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 长歌 2月4日编译 作为谷歌级别最高的女性之一,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Mayer)早已成为硅谷的超级巨星,但在这家搜索巨头内部,她专横的个性却常常招致不满。在梅耶尔刚刚出任雅虎CEO时,《名利场》就问过她这样一个问题:对雅虎来说,她究竟是救世主还是新麻烦?一年半过去了,当《名利场》再次报道这位硅谷女强人时,结果似乎仍然不够明确,而她在职业生涯中将自己捧上神坛的种种伎俩却逐步浮出水面。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2011年秋天,纽约投资大亨、对冲基金ThirdPoint掌门人丹尼尔·勒布(DanielLoeb)把炮口对准了雅虎。经过了一系列残酷的斗争,时任雅虎CEO被迫下台,而继任者则是谷歌任职时间最长、最著名的高管之一,玛丽莎·梅耶尔。 去年夏天,就在雅虎宣布任命梅耶尔为新CEO的当天,这位财富500强企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CEO却对外宣布了怀孕的消息。尽管有些突然,但却帮助她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蜕变,这个从威斯康星小镇走出的女孩儿,先是考入了斯坦福大学,又成长为商界精英,甚至成为了文化偶像。而现在,她又将身兼母亲与救世主的双重角色。 当梅耶尔加盟时,雅虎早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标志性企业。尽管经历了一系列管理层动荡,而且频频错失良机,但它每月仍能吸引7亿用户登录邮箱、阅读新闻、查看股票、搜索资讯。但它已经好几年没有推出过热门新品了,甚至已经逐渐沦为硅谷的笑柄。该公司的股价也从2000年初的118.75美元,萎缩到梅耶尔上任前的14至19美元。 出于对这家行业先驱的尊重,硅谷的多数人都希望看到雅虎起死回生。而他们普遍认为,如果有谁能做到这一点,那非梅耶尔莫属。她是工程师,而工程师则是硅谷的符号,也是硅谷最受尊敬的人。她也是产品经理,曾经设计过很多广受欢迎的互联网产品。像Facebook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这样的产品经理已经成了当今硅谷的新王者,因为企业管理的所有职能都可以授权他人去做,唯独创新不能。 表面看来,梅耶尔上任第一年取得了巨大成功:雅虎股价几乎翻番,达到31美元,而她本人最近也成为入选《财富》杂志“40岁以下40大商界精英”的首位女性。为了庆祝她上任一周年,她的团队还向全公司发出了备忘录,鼓励他们点击一个链接,以此表达对梅耶尔的感激之情。 然而,辉煌的外表经常会掩盖不堪的现实,这恰恰是梅耶尔和雅虎的真实写照。由于梅耶尔不肯合作,就连她的朋友也不愿对这段时间的发展多作回应。但要描绘梅耶尔的角色并不困难,她对雅虎的未来至关重要,但同时也有可能制造很多麻烦。“她是个混乱的人,”一位曾经与她密切合作过的人说,“无论把她描绘成天使还是魔鬼,都是错误的。”另外一位曾经与之共事过的高管也坦承,梅耶尔的确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人。“玛丽莎的世界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他说。 有关梅耶尔,所有人都不会否认两件事情。其一,她是他们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之一。其二,她有着超人般的工作能力。梅耶尔表示,她每晚只要睡4个小时就可以恢复精力,所以她在谷歌工作的头五年整整熬了250个通宵。“我根本不相信精疲力尽这回事,”梅耶尔去年在一次演讲中说,“很多人都努力工作了好几十年,例如丘吉尔和爱因斯坦。” 她很早就表现出这种超乎常人的精力。早年在沃沙(Wausau)读书时,她每天放学后都会至少参加一项课外活动,从芭蕾到滑冰,从钢琴到游泳。她不仅带领学校辩论队夺得了威斯康星州的冠军,还在各种社团中担任要职。上初中时,她每周甚至要练习35小时的芭蕾。 在斯坦福的一次演讲中,面对她何以如此成功的问题,梅耶尔的回答很简单:“我喜欢工作”。她的高中同学、科技创业者列夫·拉森(LiefLarson)则表示:“无论她做什么,都会力求完美。” 梅耶尔申请过10所大学,包括哈佛、耶鲁和斯坦福,最终全部被录取。为了挑选其中最好的一所,她还专门制作了一张电子表格,把各个学校的指标罗列出来。最终,她选择了斯坦福。她起初还计划读生物或化学专业,梦想着成为一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但当她发现只要从州立大学拿一个学位就可以从事这项工作时,便改读了符号系统专业,这是一个融合了哲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谷歌早期员工 关于梅耶尔,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她在斯坦福就读的第一天,就在校报上看到一篇关于“计算机专业有一位金发美女”的报道。