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VS大数据

破局AI算力困局,曙光存储的中国方案

AI 生成图片

文/柳华芳  「科技先生」

从DeepSeek到人形机器人,从智能汽车到智能工厂,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社会效率和生活方式。生成式AI重构人机交互,大模型训练需求指数级爆发,工业、国防、教育、医疗、科研等千行百业正在拥抱AI 驱动的产业革命。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大国实力的变迁,人工智能将重塑国家竞争力,AI竞争背后是三力“算力、存力、电力”,本质上就是 AI时代的国力竞争。

8月28日,武汉, 2025 CCF中国存储大会盛大召开,聚焦“智存·智算·智能”这个前沿课题,汇聚两院院士、产学研精英,这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一场顶级学术产业交流盛会,更是前沿技术、思想碰撞的AI盛会。

曙光存储副总裁 郭照斌

当前,处于大国较量的时代风口,AI算力不被卡脖子是国家战略,在国产 AI芯片和美国有代差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创造性技术突围,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中国方案。

在晶圆制造技术追赶的同时,以曙光存储为代表的中国存储产业正在推动一场“存力觉醒”,以存算一体、存算协同、集群计算的创造性技术,破壁AI 算力困境,一边抢占全球智能存储制高点,一边助力中国AI产业驶上高速路,探索和验证出“以存强算”的中国方案。

算力即国力,减少对外依赖

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国竞争不见得非要刀兵相见,科技战争足以洗牌世界格局,AI 算力不止是算力,更是科技战争中的关键国力。

早年,产业界流行“造不如买”的实用功利化观念,导致了中国光刻机、操作系统等领域的长期对外依赖。近年来,全球化退潮,科技自立自主变得极为重要,既要正视一些领域的技术短板,也要创造性地补齐短板、以空间换时间。

在人工智能赛道,面临着算力瓶颈,需要软硬件的全面突围。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制裁,不允许英伟达最先进的AI 芯片卖给中国,中国AI 产业必须面对和解决国产 AI 芯片单卡性能落后于美国的现实难题。

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设计和制造高端AI 芯片的国家其实没几个,美国人是拿着晶圆制造对中国 AI 产业进行卡脖子,妄图进行不对称压制。目前,中国的国产AI芯片正处于奋力追赶阶段,这是无法回避的挑战。

在“算力荒”的同时,中国 AI 产业还存在存算比失衡的问题,前期投入集中于芯片算力,而先进存力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算力无法充分发挥和释放。

中国AI领域存算比仅为0.42TB/GFlops,远低于美国1.11TB/GFlops的标准。以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为例,需处理超1EB数据,但部分企业存储容量仅能满足当前需求的60%,导致训练效率下降30%以上。国内数据中心普遍存在"存储墙"现象,传统架构下存储I/O吞吐量仅为GPU算力的1/5,某车企AI训练集群因存储瓶颈导致单次迭代耗时超48小时。

当前,中国AI 产业需要改变“重算力,轻存储”现象,提升算力的利用率。全行业、全社会要解决存力荒,一方面要提升算力效率,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集群计算,发挥中国的存力、网络、电力等战略优势,以空间换时间,才能真正地减少对外依赖。

集群计算是破壁之剑,中国企业已经找到了答案。2023年,中科曙光旗下的曙光存储率先破局,在业内首次提出“先进存力”概念,并推出“超级隧道”技术,引领产业界的存力觉醒,通过存算一体、存算协同来推动集群计算的崛起,并在AI产业伙伴的实践中得到了商业化验证的中国方案。

以存强算,中国存储的“超级隧道”

计算机世界充满想象力,但一切的原点是I/O,如同自然世界之阴阳,AI 产业的技术进化同样如此,存算不分家,存算协同、存算一体是必然的进化方向。

集群计算是解决中国AI 算力瓶颈的不二之路,智存、智算一起努力,让智算更加强大,而智存是这个生态体系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再强大的算力遇上IO堵塞也是白搭。

曙光存储能够打造出“以存强算”的超级隧道,不是靠设备或参数的堆砌,而是基于全栈自主技术体系的“智存”能力。先进存力不是拼硬盘、拼闪存,而是要做到“海量、高效、融合、绿色、安全”。曙光存储的先进存力中心非常智能强大,支持EB级数据存储管理和运维、AI加速技术、全面存储协议、全域数值智能调度、液冷绿色低碳、多重安全保障等能力体系,已经为国家气象局、中国移动、智元机器人等千行百业进行了大规模实践。

