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怀的故事,要先从王莆中说起。
美团的王莆中,如今是美团有史以来第二位拥有CEO头衔的高管,并且一手包揽了美团最为核心的业务板块,沸沸扬扬的“美团太子”的说法又开始传言于江湖。
但从美团内部视角来看,王莆中能否称为“太子”还真的难说——作为一家由夫妻共同参与创立的美团,向来对于授权看得非常紧。
“王兴本身不是授权型人格,他把核心业务抓的非常紧,他也没有任何交班或者离开业务一线的想法”,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称。
更让王莆中为之担忧的是,王兴早就为“太子”准备好了权力制衡。
说制衡绝非妄言,王莆中负责的是核心商业板块,而一般我们认为的“第二增长引擎”业务则由郭万怀负责,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快买优”的快驴、美团买菜和美团优选,它们代表着美团的未来,而郭万怀则是王兴的结发妻子,两人大学毕业后即成婚。
由非嫡系的王莆中出任代表“现在”的业务,由郭万怀看守代表“将来”的业务,这就是典型的制衡。
虽然早期负责过公关、融资等对外沟通型业务,但郭万怀本身并不以亲和力著称,而是以热爱权力和风格强硬著称。有前美团员工的说法是:“内部没有人敢在谈论郭万怀的时候称其为‘老板娘’,这是一个绝对禁忌,正确的叫法就是郭万怀或者‘万怀’,而且谈论的时候要很严肃”,从中不难看出郭的威权风格。
王莆中的担心是有缘由的,因为这既有历史教训,也有现实冲突。
现实冲突是显性因素,虽然美团最近升级了独立品牌“美团闪购”,使之成为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主打招牌。但美团实则还有一大块即时零售业务,即美团自营的“美团买菜”,这一业务则是郭的掌上明珠,“也是郭万怀在纯业务领域相对拿的出手的板块,因为快驴和优选的问题更多”。
连美团内部人士也认为,闪购和买菜“将来必然形成某种程度的整合,因为其实质都是即时零售,只是一个是聚合第三方,一个是自营,但本质都是即时零售。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统合两个业务,其实对于资源的复用和战略的协同都有利。”
换言之,王莆中的“亲儿子”美团闪购与郭万怀的“亲闺女”美团买菜必有一战,这让王莆中深感不安。因为他深知,在美团这种夫妻共同创立的公司(参与程度和影响力有着直接关系),业务上的出类拔萃并不是安枕无忧的理由。
可以举出的实实在在的例子是干嘉伟,干嘉伟此前是阿里“中供铁军”中的核心之核心,本来负责老东家对美团投资前的尽职调查,他在交流中就对王兴指出,美团当时的问题是“地推人员很尽职,但业务上很业余”。
这句话让王兴看到希望中的曙光,所以两人一面在谈对美团的投资事宜,一方面王兴频频邀请干嘉伟加盟美团,据说具有代表意义的吃饭就有9次之多,故此江湖上一直有“王兴九顾茅庐寻阿干”的美谈。
干嘉伟最终非常犹豫的加入了美团(由于对老东家的感情,也由于其对于美团和前者未来必有业务冲突的预感),他觉得置身于两者间会很麻烦,但终于还是被王兴诚意所打动。
干嘉伟最终还是去了美团,而且很高调,他的公开说法是:“哈哈哈,我zz觉悟真没那么高,去美团完全是个人决定,经历了内心挣扎-组织挽留-下决心离职,所以才搞了半年,还倒贴了王兴好多饭钱,最后自己都烦了,粗暴三连问:这事大不大?这哥们以后能排进互联网前十人吗?他们是不是正好缺我?”
