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涉嫌暴力催收背后,微众银行“光环”不再?

文丨新熔财经

作者|kinki

近日,蚂蚁和财付通吃下了巨额行政处罚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热议,两者分别被罚约70亿元和30亿元,相当于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里投下了一个百亿炸弹。

它们被罚的原因均与支付机构的基本制度和规范管理有关,以财付通为例,据央行公布的处罚决定显示,其在机构管理、商户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除了财付通之外,“腾讯系”旗下的微众银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一直备受诟病,比如涉嫌泄露用户隐私、暴力催收、擅自查询客户征信等。

过去因为互联网红利而快速崛起的微众银行,如今在庞大的流量面前似乎开始“失去自我”,一边是业绩增长的压力,一边则是资产质量的问题,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不翻船”呢?

01 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暴力催收”背后的暴利灰产链

据微众银行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在去年共收到25712条投诉建议,主要集中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和汽车贷款业务方面。

同时,据深圳银保监局公布的2022年深圳银行业投诉数据显示,在去年下半年涉贷款业务的投诉中,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在所有投诉中占了“半壁江山”,由此可见,贷款投诉确实是微众银行的“重灾区”。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微众银行的总投诉数量达14873条,用户投诉内容涉及暴力催收、泄露隐私、私自扣款、擅查征信等方面。

比如这条发生在今年6月的投诉,用户投诉微众银行未经用户本人同意曝光了其通讯录,并将其借款一事泄露给他人,导致该用户因被催收而失去工作。也有用户投诉自己被第三方催收公司恐吓,且一直接到骚扰电话,严重影响了个人生活工作。

除了贷后管理的问题之外,也有多位用户投诉微众银行私自从自己未绑定的银行卡中扣款;也有用户表示,自己并未与微众银行有贷款往来,银行却私自以贷款审批为由查询其征信记录,这一操作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个人征信。

当然,以上投诉内容并没有得到微众银行的回应,单凭用户的一面之辞,也很难判断银行到底有没有存在违规操作。

而且,就以暴力催收这一投诉为例,通常金融机构的催收都是由第三方催收公司来执行的,第三方公司在催收过程中是否存在恐吓、暴力等行为,原则上与金融机构并无直接关系。

这也是“催收”这一灰色产业链存在的原因。大部分的个人贷款都属于信用类贷款,客户逾期未还就会提前终止分期,逾期之后相应的债务就会转入贷后,而这时候通常就会由第三方催收来介入。

第三方催收公司的盈利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买债模式,即购买债务之后再进行债务的催收,获取差价。另一种是提成模式,债务逾期30天就可以开始催收,一般逾期时间越长,催回率越低,则佣金会越高。

以在今年5月停业的国内催收龙头“湖南永雄”为例,据澎湃新闻报道,其内部员工曾透露公司催收的佣金基本在3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45%。这一数据与“湖南永雄”在2019年提交的招股书数据基本吻合,彼时公司的有效佣金率为35.3%。

如此简单粗暴的合作模式,使不少催收公司愿意“剑走偏锋”。曾有业内人士表示,佣金高达40%的催收基本就是烂账,但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总有不怕事的催收人员愿意接单,能收回来的账就是纯利润,催收起来自然卖力。

不过,涉嫌暴力催收的其实也不只微众银行,在黑猫投诉上搜索“暴力催收”,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也有出现在用户的投诉栏上。

因此,催收行业也一直是金融行业管理的重点。早在2020年银保监会就曾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与有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合作。

上文提到的催收巨头“湖南永雄”之所以在今年彻底关闭,或许也是因为管理层想要将催收行业的恶疾公之于众,展示其整治行业的决心。

02 不良贷款催生“暴力催收”

从政策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对“暴力催收”的整治确实很有必要,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讨债方式却并非只有暴力一种。

不过,回归到根源问题,催收行业的出现是因为银行有逾期贷款,虽然银行无法保证“零逾期”,但却可以通过提高贷款质量来降低不良率,而不是一味只求贷款规模,最终只能让催收人员来收尾。

因此,在银行发展贷款业务的过程中,到底是要业绩规模还是要资产质量,这是必须取舍的问题,这一矛盾也出现在微众银行身上。

数据显示,2022年微众银行的营收为353.64亿元,净利润89.37亿元,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规模,都稳居19家商业银行之首,其净利润规模已经相当于是其余18家民营银行净利润的总和。

图源:微众银行2022年财报

但在业绩狂飙的同时,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增长得有些快。从2017-2022年,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64%、0.51%、1.24%、1.2%、1.2%和1.47%,可见其资产质量已经在走下坡路。

除此以外,去年微众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413.99%,有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最低监管要求通常是在120%-150%,而微众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比标准高出一倍多,可能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不良激增的情况,可见微众银行对其资产质量的下降并非毫无感知的。

对此,微众银行表示是因为去年全国疫情反复,整体经济下行影响到各行业的资产质量。从宏观来看,这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但除此之外,微众银行的优质客群已经开始“被掏空”,也可能是影响不良率的另外一个原因。

一方面,微众银行的规模虽然仍在持续增长,但其客群规模的增速却跟不上,去年其客群规模为3.6亿,同比增速为12.5%,跟营收规模的增速相比却是少了一大截。

当初,背靠微信这个有十亿用户的强大“流量池”,微众银行不仅有庞大的存量客户,还能从中筛选优质客户,比如用户必须在微信分和个人资质都达到准入门槛后,才有机会收到微粒贷开通邀请。

