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已经陆陆续续的热闹了快两个月了。你一拳我一腿的过程就不需要赘述了,综合目前网络上的舆论特别是短视频领域,那一张“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海报,那一身金红工服的变装视频,还有那一个个爆单后店家压不住的嘴角,感觉京东做外卖,瞬间赢得了全世界。
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在算法时代下的我们的认知绝大多数是存在偏执的,就像网络上也存在一部分对京东做外卖唱衰的观点,重灾区是图文,其次是短视频。不管你身在那一间算法茧房,京东外卖,不止于前,不止于此。
京东外卖:不止于前
京东外卖从日单量突破500万单到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有观点称,“京东外卖的订单量中,有95%是冲着低价来薅羊毛的用户,补贴补不出用户习惯,一旦补贴停止将立刻打回原形。”对此,笔者笑出了“猪猪侠”的声音,京东外卖上线才两个月,通过补贴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敢说没谁了,对于补贴的这点钱,总好过请几个大v来打口仗,不产生一点社会价值强吧。笔者认为,这个补贴的目的不在于培养用户习惯,虽然我现在一天不喝库迪咖啡就感觉跟丢了钱似的,但从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来看,让用户知道京东开始做外卖了,这就够了。
还有观点称,“京东外卖与美团外卖,最后比拼就是一个成本与效率的生意,美团这么多年何时输过?”确实,美团何时输过?但是,时势造英雄,京东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出来做外卖,还要坚称做“品质外卖”呢?背景变啦,京东做外卖是为了解决行业的痛点,而这个痛点也正是美团外卖不曾输过所压下来的扭曲底线。
京东外卖:不止于此
京东,这是一个标签,也是一个关键词,同样也是一种标准。“再造一个京东”还记得这句话吗?这句话背后代表的是京东这两个字的标准,一个坚守“正道成功”的标准。
京东员工每年都要下基层去送快递,这是京东文化的一种传承,刘强东当然也不例外,不然网络上也不会有那么多老刘骑三轮送快递的图片。京东的业务线很多,这次老刘不送快递,开始送外卖了。可见京东对于外卖的决心,你还担心有薅不到的羊毛吗?也许,下一个补贴才是真正让你说“爱了,爱了”的时候。
以“东道主”姿态拥抱京东外卖的宿迁,笔者也真是笑不活了,不带这么宠的吧。不管是宿迁烹饪餐饮协会,还是宿迁店家与用户,从上到下集体选择支持京东外卖,因为他们相信,京东做外卖这件事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最懂京东这两个字的含义。
当同行在羡慕京东员工又加薪了,羡慕京东快递小哥每月退休金5340,羡慕京东全职外卖员的五险一金费用京东全部承担时,“京东”这个标准正在慢慢的净化着每个行业,每个人的生活。
对于京东外卖,笔者不想去分析什么供应链、物流网络以及流量生态等等。因为,只要认为是对的就去做,一定会成功。京东外卖,不止于前,不止于此。这句话也是笔者在写这篇内容是突然出现在脑海里的,也不知道是否契合当下的京东外卖。京东外卖,不在于颠覆现有的市场,而是在于重心定义即时服务的价值标准。当物流效率、供应链深度、数字技术形成共振效应时,一个以用户为中心,商户为伙伴的本地生活新生态将呈现出“京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