干嘉伟一手接过了地推业务,最终美团超过所有友商,在诸多资本的支持下最终于2015年合并大众点评为终局的实际业务支撑。
然而,令人惊掉下巴的是,美团合并点评才刚一年后,美团就进行了一轮架构调整,到店餐饮事业群、外卖配送事业群和餐饮生态平台三大事业部被整合为“餐饮平台”,王兴的清华同学和持续追随者王慧文摘走了桃子,担任该平台总裁;而干嘉伟被打发去干一个美团内部叫 “互联网+大学”的闲职,不可否认的就是——曾经的地面部队领军人物阿干自此沦落二线,不再参与一线作战,直至离开。
干嘉伟的调离是当年互联网最热的事情,业内说法无数,但一种说法很有市场,那就是干嘉伟与郭万怀不和,是其遭遇不公的根本。
干嘉伟的优势是具备当时美团创始团队们所不具备的能力——地推。缺点是虽然被王兴捧的很高,但干一直不为美团的核心圈所接纳。美团的核心圈又有“帝帮”和“后帮”的说法,其中“帝帮”指王兴的同学,“后帮”则是外戚。
所以在彼时美团真正的权力铁三角,是王兴本人和帝帮代表王慧文、后帮代表郭万怀,而干嘉伟虽然被王兴尊崇备至,但本质仍是客卿。
郭万怀之排斥干嘉伟,究竟是出于对于王兴在幕后决定收拢权力的意志执行,抑或是郭本人的妒嫉,甚或是“帝后”二帮合力排斥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今天已经无从考察。但有媒体当年曾报道,在挤走干嘉伟这件事上,郭万怀其实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
郭挤走干的做法据说并不复杂,因为干在业务上无可挑剔,且对美团有关键性的历史作用,只好借由自己当时独揽财务和人事大权的优势,做出了若干核心运行财务数据不抄送干嘉伟的决定。此事一而再、再而三,导致彼时高居美团COO位置的阿干几乎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最后黯然离场。
有美团离职员工认为,这才是干负气出走的最大原因,而郭到底代表自己还是王兴,无从考察,但美团的“夫妻店”本质,在这件事中显露无疑。
老婆绝对大于业绩优秀的核心高管,这件事的殷鉴王莆中不可能不知道,这也可能是他的一块心病。
事实上,更大问题是,郭本身的“问题”与其在美团拥有的地位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之固有威权而难完全拿下所有人的认可。
例如,和干嘉伟事件背景类似的,还有郭为了扩张权力而赶走嫡系的一系列做法。
比如陈亮,曾是美团移动部门的第一名员工,当时外界视为美团第二大元老(甚至高于王慧文),更不简单的是,陈亮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王兴的高中同学,曾与王兴、王慧文一起创办过校内网,此乃帝帮中的嫡系之嫡系。
和任何夫妻店一样,其权力延伸一般都是从公关、人事、财务等岗位转向业务岗,当时快买优业务被寄予很高期望,郭也希望插一脚,于是变化发生了。
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社区团购大战,美团入局很晚,但陈亮作为优选负责人,很短时间便在美团内部拉起了近万人的团队,可以说直到现在,美团优选还发挥作用的一点老底子——商品品质和履约,都是陈亮打下的基础。2021年10月,美团内部将优选、快驴、买菜等业务整合,成立 g-team (商品小组),陈亮担任组长。
彼时,名义上郭万怀只是美团VP、快驴业务负责人,但却得以“协助”高级VP陈亮管理“快买优”。
但这一“协助”格局维持不太久,变成美团优选的各业务负责人也开始转向郭万怀汇报,名义上郭万怀仍向高级副总裁陈亮“汇报”。
陈亮深知进退之道,在3个月后,便在调整中将快买优交给了郭万怀。
彼时就有接近陈亮的知情人士向业内知名媒体36氪爆料:“亮哥已经在为退休做准备了,有此想法已有半年多”。
一系列操作都是明牌,目的是解释郭的入局具有相当的正当性。但事实上,陈亮名为“转岗”,实为给郭万怀“让路”。这情况也让不少美团元老不忿,因为甚至陈亮曾迅速打开美团优选被动局面的业绩,也被解释为“作为开山大将的他,更适合业务从0-1的过程”。
2023年后,随着王慧文、陈亮等“帝帮”的退休潮,郭万怀在美团内实际地位,是职务上的第二引擎业务负责人,以及实际意义上的除王兴本人之外的一号位。
郭在美团内威权地位的形成,除了其权力来自于美团最高负责人的信任之外,也在于其严厉的行事风格。例如在2022年,光子星球曾报道——通过多位美团内部人士证实,美团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裁员,本次裁员几乎涉及所有业务部门。
据说这次裁员中,三大业务板块裁撤比例不尽相同,到家事业群大约5%,到店事业群大约10%,而新业务板块裁员比例相对最高,其中“快买优”(快驴、美团优选、美团买菜)裁员幅度约为20%。
也就是说,副总裁郭万怀刚刚接手“快买优”三大业务,就开始对自己的业务裁员,这是为了立威?还是这些业务真的人浮于事?