但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互金市场的渗透率不断增加,存量客群特别是优质客群总有被“吃空”的一天,微众银行依靠用户规模来推动业绩的时代将会过去。

另一方面,一旦微众银行的规模效应开始减退,其规模增速必定会放缓,想要保持利润规模,银行就要想办法提高净息差,但这可能会让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通常来说,银行的盈利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贷款等业务获得利息收入,减去揽储等业务带来的利息支出,中间的净息差就是银行的收益。从微众银行去年的数据来看,其利息收入增加了27.43%,但是利息支出只增加1.46%,净息空间进一步扩大,说明微众银行的发展动力已经开始从规模驱动转向息差驱动。

但净息差也是有上限的,举个例子,微众银行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贷款利率,特别是在当前优质客群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的情况下,各个商业银行都在拼命降低利率以刺激个人消费贷。

据央视财经报道,大部分银行去年的消费贷利率普遍在5%-8%,而今年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利率最低已降至4%以下,用户自然也更倾向选择国有银行或者大型商业银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剩下给微众银行的客户,可能都是潜在风险比较大,传统银行不愿意做的劣质客户,这也将增加银行资产管理的难度。

为了解决优质客群流失的问题,微众银行也在积极开发还贷能力更高的客群,比如将贷款主体向小微市场主体倾斜,其在去年财报中提到,2022年公司60%的当年表内贷款增量已经投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小B端客户。

事实上,去年开始央行就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银行以贷款形式支持小微企业的经营,微众银行从C到B的业务转型,也符合金融大环境的政策方向。

但微众银行为何时至今日才将贷款业务的重点投向小B端客户,也有B端客户利润率不如C端客户高的原因。比如主要以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为主的微商银行,去年其净利润规模为35.38亿,与更专注C端用户的微众银行相比,微商银行的利润只有前者的1/3左右。

这一转变也折射出微众银行的窘境,随着优质客户不断被分流,曾经它瞧不上的小B端业务,如今也成了银行的“淘金池”了。

03 逐渐失去明星光环直播卖贷易,线下催收难

在政策风口之下,微众银行让BC端业务双轨并行,从长远来看能进一步平衡银行的贷款风险,也避免了公司单腿发展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在腾讯近年积极发展金融业务的背景下,微众银行与腾讯之间的关系早已变得越发微妙,或许这才是其积极布局B端业务的原因。

众所周知,微众银行并不是腾讯的独资银行,腾讯只是凭借30%的持股比例成为了微众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另外两大股东是百业源和立业集团。

不过,从2014年微众银行成立之初,腾讯就是其重要投资方之一,在微众银行推出现金贷产品“微粒贷”之时,微信更直接在收付款页面为它开放入口,其中的流量价值不言而喻。再加上同姓“微”的关系,不少消费者都以为“微粒贷”是腾讯旗下产品,这让“微粒贷”成立仅三年,其贷款额就完成了近6倍的增长。

但近些年来,腾讯的金融业务也在加速发展。2019年,腾讯旗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项首次从“其他”类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增值业务、网络广告业务并列的三大主业之一。

同一年,腾讯宣布推出消费信用支付产品“分付”,其运营模式与“微粒贷”非常相似。虽然,腾讯表示“分付”和“微粒贷”就像“花呗”和“借呗”,两者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但对微众银行而言,这多少也有点“亲疏有别”的味道。

既为了摆脱对腾讯的流量依赖,也为了与其它银行争抢优质客群,如今的微众银行也开始走上破圈之路。

除了推出经营贷业务“微业贷”,从C端走向B端之外,微众银行还将“卖贷”阵地挪到了抖音直播间,其是第一批被允许在抖音直播间挂上贷款申请链接的银行之一。

当下的微众银行早已不完全依靠于微信体系来获取流量,所以,即便微众银行试图降低“含腾量”,对其业务也不一定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真正让人感到担忧的,一方面是在整个互联网流量逐渐枯竭的当下,大部分社交平台都面临着增长瓶颈,这一趋势也会传导到互联网银行中。曾经高度依赖社交平台导流的微众银行,未来恐怕很难维持同样的高增速,这意味着微众银行将失去曾经的“流量光环”,泯然于众人。

而且,当下联合贷款模式的过渡期已经结束,像微众银行这种自己主要负责前端获客、风险评估等支持性工作,让合作银行发放大额贷款的“联合贷款”模式也可能会成为历史。

在这之后,微众银行想要继续把获客能力作为自身的杠杆,以小风险获得大利润,将会跟监管层的整改方向不符,即便微众银行的“流量优势”仍在,恐怕未来也没有它的发挥之地了。

另一方面,直播卖贷看似可以降低银行获客成本,但金融贷款这么专业的事情,真能通过直播间的单向沟通说明白?消费者又是否存在冲动借贷的情况?用户一时冲动借来的贷款还不上,又会不会加大催收工作难度,甚至引起“暴力催收”?这些银行机构不可回避的问题。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曾在年报中表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我们将把控制风险、降低损失摆在突出位置,保持专注、审慎创新,潜心打磨产品、提升能力。”

但愿这一方向能够贯彻微众银行发展的始终,在其成为规模王者的同时,也要竭力保证用户的权益。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熔财经:城市商业新媒体,区域经济链接者,产业趋势发现地。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