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自媒体的又一波红利:五环外特供!

卡丁车有多快,趣头条的内心就有多狂野。

而此时,趣头条的心态就是落后的一方:激进地发起进攻。这种心态,也是此前它只用两年三个月就完成了IPO、在互联网历史上创造了“趣头条速度”的根源。

当然,在趣头条放手一搏的同时,也希望平台上的用户与内容创作者一同享受到红利。

正如我们所知,一个资讯平台的成败取决于两头:一头是用户,一头是内容。先有用户还是先有内容,这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趣头条前两年多的精力重点放在了用户上,通过积分游戏、微信裂变快速聚拢了用户,他们并不是从谁手里抢来的,这些用户都是“小白”,是移动互联网还没有覆盖到的蓝海。

用户聚集到一定规模,内容的重要性也开始突显。11月29日,趣头条在北京五环外召开了首届“趣生态大会”,用一整套扶持政策向内容创业者发出“邀请”。

这或许是内容创业者的最后一波红利。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月初,一个80后党委书记李忠凯苍老的面孔在网络上爆红,他的爆红背后是城市人与乡村之间的鸿沟,他们似乎生活在被折叠的空间中,折叠线就是“五环”。

长期生活工作在一二线城市的人,焦虑,忙碌,亚健康,赚得再多钱也永远不够花;而三四线城市则相对安逸,心态轻松,他们收入并不高但没有被房子榨干,手里可支配的钱充裕,更为关键是他们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五环内不懂五环外的消费观,所以拼多多给下沉市场用户带来了福利。五环内也不懂五环外的娱乐方式,所以快手可以在这里人手必备。同时,内容过剩的五环内,不懂五环外对信息的饥渴,而这也恰恰是趣头条捕捉到的机会。

谭思亮坚信:过去两年多的快速增长来自于五环外,而未来三年的红利依然在五环外。所以,趣头条就是要下沉,下沉,再沉一些。互联网不怕被折叠,绿肥红瘦,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美。

下沉市场的内容平台还是一个空白,趣头条开辟蓝海的成本要低得多。在谭思亮看来,专注于下沉市场,就有机会以更经济的方式获得增量人群。其实两年多之前王兴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时候,是指用户红利的结束,互联网企业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而那时候,谭思亮将目光转移到下沉市场:“大家的流量都是买来的,他们和中间商做交易,我们直接和用户做交易。我们内部裂变的单用户获客成本可以低到5元。”

当大家花上百元都买不来一个新用户的时候,趣头条用5元的成本完成了原始用户的积累。趣头条目前已经是中国独立信息流产品的 No.2,也是面向下沉用户的信息流增量市场的 No.1。数量还不是趣头条的最大优势,最大优势在于这部分用户“独享性”。

当然,下沉市场只是刚刚开启,未来三年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在昨天的“趣生态大会”谭思亮给出了一组数据:截止2017年12月,一二线人口3.63亿人,拥有的手机设备4.6亿个,意味着平均一个人有接近1.3台手机,对于移动互联网,已经是一个相当饱和的市场;而三线以下人口超过10亿,手机设备数只有5亿,平均每人拥有0.5台移动设备,暗示着未来下沉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全国人口对应的网民数量,40-49岁的2.4亿人之中还有1.37亿人没上网,50-59岁的1.8亿人之中还有1.38亿人没上网,加起来就是2.75亿人。按40% 渗透率估算,未来仍有1亿以上人口会成为新增网民。

1亿,五环外,下沉用户,是趣头条未来三年用户发展的关键词。当别人外还在对五环外“知否知否”的时候,趣头条已经在这里建立了“用户壁垒”。

独特的机制,给趣头条带来的不仅是用户的猛增,更加可贵的是用户粘性。下沉用户生活安逸,心态年轻,有较多的时间和较高的消费潜力,更多是随波逐流式地消遣娱乐,且以熟人社交为主,社交传播意愿较强,对于熟人推荐以及初次使用APP的忠诚度较高。

谭思亮透露趣头条的登录用户比例为95%,而其他平台则大约为30%:“最表面的原因是,用户为了获得积分,需要登录。而深层次的原因是趣头条依赖社交裂变增长,基于亲属朋友之间的信任和背书,天然会鼓励用户把自己的社交关系导入产品里,吸引用户投入更多社交资产!”

