多,而她们对婚恋的负面看法则往往来自于对身边人婚恋经历的所见所闻。

更多的人则是不知如何开启适合自己的恋爱之旅,因此婚恋课程正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纠正年轻人对婚姻的负面认知和预期偏差,缓解他们对于婚姻的焦虑甚至是恐惧。

当然,婚恋教育仅靠大学教育仍然是不够的,未来可以建立起涵盖从初中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各阶段的、由浅入深的婚恋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在青年人参加工作后,妇联、社区、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可以邀请婚恋专家开设青年婚恋课堂与知识辅导,普及正确的两性关系知识,用系统性的教育来消除非理性的、片面的错误观念,帮助年轻人形成科学的婚姻价值观。

抓住婚恋问题的痛点,让年轻人不再为爱徘徊

当前年轻人中有不少是"被单身",高强度的工作、紧张的学习、快节奏的生活消耗了年轻人的精力与时间,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着各种主观或客观的不利因素,如社交圈狭窄、不善言辞等等,所以他们中不少人还缺乏投入到恋爱和结婚当中去的准备与耐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选择“觉得自己没时间没精力结婚”的占34.5%,同时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选择“找到合适的人很难”的青年占60.8%,位列第一位。

没时间加上成功率低,让很多年轻人无奈选择了随遇而安的佛系婚恋态度,因此一方面如何打破婚恋社交的困境,帮助年轻人更快更好地寻觅良缘,这也是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另一方面庞大的单身群体数量也为国内的婚恋交友行业奠定了市场及经济基础,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线上相亲这种方式成为了年轻人婚恋交友的主要途径。

去年9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4.9%的受访者使用过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寻觅良缘,随着单身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国内线上婚恋交友市场呈现出了整体平稳增长的趋势。

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了72亿元,同比增长了11.6%,预计今年仍将基本保持去年的增速,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用户规模也呈现出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去年12月用户规模突破了3000万人,由此可见,未来线上与线下婚恋交友市场都有着较大的现实消费需求与成长空间。

「于见专栏」认为,当前的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在牵线搭桥方面仍不够给力,其最大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个人信息审核机制形同虚设,无论是普通会员、付费会员,还是线上或线下会员,平台既缺乏相应的核实手段也没有去严肃审核个人资料的真实性,资料是否属实全凭提交者个人自觉,有人就利用这一漏洞,通过虚假或伪造的信息进行诈骗,这给用户的情感、财产甚至是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和隐患。

二是付费服务与实际效果不成比例,平台上的收费项目很多,从查看对方资料到互动交流都要收费,如果要成为线上平台的会员需要支付一年100元至700元不等的费用,并且网站已成为了平台引流的工具,江苏省消保委的数据显示,在平台注册成功后,有65%的用户收到过平台的推销电话和短信,有51.2%的用户被推荐到线下门店。

线下门店会以更有保障和有更高的牵手成功率为卖点,吸引用户支付更多的费用,实体门店收取的费用在1.5万元以内的占36.3%,1.5万至3万元的占24.2%,用户付了费却不一定能得到期望的效果与服务,除了没有尽到审核及提醒注意义务以外,这些平台大多退款较慢甚至是充值不退款,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会员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

有鉴于此,除了相关部门要完善法规制度和加强市场监管,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引导婚介服务和婚恋交友平台逐步走向规范化服务以外,我们还可以发挥群众团体的资源及组织优势,整合民政、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平台与数据资源,建立起真实诚信的、面向大众的婚恋交友公益性信息数据平台。

这个平台应具备信息收集与核实能力,能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为年轻人提供免费的自动匹配、在线交流等服务,并且线上交流的形式还可以更加多元化,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为了能够更直观地相互了解和更方便交流,有56.4%的用户更加喜欢“视频直播”的产品形式,其次有43.9%用户会选择“语音+文字”,还有39.2%用户偏好“短视频”。

除了用户之间的C2C形式以外,单位部门和社会团体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定期发布区域性的相亲交友活动及适合年轻人参与的各种社交活动,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推出具有本地特色、可信度高的公益婚恋服务机构或品牌,以便于能为年轻人提供更精准、更细化的专业婚恋服务。

0xfE143PnRp

结语

如今的我们正处于一个追求生活品质与婚恋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已由单纯的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升级为了对颜值、物质、浪漫、合拍等现实因素的复杂叠加。

这其中既有传统的思维考虑,亦有现实的生活考量,并且婚恋对于一部分年轻人而言,已不再是人生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为此他们学会了佛系与等待,不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

同时针对当前年轻人所遇到的各种婚恋困惑和忧虑,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引起高度地重视,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年轻人找到“痛点”,用善加引导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婚恋难题,这也许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着的当务之急。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