她当时想:“我就坐在那里,我应该认识这个人!”事实上,此人正是梅耶尔——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里,连梅耶尔自己都没把自己当成女性。 从斯坦福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她又作了一张电子表,上面列出了十三四个职位的录取通知,但她无意间点开了一个叫谷歌的创业公司发来的邮件。于是,她于1999年春天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20名员工。彼时,谷歌还在帕罗奥尔托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办公。很多报道都说,梅耶尔是谷歌的第一位女性员工。事实的确如此,但在她加盟后的几个月内,谷歌又迎来了另外几位女性员工。 那时的谷歌工作强度极大。“我们手头都有很多事情。”一位早期员工说,“玛丽莎跟其他人的工作一样繁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当谷歌开始增长时,媒体也开始关注他们,但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却对媒体没有多大兴趣。所以,谷歌早期的立场是:该公司不应该有什么脸面人物或代言人,应该让技术自己来说话。虽然梅耶尔与佩奇后来交往过,但多数人都表示,那段恋情并没有对公司的专业性产生影响。 一位谷歌前员工对梅耶尔的评价是:她是个彻头彻尾的极客。“有关她的这一部分传说都是真的。”然而,与多数极客不同,梅耶尔的口才极好。早年间前往谷歌总部采访过她的记者,都对她的技术能力、务实作风和迷人风度赞赏有加。科技记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Kirkpatrick)说:“她身上集合了程序员和人文主义者的品质。” 同一年,梅耶尔高调出席《60分钟》节目。她2006年代表谷歌在斯坦福大学发表的演讲至今仍然能在网上找到。她当时穿着蓝色T恤和黑色裤子,头发还不像现在这么一丝不苟。虽然语速极快,但梅耶尔讲话时总是带有一些紧张的抽搐声,在停顿时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有人甚至专门在YouTube上制作了视频来讽刺她。 梅耶尔在斯坦福的演讲中有一个最引人瞩目的观点:基业长青的品牌(例如Mac和麦当娜)未必总是那么完美,但在面对错误时,必须要学会摆脱困境,重塑自我。 一位谷歌前员工表示,梅耶尔深谙媒体的重要性,在应对媒体时也显得游刃有余。所以,在媒体露面既迎合了谷歌的需求,也符合她的个人利益。虽然谷歌无意塑造个人英雄,但媒体却需要这样一个人。而梅耶尔也希望成为这样一个人,但整个过程却并不像有意为之。她还因为自己的时尚风格而成为了《Glamour》和《Vogue》杂志追捧的对象。 但梅耶尔似乎还不满足,她曾在2009年向《纽约时报》抱怨称,外界似乎忽略了她的体育才能。“似乎没有人提到我很擅长体育。我今年参加了旧金山半程马拉松,我还参加过波特兰马拉松。”但八卦媒体Gawker后来指出,在波特兰马拉松的7862位参赛者中,梅耶尔仅位列7074位。 那时的梅耶尔已经成为谷歌的重要高管之一,她的头衔是“产品和用户体验副总裁”。梅耶尔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她的工作是“管理一切与谷歌搜索有关的东西:包括用户在主页看到的内容,以及服务的后台代码。”《商业周刊》也在一篇报道中称,她掌握着很多谷歌项目的生杀大权:创始人能否注意到某个项目,很大程度上都由她来决定。很多媒体也都在专题报道中,将谷歌搜索和谷歌主页的成功归功于梅耶尔,而谷歌新闻、Gmail、Chrome、谷歌健康、Froogle等产品似乎也都是由她负责的。表面看来,谷歌的一切似乎都逃不过梅耶尔的双眼。 造神运动背后 然而,这些内容却处于一个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灰色地带。没人否认梅耶尔在谷歌的用户互动模式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她也似乎的确具备常人难以超越的能力,尤其是作为一名工程师,她十分理解用户的需求。然而,她的工作只是面向用户,也就是在推出产品前最后拍板。梅耶尔并不是Gmail三人团队的成员,她在面向企业的业务中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换言之,在开发面向广告主的产品时,梅耶尔并没有作出什么贡献,而这恰恰是谷歌的主要收入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