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小百科
创业沙龙
关于我们
酷站
科技资讯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快活林
›
IT业界
›
Google商业模式:免费的奥秘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Google商业模式:免费的奥秘
[ 复制链接 ]
马小云
2009-8-1 19:59:42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没有人能和免费竞争,免费的市场最有效率。钱是最大的阻碍,商家要有钱才能营销商品,才有顾客,也才能卖东西给顾客,为了收到货款也要花钱。如果需要付费才能拥有你的产品或使用你的服务,绝对会有很多顾客不再上门,你也不可能和他们建立关系。为了赚钱是要花钱的。
以上这些说法显然很荒谬。经营企业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收钱,赚取利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向使用你产品的顾客收取费用,不是吗?不见得。新的电话公司(Skype)、新的零售商(亚马逊、eBay)、和新的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都不断成长,但它们却收费低廉,甚至是免费。
我已经把媒体在旧经济的经营手法,骂得有些臭头,但在一个世纪前他们可是创造了一个不收钱的新模式。媒体不向阅听人收取任何费用,而是让那些想接触阅听人的商家来付费,也就是说,媒体向广告主收费。这是为什么我们能免费收看和收听电视广播,而报章杂志也如此便宜的原因。高价位的杂志每本约需4到 5美元来生产和发行,为了招揽订户,另外需要花20到30美元来营销。但是许多成功的月刊只对订户收取每月1美元订费,几乎等于免费。在此情况下,杂志社对一个读者第一年的投资实际上大约是50美元(如果读者续订的话,这项成本就会降低)。很明显的,杂志都是靠广告这项“副业”赚钱,所赚的钱不仅用来弥补上述的成本,甚至还能获得惊人的利润。
Google和网络则是创造了更多靠“副业”赚钱的模式。基本原则就是,你不需要拥有某项资产,就能靠这项资产赚钱。Google并未拥有你所搜寻的内容。Google希望在在线提供免费的知识,这样它就可以组织这些知识。1990年代后期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Google的高阶主管来找我,希望说服我把我们所有内容完全免费上线,而我们正是靠这些内容向读者收费,不过Google将导引大批流量来搜寻我们的旧文章。Google还提出,希望我们在这些旧内容上摆Google的广告,这样我们就能利用旧的内容来赚钱,而且Google还保证,赚的钱比旧文章档案库所收的费用还多。Google当时可能是对的,但我知道我根本不可能说服杂志老板,他们都太执着于利用自家的宝贵资产来赚钱,却没看到其它赚钱机会。在那时,出版商根本无法理解收费等于是将网友拒于门外,也等于断送卖广告和卖杂志的机会,以及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付费无法增加收入,却会阻挡赚钱的机会。
《纽约时报》是在得到教训之后,才了解这点。《纽约时报》的高阶主管原本也执着于卖报纸和利用网络内容收取费用。要他们免费提供网络内容,实在办不到。他们决定向读者收费,但又对该针对哪些内容收费而伤脑筋。放在收费部份的内容,绝不能影响广告收入(例如,他们不想把广告丰沛的旅游内容放在收费之列,否则会失去读者,也降低广告收入),同时也必须是读者觉得值得付费一看的内容。2005年,NYTimes把专栏作家的内容和其它好料划为收费范围,每年收取49.95美元使用费,称为“时报精选”(TimesSelect)服务。“时报精选”获得22万7000位读者青睐(其中包含报纸订户和学生,他们可免费看时报精选的内容),据说每年带进1000万美元的收入。我从来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钱来营销才能得到这些付费读者,财报上也没列出“时报精选”的利润。英国《卫报》的编辑艾伦?罗斯布李齐尔(Alan Rusbridger)在一次演讲中秀出《纽约时报》华丽的新总部大楼照片,并调侃说,“时报精选”的收入还不够付大楼的瓦斯费。