但很显然的是,郭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快买优”(现为食杂零售板块)业务,在过去两三年里,除了美团买菜业务有相对不错的进展外,快驴业务扭亏但扩张地区受限,美团优选业务在2023年亏损超200亿元,在2024年仍为新业务中唯一亏损板块,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回撤并关闭10个区域中心仓(RDC仓),同时收缩低效市场。
而郭继续明确把持“食杂零售”,目的除了掌控这一生力业务之外,也因为其与美团的发展方向——即时零售具有重大的关联和重叠。
从这个角度看,“即时零售”这张美团手里最大的“王炸”,却有可能变成“炸王”,炸沉王的太子梦,炸出郭万怀一统即时零售的梦想。
环顾一线互联网公司,例如腾讯、阿里、百度等,大都由新兵和老将同撑一片天。近些年,大厂内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挑大梁,老将回归一线也成为另一个风景。
而美团则刚好相反,帝帮、后帮虽然也都各有千秋,但也都在公司zz大于业务能力的折磨中过早的消磨人生意气,都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王慧文、陈亮、干嘉伟这样的功勋老将或被挤走,或二线后再离职,或退休后患抑郁。
这其实暴露了二元一体模式下,其实没有任何“外人”能够进入美团的核心,这不但将使得美团的管理继续板结,也在消耗这些老将积累下的沉淀。
如今,王莆中的超拔,背后是美团这个昔日勇猛精进的平台,在内部高度板结下,试图打破创始层人才凋零和中生代老将退役后,急需新人支撑大局的困局。
而王莆中虽然业务素质极高,但在阿干、陈亮的殷鉴下,能否突破“魔咒”而真正得到足够改变局面的信赖,在“疏不间亲”的古训下,恐怕是一个难解的结。
美团的王莆中,如今是美团有史以来第二位拥有CEO头衔的高管,并且一手包揽了美团最为核心的业务板块,沸沸扬扬的“美团太子”的说法又开始传言于江湖。
但从美团内部视角来看,王莆中能否称为“太子”还真的难说——作为一家由夫妻共同参与创立的美团,向来对于授权看得非常紧。
“王兴本身不是授权型人格,他把核心业务抓的非常紧,他也没有任何交班或者离开业务一线的想法”,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称。
更让王莆中为之担忧的是,王兴早就为“太子”准备好了权力制衡。
说制衡绝非妄言,王莆中负责的是核心商业板块,而一般我们认为的“第二增长引擎”业务则由郭万怀负责,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快买优”的快驴、美团买菜和美团优选,它们代表着美团的未来,而郭万怀则是王兴的结发妻子,两人大学毕业后即成婚。
由非嫡系的王莆中出任代表“现在”的业务,由郭万怀看守代表“将来”的业务,这就是典型的制衡。
虽然早期负责过公关、融资等对外沟通型业务,但郭万怀本身并不以亲和力著称,而是以热爱权力和风格强硬著称。有前美团员工的说法是:“内部没有人敢在谈论郭万怀的时候称其为‘老板娘’,这是一个绝对禁忌,正确的叫法就是郭万怀或者‘万怀’,而且谈论的时候要很严肃”,从中不难看出郭的威权风格。
王莆中的担心是有缘由的,因为这既有历史教训,也有现实冲突。
现实冲突是显性因素,虽然美团最近升级了独立品牌“美团闪购”,使之成为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主打招牌。但美团实则还有一大块即时零售业务,即美团自营的“美团买菜”,这一业务则是郭的掌上明珠,“也是郭万怀在纯业务领域相对拿的出手的板块,因为快驴和优选的问题更多”。
连美团内部人士也认为,闪购和买菜“将来必然形成某种程度的整合,因为其实质都是即时零售,只是一个是聚合第三方,一个是自营,但本质都是即时零售。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统合两个业务,其实对于资源的复用和战略的协同都有利。”