作为行业领导者,曙光存储在拳头产品FlashNexus集中式全闪、ParaStor分布式全闪中实现了“超级隧道”技术,减轻对国外算力依赖,通过极简交互、零锁竞争、软硬融合的核心技术,构建出高效、低时延的数据传输路径。

在超级隧道技术加持下,FlashNexus 实现了亿级IOPS、微秒级延迟的全球顶尖性能,可以极速支持AI推理决策,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 AI 大模型们来说,是真正的及时雨。

有了超级隧道技术,在AI训练场景中,ParaStor系列可提供190GB/s带宽及500万IOPS,可将GPT - 4级别模型的训练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1周,极致释放AI潜能,大大提升AI 产业效率。

当前,CPU、PCIe交换芯片到NVMe SSD,曙光存储是唯一能充分释放PCIe5.0能力的厂商,带宽较PCIe4.0提升100%,彻底消除传统架构中的带宽瓶颈,真正做到了“以存强算”

目前,曙光存储极大拓展了硬件设备传输的效率边界,完美适配AI训推、机器学习、云计算、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新兴场景的高带宽需求,为5G、高端存储、视觉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撑。面对未来,曙光存储超级隧道技术继续加磅,为更好应对最新PCIe 6.0标准随时准备。

可以看出,曙光存储已经构建出一道技术自主的存力长城,不仅仅是“以存补算”为产业补短板,更是有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曙光存储的中国方案,不是打补丁,而是底层技术的突破,是用先进存力为AI 产业、智能化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存”基础设施。

让AI 产业上高速,曙光模式正在绽放

人工智能是一场重构社会效率、生产力的人类科技革命,自然也是激发千行百业的产业革命。AI 产业不只是研究大模型算法的 AI 技术企业,还包括 AI 赋能的工业、医疗、教育、出行等千行百业。

曙光存储的中国方案,在技术上、商业上均已经取得了成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认可,大大提升了客户伙伴的AI 生产力,正在成为存算一体时代的行业标杆。

西湖大学选择了主打“加速AI”的曙光存储全闪产品,升级高性能计算中心,系统单节点带宽可达150GB/s,是国际友商的近4倍, AI科研的计算过程加快30%,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实际上,曙光存储创立20多年来,为能源、气象、通信、生命科学等领域世界级科研项目提供保障,从前期设计、供应链保障,再到部署后的弹性调整,全方位匹配多学科平台需求,并做到了100%自研的软硬件架构、全栈自主可控,有效保障了科研机构的核心数据安全。

造车新势力也选择了曙光方案。某智能驾驶平台采用了“加速AI”的智存产品—ParaStor分布式全闪存储,支持专业智能驾驶应用开发一体化解决方案,加快智能驾驶的学习训练、应用落地,大大提升车企创新开发效率。

具身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非常神奇,在2023年发布算力达200TOPS的“远征A1”机器人,半年造出人型机器人,近期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家族,短短时间内推出了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研发速度不可思议。

原来智元机器人也选择了曙光存储提供的智存产品——ParaStor分布式全闪存储,打造了高性能存储池,实现了低延时、高性能和智能化运维,有力支持AI模型训练及数据资产沉淀,充分释放AI计算的强大算力,大大加快了机器人的研发速度。

据悉,曙光存储“智存”产品已在智算中心、AI大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多个人工智能场景规模落地,成为 AI 产业的最佳伙伴、成长伴侣。

从重庆先进数据中心、国家气象局等国家级战略项目,到自动驾驶、移动通信,再到高校科研、智慧城市,曙光存储正在用存力改变世界,让AI 产业上高速,护航中国 AI 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伙伴一起,走在世界前沿。

存力基建进行时,中国方案赢在未来

突破传统"堆硬件"思维,以软件创新实现换道超车,超级隧道技术使国产存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曙光存储的中国方案在某种程度是极有商业价值的,能为国产算力芯片争取了数年发展窗口。

曙光存储正在打造自主可控的AI基础设施生态,开放API 接口,其适配国产主流芯片,形成可持续性、自主自立、不受国外限制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未来中国是智能化国度,在很多方面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条条大路通罗马,算力、存力、电力终将没有短板。存力基建进行时,曙光存储的中国方案,拼在当下,赢在未来。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破局AI算力困局,曙光存储的中国方案
2025-09-01
AI 生成图片文/柳华芳 「科技先生」从DeepSeek到人形机器人,从智能汽车到智能工厂,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社会效率和生活方式。生成式AI重构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