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周末,罗永浩和西贝因为预制菜掐架,一场关于连锁品牌是否用了预制菜的大争论吵出了诸多名场面:有人说罗永浩是企业照妖镜,十几年前打了一家企业也姓西;还有人说老罗十万悬赏西贝使用了预制菜的证据,结果贾总一拍桌子说这十万我拿了——概因他开放后厨请媒体参观,这下全露馅儿了,您这不是预制菜那啥是预制菜……
罗永浩自己都说“有些感动”,因为这次网络上居然有90%都是支持他的,作为著名的争议人物,能享受到这样一边倒的支持确实令人意外,不过也反映出“天下苦预制菜久矣”。其实大家并不是担心预制菜不安全,而是太多连锁餐饮品牌明明用了预制菜却卖现炒菜的价格,关键是“微波炉电磁炉加热预制菜”注定不好吃,一吃就吃出来了,就这还嘴硬说消费者不容置疑,老罗这次是说出了大众消费者的心声。
预制菜,确实走进了十字路口。
《中国消费者报》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除了在快餐店赶时间就餐外,在其他餐饮场景中,若得知菜品是预制的,大概率会放弃选择。
并不是担心预制菜不安全,而是不好吃还卖高价,另外还不告知消费者。这就是预制菜行业的命门。
一位卖菜的大姐就吐槽:“我儿子上次去连锁餐馆点个鱼香肉丝,端上来那味儿跟在冰箱冻了半个月又热的没啥两样,肉丝嚼着像皮筋,二十多块钱算是打水漂了!”一位白领小王也有类似经历,他和对象去某知名连锁火锅就餐,点的鲜鸭血煮了半天都不散,后来才知道是预制的冻鸭血,两人瞬间没了胃口。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显示,乡村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占比超80%。敢情消费者花大价钱,吃的竟是工厂提前做好、冷冻许久的玩意儿。
这么一闹,西贝的结果怎么样不知道,但这场社会大争论却意外地“捧红”了一个刚刚上线的产品。
大家现在最想要的app是啥?是能告诉大家身边哪些饭馆是现炒现做。这就是当下的“餐饮刚需”,其实也是一直以来的刚需,只不过一直以来各种点评榜单和餐饮连锁一样也不说实话罢了。
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高德地图正式推出“高德扫街榜”¬——一个大家用脚投票给投出来的,“说实话”的美食生活榜单。
当时试用这个榜单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不是大家讨论的AI、也不是导航,而是那个“烟火小店”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第一份专为“小店”做的榜单,有点东西,也有点情怀。
上榜的全是凭借真本事赢得口碑的小店,都是以往在其他榜单上没怎么见过的名字,在办公室一问,还真有同事去吃过,说味道不错。扫了几个小店的评论区,能看得出来,这些小店基本都是夫妻老婆店,没有什么线上运营的能力,有的就是一炉旺火、一口烧菜锅,以及早起采买的新鲜食材,用这些烧出一道道锅里锅气的热乎菜。
倪叔也是吃遍全国各地的老吃家了,知道很多颇有特色的现炒小店,我家附近就有一家开了十多年的馄饨铺,基本就是“社区食堂”了,来的都是熟客。结果这个周末,店里突然来了些新顾客,一问,说是烟火小店榜上看到的,老板挺乐呵:“一下还有点忙。”
像这样被光临的小店挺多,尤其在过去这个周末。这几天罗永浩和西贝间的话题热度,让很多人尤其年轻人促生了强烈的“去小店看看”的念头。
“大家不想吃预制菜”,小店里往往藏着最真的烟火气,如何把隐匿在胡同里、小街边的宝藏烟火小店挖掘出来,就是高德的功夫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老罗揭开的预制菜心结,还没和一众预制菜餐饮品牌止息干戈,却给了给了成千上万坚持现炒现制的街边烟火小店一个历史级的机会。
在当前形势下,消费者不再只盯着品牌连锁餐饮的招牌,而是更乐意找到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宝藏小馆,就想尝一口用新鲜食材精心做出来的美味。中餐在某些时候真的是不适合“做大”,因为一旦规模化,使用预制菜是不可避免的,不然效率跟不上。
高德则带着扫街榜给那些烟火小店和想吃热乎菜的消费者,提供了另一条路:它是一座桥,把消费者和街边小店连起来,把鲜切现炒的真实小店与不想吃预制菜的消费需求链接起来,准确抓住了消费者追求真实、回归本味的消费趋势。
时势造英雄啊,但这所谓“英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某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做了正确的选择,站在了多数人的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