换言之,王莆中的“亲儿子”美团闪购与郭万怀的“亲闺女”美团买菜必有一战,这让王莆中深感不安。因为他深知,在美团这种夫妻共同创立的公司(参与程度和影响力有着直接关系),业务上的出类拔萃并不是安枕无忧的理由。
可以举出的实实在在的例子是干嘉伟,干嘉伟此前是阿里“中供铁军”中的核心之核心,本来负责老东家对美团投资前的尽职调查,他在交流中就对王兴指出,美团当时的问题是“地推人员很尽职,但业务上很业余”。
这句话让王兴看到希望中的曙光,所以两人一面在谈对美团的投资事宜,一方面王兴频频邀请干嘉伟加盟美团,据说具有代表意义的吃饭就有9次之多,故此江湖上一直有“王兴九顾茅庐寻阿干”的美谈。
干嘉伟最终非常犹豫的加入了美团(由于对老东家的感情,也由于其对于美团和前者未来必有业务冲突的预感),他觉得置身于两者间会很麻烦,但终于还是被王兴诚意所打动。
干嘉伟最终还是去了美团,而且很高调,他的公开说法是:“哈哈哈,我zz觉悟真没那么高,去美团完全是个人决定,经历了内心挣扎-组织挽留-下决心离职,所以才搞了半年,还倒贴了王兴好多饭钱,最后自己都烦了,粗暴三连问:这事大不大?这哥们以后能排进互联网前十人吗?他们是不是正好缺我?”
干嘉伟一手接过了地推业务,最终美团超过所有友商,在诸多资本的支持下最终于2015年合并大众点评为终局的实际业务支撑。
然而,令人惊掉下巴的是,美团合并点评才刚一年后,美团就进行了一轮架构调整,到店餐饮事业群、外卖配送事业群和餐饮生态平台三大事业部被整合为“餐饮平台”,王兴的清华同学和持续追随者王慧文摘走了桃子,担任该平台总裁;而干嘉伟被打发去干一个美团内部叫 “互联网+大学”的闲职,不可否认的就是——曾经的地面部队领军人物阿干自此沦落二线,不再参与一线作战,直至离开。
干嘉伟的调离是当年互联网最热的事情,业内说法无数,但一种说法很有市场,那就是干嘉伟与郭万怀不和,是其遭遇不公的根本。
干嘉伟的优势是具备当时美团创始团队们所不具备的能力——地推。缺点是虽然被王兴捧的很高,但干一直不为美团的核心圈所接纳。美团的核心圈又有“帝帮”和“后帮”的说法,其中“帝帮”指王兴的同学,“后帮”则是外戚。
所以在彼时美团真正的权力铁三角,是王兴本人和帝帮代表王慧文、后帮代表郭万怀,而干嘉伟虽然被王兴尊崇备至,但本质仍是客卿。
郭万怀之排斥干嘉伟,究竟是出于对于王兴在幕后决定收拢权力的意志执行,抑或是郭本人的妒嫉,甚或是“帝后”二帮合力排斥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今天已经无从考察。但有媒体当年曾报道,在挤走干嘉伟这件事上,郭万怀其实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
郭挤走干的做法据说并不复杂,因为干在业务上无可挑剔,且对美团有关键性的历史作用,只好借由自己当时独揽财务和人事大权的优势,做出了若干核心运行财务数据不抄送干嘉伟的决定。此事一而再、再而三,导致彼时高居美团COO位置的阿干几乎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最后黯然离场。
有美团离职员工认为,这才是干负气出走的最大原因,而郭到底代表自己还是王兴,无从考察,但美团的“夫妻店”本质,在这件事中显露无疑。
老婆绝对大于业绩优秀的核心高管,这件事的殷鉴王莆中不可能不知道,这也可能是他的一块心病。
事实上,更大问题是,郭本身的“问题”与其在美团拥有的地位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之固有威权而难完全拿下所有人的认可。
例如,和干嘉伟事件背景类似的,还有郭为了扩张权力而赶走嫡系的一系列做法。
比如陈亮,曾是美团移动部门的第一名员工,当时外界视为美团第二大元老(甚至高于王慧文),更不简单的是,陈亮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王兴的高中同学,曾与王兴、王慧文一起创办过校内网,此乃帝帮中的嫡系之嫡系。
和任何夫妻店一样,其权力延伸一般都是从公关、人事、财务等岗位转向业务岗,当时快买优业务被寄予很高期望,郭也希望插一脚,于是变化发生了。