2007 年《纽约时报》取消“时报精选”服务,让所有内容完全免费,原因很简单:第一,可增加网站的流量;取消付费后的几个月,阅读人数增加40%之谱。第二,因为读者增加,《纽约时报》赚进更多广告费。第三,开放后《纽约时报》得到Google神水之助,获得更多连结和点选,结果带来更多流量。最后,关掉收费机制之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回复与网友的互动沟通。罗斯布李齐尔曾说,《纽约时报》把专栏作家关进收费墙内,给《卫报》制造了“大好机会”,因为《卫报》得以接触到《纽约时报》的读者(《卫报》有三分之一读者来自美国)。幸好《纽约时报》再度发现免费的好处,重新赢回读者。
Google比任何人都了解免费的好处。当Google买下博客平台Blogger时,Google停止对该平台的服务收费,同时加上广告。当 Google提供大量储存空间的Gmail时,同样也免费,并加上目标集中的广告。最近Google更走入70亿的行动目录服务市场。在美国只要拨打 1-800-GOOG-411免费电话,就可免费使用Google语音查询服务(译注:类似114查号台,打这支电话查询电话号码、地址或其它信息,Google计算机会回复)。我那该死的行动电话公司还要我付1.79美元才肯帮我找个电话号码,而且我查好电话号码后,还得付它钱打那通电话。这就好像一家商店,连告诉我们如何去到他店里买东西,都要收费一样。
和广告结合,Google移动查询服务一定赚钱。Google会从中了解我们的使用行为和需求。我能想象 Google利用这项服务创造庞大的评论和推荐数据库(Google语音查询服务后有“请在音响之后留下你的评论”或“请用电话按键输入对这家餐厅的评分”),Google恐怕很快就会找到另一个赚钱的门道。科技出版人提姆·欧莱礼(Tim O’Reilly)在他的博客中推测,Google此举应是想在人们问问题时搜集亿万人的声音纹路。这样一来,语音辨识就会更聪明,等到有一天手机和计算机能接收语音指令时,Google也准备好了。《联机》杂志总编辑安德森估计,Google如果对语音查询服务收费的话,2012年时应可赚到1.44亿美元,但如果放弃这项收入,可靠语音移动装置搜寻市场赚上25亿美元。这就好像随着报纸分类广告流失,整个报业萎缩,但赢家仍然会拿到最大的好处。赢家通常都是新进场者,而不是那些试图保护旧收入和旧资产的人。透过提供免费语音查询服务,Google使自己成为提供地方信息的领先者,也让公司进入正在爆炸性成长的移动领域。在CNBC电视频道克莱默(Jim Cramer)的节目上,Google首席执行官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说,Google非常期待从移动电话服务上赚到比计算机更多的收入,因为移动电话可让广告更针对目标对象,而瞄准目标对象正式 Google的强处。
安德森同时也是《长尾理论》的作者,他下本要推出的书就是《免费》(Free),讨论免费这种商业模式。他在《联机》杂志上预先发表部分内容,提到莱恩航空(Ryanair)的案例。这是一家来自都柏林的低价航空公司,飞往欧洲各线的票价可以低到仅20美元,未来还希望让人免费搭乘。这家航空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只走比较不热门的机场,但票价这么低,谁会抱怨呢?一旦你买了机票,他们再针对优先登机、行李、机上食物或使用信用卡时收费(美国航空也开始有类似的收费方式,但票价较高,服务却不够好)。莱恩航空也开始在机舱内放广告(反正旅客哪儿也去不了,只能乖乖看广告)。未来莱恩航空还会有机上赌博,这将可带来一大财源。
过去数十年来,最受专业顾问喜爱的用语就是“零基预算”(zerobased budgeting),也就是公司应该抛开所有传统包袱和观念,重新思考并重建企业。现在你真的可以从“零”开始:如果你的货物成本是零会怎样?如果你不收任何费用会如何?你的价值在哪里?你的企业本质是什么?你从免费商业模式学到了什么?你应该如何赚钱?还有其它赚钱的副业吗?你的企业或许能缩小规模、降低成本,却提高利润,或是利润稍小、规模却变大,在投资和风险同时降低的情况下快速成长。无论如何,你的企业一定会大不相同。Zillow房屋网的创办人李奇?伯顿(Rich Barton)在接受《纽约时报》访问时说:“在网络上大家竞相冲向免费。如果有任何人的商业模式是对一个可以免费的东西去收取费用,他一定会经营困难。”
商业模式
相关帖子
《创业家》杂志:警惕商业模式狂热症
英国《金融时报》:百度可能面临进一步起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猿氏悟语
趣享科技
马小云
关注
主题数144
PPCN招聘网站设计/美工及网站编辑若干名
阅读 76184
Nginx 常见应用技术指南(Nginx Tips)
阅读 73553
苹果08年广告费近5亿美元 同比增长4%
阅读 73454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0 个
话题数: 8707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