忠诚度和强粘性,也让趣头条有机会更加了解用户,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以及产生的大数据,才是后续的宝矿。

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发表演讲表示,趣头条为内容创业开辟了一个此前被极大忽视的疆域,通过内容连接到最广大的消费群体,不仅很有商业空间,同时也可以造福于这个时代。

哪有什么创作无穷,还不是因为穷

博客女王是徐静蕾,微博女王姚晨,微信女王咪蒙,头条女王是谁呢?

内容创业者在内容平台上收获的是流量和金钱。而女王之所以可以称王,就是因为他们收获了最多的流量,同时这些流量让他们有非常多的变现渠道。徐静蕾、姚晨原本就是大明星,博客和微博让他们收获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的口碑,还有更多商家的青睐。咪蒙则是从草根成为王女的代表,微信让她关注度和财富双丰收。

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需要的跟咪蒙一样:流量和收入。这是趣头条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它作为追赶者要放出的奇招。过去两年多的奔跑,已经收获了海量下沉用户,一个平台的用户端已经初具规模,是时候该在内容端多一些力度。

从博客时代开始,内容创业的机会一波又一波,已经走过了十几年时间。在微信、短视频之后,内容创业群体已经非常庞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上今年来自政府对内容的监管加强,大家都认为内容创业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但是趣头条带着五环外的红利又来了,在谭思亮看来也是内容创业的“加时赛”。

内容创业者需要什么?直白一些说,就是流量和收益。这次“趣生态大会”上,趣头条一系列政策就是围绕送流量、送收益展开的。

首先来看流量。未来趣头条将面向全体创作者开放自荐申请,人人都可将内容推送给潜在阅读者。下个月起,趣头条将把个性化推送流量池分享出来,赋能优质的创作者,允许他们主动向平台推荐内容,通过平台审核后,会向潜在兴趣用户定向推送。每天预计提供2000条的推送条数和1亿的推送流量池给到内容创作者。

再看收益,这块趣头条给出了非常多的方案,无论是分成还是保底,都可以说是当前业内最有竞争力的政策了。

趣头条平台将推出针对原创作者的三大签约计划:即合伙人计划、放心看计划、快车道计划,通过寻找内容合伙人及专业机构和权威专家,向全部优质作者开放签约计划,提供保底激励和优先试用金币双向流通系统的权利。据悉,趣头条将会签约1000位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最高每月3万保底。

其次趣头条将推出一系列即时、小额激励,来免除作者对“爆款”的依赖,目标是在数月内,将优质原创作者收益提升至全平台平均收益的6倍以上。谭思亮表示:未来6个月,趣头条平台对优质内容创作者的分成量将达到每天200万。

其实,昨天听到这一系列收益政策的时候,懂懂笔记已经忍不住想说:这真是内容创业者最后的红利了,快去趣头条吧!

不过,不同于过去几年内容产业的野蛮增长,趣头条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内容质量。在IPO之前,封了平台大概三分之一不合格的自媒体号,而这一次的扶持政策也是侧重优质部分。按照趣头条的规划,将优化优质作者分布,从32%提高到55%。可以见得,趣头条一边砍掉烂尾,一边强化龙头。市场虽然下沉,但质量并不“下沉”。

其实,不管是被折叠的哪个市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拼多多的黄峥曾经说过:“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

其实本质上,这就是消费分层,每一层升级的需求方向都不同。五环外的消费观不同,他们对内容的需求也不同,趣头条就是提供他们需要的优质内容。

【结束语】

作为平台,一端是用户,一端是内容。有了用户和内容,接下来就是让价值在这个生态里流转起来。趣头条这一系列扶持政策,就是赋能内容创业者,让他们享受到增长的引擎和用户红利,而同时,好的内容又可以让用户受益。

如果说,趣头条前一阶段的奔跑只是在开荒,而后一阶段将是生态建设,让这里的物种更丰富,并且良性循环起来。

开荒阶段的增长一般都是线性的,而生态建设起来以后的增长,将是几何倍数的,趣头条在下沉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而未来随着一些年轻人从三四线走到一二线,这种折叠被打开,趣头条可想像的空间还会更大。

换个角度,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懂懂笔记认同谭思亮说所的“加时赛”的观点,所有内容创作者都不要放过这个机会,“加时赛”才会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