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社区团购大战,美团入局很晚,但陈亮作为优选负责人,很短时间便在美团内部拉起了近万人的团队,可以说直到现在,美团优选还发挥作用的一点老底子——商品品质和履约,都是陈亮打下的基础。2021年10月,美团内部将优选、快驴、买菜等业务整合,成立 g-team (商品小组),陈亮担任组长。
彼时,名义上郭万怀只是美团VP、快驴业务负责人,但却得以“协助”高级VP陈亮管理“快买优”。
但这一“协助”格局维持不太久,变成美团优选的各业务负责人也开始转向郭万怀汇报,名义上郭万怀仍向高级副总裁陈亮“汇报”。
陈亮深知进退之道,在3个月后,便在调整中将快买优交给了郭万怀。
彼时就有接近陈亮的知情人士向业内知名媒体36氪爆料:“亮哥已经在为退休做准备了,有此想法已有半年多”。
一系列操作都是明牌,目的是解释郭的入局具有相当的正当性。但事实上,陈亮名为“转岗”,实为给郭万怀“让路”。这情况也让不少美团元老不忿,因为甚至陈亮曾迅速打开美团优选被动局面的业绩,也被解释为“作为开山大将的他,更适合业务从0-1的过程”。
2023年后,随着王慧文、陈亮等“帝帮”的退休潮,郭万怀在美团内实际地位,是职务上的第二引擎业务负责人,以及实际意义上的除王兴本人之外的一号位。
郭在美团内威权地位的形成,除了其权力来自于美团最高负责人的信任之外,也在于其严厉的行事风格。例如在2022年,光子星球曾报道——通过多位美团内部人士证实,美团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裁员,本次裁员几乎涉及所有业务部门。
据说这次裁员中,三大业务板块裁撤比例不尽相同,到家事业群大约5%,到店事业群大约10%,而新业务板块裁员比例相对最高,其中“快买优”(快驴、美团优选、美团买菜)裁员幅度约为20%。
也就是说,副总裁郭万怀刚刚接手“快买优”三大业务,就开始对自己的业务裁员,这是为了立威?还是这些业务真的人浮于事?
但很显然的是,郭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快买优”(现为食杂零售板块)业务,在过去两三年里,除了美团买菜业务有相对不错的进展外,快驴业务扭亏但扩张地区受限,美团优选业务在2023年亏损超200亿元,在2024年仍为新业务中唯一亏损板块,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回撤并关闭10个区域中心仓(RDC仓),同时收缩低效市场。
而郭继续明确把持“食杂零售”,目的除了掌控这一生力业务之外,也因为其与美团的发展方向——即时零售具有重大的关联和重叠。
从这个角度看,“即时零售”这张美团手里最大的“王炸”,却有可能变成“炸王”,炸沉王的太子梦,炸出郭万怀一统即时零售的梦想。
环顾一线互联网公司,例如腾讯、阿里、百度等,大都由新兵和老将同撑一片天。近些年,大厂内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挑大梁,老将回归一线也成为另一个风景。
而美团则刚好相反,帝帮、后帮虽然也都各有千秋,但也都在公司zz大于业务能力的折磨中过早的消磨人生意气,都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王慧文、陈亮、干嘉伟这样的功勋老将或被挤走,或二线后再离职,或退休后患抑郁。
这其实暴露了二元一体模式下,其实没有任何“外人”能够进入美团的核心,这不但将使得美团的管理继续板结,也在消耗这些老将积累下的沉淀。
如今,王莆中的超拔,背后是美团这个昔日勇猛精进的平台,在内部高度板结下,试图打破创始层人才凋零和中生代老将退役后,急需新人支撑大局的困局。
而王莆中虽然业务素质极高,但在阿干、陈亮的殷鉴下,能否突破“魔咒”而真正得到足够改变局面的信赖,在“疏不间亲”的古训下,恐怕是一个难解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