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始,大模型的劲风吹向了智能手机市场,主流厂商陆续推出了“AI手机”,将AI作为主打卖点。
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演变,市场对于AI手机的定义并未形成共识,不同的手机厂商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从现状来看,大多数“AI手机”还停留在“堆加功能”的阶段,以APP的形式将问答、文本生成、图片美化等能力内置在手机上,远没有在交互和体验上重构外界对手机的认知。
AI手机最终将朝什么样的方向进化呢?
7月9日,三星推出了新一代折叠屏旗舰Galaxy Z Fold 7和Galaxy Z Flip 7,除了折叠屏形态的创新,不小的篇幅留给了Galaxy AI,在进化方向上给出了新的答案——通过整合多模态AI智能体,打造了新的交互方式和服务体验。
01 交互方式的进化: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
许多人对“智能体”已经不再陌生,有别于只能“对话”的聊天机器人,智能体的典型特征是“有手、有脑、有眼睛”,即能够理解用户意图,将需求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调用相应“能力”进行执行。
倘若将多模态AI智能体和智能手机融合,在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上会有什么不同呢?
直接的例子就是Galaxy Z Fold 7的游戏场景,用户只需要在屏幕上圈选出目标,即可即时呈现游戏攻略、战术建议或道具说明。
“神奇魔法”的背后,Galaxy AI在短短几秒钟时间里,至少完成了三个步骤的工作:
第一步是感知,基于视觉识别能力阅读屏幕上的界面元素,理解其中的信息并联想用户可能的需求;
第二步是推理,理解了用户的潜在需求后,“思考”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并把目标拆解为不同的任务;
第三步是执行,在后台静默执行搜索、内容理解、内容生成等操作,将对应的内容推送到窗口上。
对比传统的人机交互,Galaxy Z Fold 7在场景感知、行为预测等多模态能力的赋能下,进化出了“可感知-可预测-可建议”的主动服务能力,进一步从“工具”跃升为懂用户的“智能助理”。
需要回答的另一个问题是:三星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屏幕理解”能力几乎成了AI手机的标配,在体验上却一言难尽:要么准确率太低,把圈选的物品错误地理解成商品;要么在执行时需要跳转到浏览器或第三方APP,硬生生地打断了用户体验。
答案在于两个层面的创新。
一是强大的端侧算力。Galaxy Z Fold 7搭载了三星定制的高通骁龙8至尊版,相比于前代芯片,NPU性能提升了41%、CPU提升了38%、GPU提升了26%,强劲的端侧算力,大幅提升了AI处理效率。
二是系统级的协同能力。三星在Samsung One UI 8系统上深度整合了多任务处理能力与智能交互工具,大幅减少了应用界面的跳转频次,让智能体无缝渗透至任何一个使用场景,而非作为独立的应用运行。
年初三星Galaxy S25系列发布时,已经向外界演示了Galaxy AI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在跨应用执行、语聊视界对话、即时简报等场景下的表现。半年后的Galaxy Z Fold 7和Galaxy Z Flip 7,再一次诠释了AI时代的交互范式:从传统的“请求—响应”,演化为“感知—理解—主动支持”的智能协作。
02 新形态叠加新体验,进一步释放空间潜能
不只是屏幕识别,Galaxy AI的多模态能力还包括结合上下文判断用户意图的语音理解、实时联动摄像头实现场景识别和建议的镜头共享等等,而折叠屏的多元形态,为多模态AI提供了天然舞台。
在生产力场景中,专为大屏优化的Galaxy AI,让三星Galaxy Z Fold 7充分释放了折叠屏的空间潜能。
当用户展开Galaxy Z Fold 7的大屏进行内容创作时,整个设备立刻转变为一个高效的移动创作与办公平台。比如在撰写项目提案或文章初稿时,用户可以在主窗口中专注编辑,同时调用Galaxy AI的写作助手,在侧屏以分屏形式呈现智能改写、摘要或续写建议。另外,AI输出内容与原稿可并行显示,修改更有对比感,写作效率显著提升。
如果内容需要配图,可以在直接在第二窗口调用绘图助手或AI图像生成工具,快速生成符合语境的插图,并通过“智能拖放”功能,将生成的图像轻松拖拽至文档中,无需频繁切换应用或下载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融合了多模态AI智能体的三星Galaxy Z Flip 7,满足了与掌心折叠形态适配的AI体验。
在通勤途中或咖啡馆短暂停留时,用户只需将Galaxy Z Flip 7半折立于桌面,就能开启立式交互模式:无需双手操作,只要一句自然语言指令,例如“帮我查一下下午的会议安排”或“总结这封邮件的重点”,内置的多模态AI智能体便立即响应,并在超大视野智能外屏上呈现答案。就像是一位贴身助理,提供真正“解放双手”的智能体验。
得益于三星Samsung One UI 8的系统创新,Galaxy AI不仅能解答问题,还能跨应用执行操作:当用户说出“将这个日程加到我的日历”或“把刚才的对话转发给团队”,AI即刻执行,无需跳转、复制、切换界面。
在图像处理方面,Galaxy AI的专业级影像体验和折叠屏的碰撞,为移动创作打开了新的可能。
通过大屏专属优化的Galaxy AI工具,用户只需轻点几下,就能擦除背景中无意入镜的路人,AI自动识别消除冗余元素并补全背景,呈现更自然、完整的视觉效果;如果需微调拍摄角度或人物构图,可通过拖拽调整画面元素的位置和大小,并实时预览图像效果。
同时三星Galaxy Z Fold 7还支持并排编辑和显示原图功能,可在大屏上实时对比原图与编辑版本,帮助用户轻松决定修改与保留的内容;音频橡皮擦功能,可一键消除咖啡馆背景中的嘈杂人声。
可以找到的案例还有很多。
一个个炫酷的场景,勾勒出了智能手机体验的新业态:如果说折叠屏是一种物理层面的“变形术”,那么AI智能体就是数字世界的“读心术”,让AI手机的演变轨迹不再是简单地拼凑AI功能,而是深度嵌入系统、能够理解用户、协同操作的“智能伙伴”。
03 写在最后
从“集成一个模型”到“嵌入一个AI智能体”,三星正推动AI手机加速向系统级智能进化。
不同于市场上普遍以堆叠大模型能力为主的路线,三星的核心思路是基于折叠屏这一创新形态,构建起一个真正理解用户、适配场景、主动服务的生态体系。不仅能听懂语言、识别图像,更能在不同形态下根据用户所处的环境和意图,智能协调操作、推送建议、完成任务。
就像从传统“驾驶辅助系统”跃升到“自动驾驶”一样,不再只是增强某个局部功能,而是重塑整个操作流程、决策机制和用户体验路径。
智能手机的未来,不在于能做多少事,而在于能为用户做成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