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小百科
创业沙龙
关于我们
酷站
科技资讯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逍遥岛
›
趣享科技
›
《唐山警示录: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末》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唐山警示录: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末》
[ 复制链接 ]
樵夫
2008-10-25 15:51:39
《唐山警示录》
张庆洲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三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对于那场灾难,外界所了解的仅仅限于军民如何团结抗震救灾,新唐山如何重建等,很少涉及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而唐山作家张庆洲于2005年五月写成的《唐山警示录》,向世人揭开了地震背后的惊人内幕。
作者认为,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前的九小时,已经有数家地震台的数位专家多次发出强震预报,但国家地震局却以“预报要慎重”、继续观察为理由,迟迟未有发出预警,终于酿成二十四万人死亡的世纪惨剧。
该书对唐山地震的社会背景,地震监测、预报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真实再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尹冬华/文)
作者简介:
张庆洲生于1957年,现为北京铁路局丰润工务段集经办事处副主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1996年,张庆洲曾出版一部以震后唐山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震城》。2005年,长篇调查《唐山警世录》,在几经波折后问世。唐山大地震得以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全貌。
读者精彩点评:
直到读这本书之前,关于那场灾难,我们所知的无非是国家地理般的生还故事或者军民团结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作为亲历者,我们根本不知道唐山的天空在1976年曾被人为的因素染成血红。那个年代,我们的知情权仅仅是歌唱祖国歌声过后,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送的祖国心脏的声音。30年后,一位叫张庆洲的唐山作家在历时8年的采访过后,用这本《唐山警示录》把真相告诉了我们。
所谓真相,大体如此:唐山及周边地区密布的地震监测点其实早就预测了这次地震,预测的准确度甚至在震级、震中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后来的事实,连地震的时间都被圈定在7月26日加减两天,而且当时提前一级一级上报到国家地震局,由于当权者一己之见,预测被搁置。唯有青龙县采取了预防措施,损失降到了最低点,死伤极少。而它边上的唐山市却为此付出了将近30万人的惨重代价(书中采用的官方死亡数字为24万人)。许多基层的地震工作者为此背负着一生的耻辱,直到晚年,当张庆洲采访旧事重提时,他们有的还老泪纵横,与此对照鲜明的是唐山地震后,有关领导向当时的华国锋汇报工作时的欺上瞒下、镇定自若,诸如这次地震我们尽了全力预防,但种种事实表明,没有前震,无法预报。这样的颠倒黑白,让基层地震工作者的努力付之东流,最为关键的在于,假如当时的有关领导能果断采取措施,唐山的30万死者中,将会有大半幸存下来,活到今天……
所谓草菅人命不过如此,而之后长达几十年的掩盖事实更是令人发指。在我看来,《唐山警示录》绝不仅仅是一本告诫后人如何面对灾变的书,它其实让我们再次直面那个特殊年代里曾经真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许多事件,以及它背后牵带出的问题种种。
事实上,生的惨淡在今日依然如故,比如黑暗的煤矿里地表下层随时可能奔赴死亡的生命,他们就在此刻可能刚刚爬上来喘息,庆幸自己今天还能看到天上的星星。而明天呢,他们还会钻到那个黑洞里,为这苟且的活着在矿井里继续艰难爬行。
张庆洲并不是一位知名作家,甚至,他是不是一位作家都不可知。8年的采访历程一定充满艰难,但他做了一件还原历史的事,足以让那些在城市的声色犬马间意淫着的“大作家”们汗颜。(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跟贴 Reply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西瓜学院-网络营销沙龙
搜索引擎营销
聚贤庄-IT人才招聘
樵夫
关注
主题数21
郭台铭三度跪别王永庆 太悲伤站不起身(组图)
阅读 96139
员工爆料:博客网已面临解散 可自由离职
阅读 12714
单田芳:我把评书做成产业
阅读 8655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1 个
话题数: 8709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