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多张“王炸”给底气,山高控股1亿美元自信回购

“市场之广+模式之优+团队之强+政策之好”的多重利好加持下,眼下的山高控股,相当于手中拿了一堆“王炸”。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最大的自信就是重仓自己!

2022年底,腾讯的股价从700多港元的高点,一路下跌到200港元出头,如今又回升到645港元的高位。

三年涨两倍,打磨业务之外,腾讯在这中间做了什么关键动作?答案是大额回购——腾讯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回购了26亿港元、338亿港元、490亿港元、1120亿港元,回购额度一路飙升。

回购,一来,有力证明了公司基本面良好,且对未来前景保持乐观,毕竟最了解公司的,莫过于公司自身;二来,持续大额回购,也向资本市场传递了公司的自信,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推崇价值投资的股神沃伦·巴菲特也曾明确对公司回购点赞,“若被投资公司将其所赚的盈余用于买回自家的股票,我们通常会报以热烈的掌声。理由很简单:若一家公司,其股票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还有什么投资会比这来得更稳当、更能促进原有股东权益呢?”

如今,类似的一幕,又在电算一体化龙头山高控股上演。

9月16日,山高控股股价异常波动。当天晚上,山高控股即作出反应,公司宣布在公开市场执行股份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17港元,总额不超过1亿美元,资金将来自公司现有现金流或营运资金。

9月17日上午收盘,山高控股股价涨幅13.96%,回购的效果立竿见影。显然,在这场博弈中,市场选择和山高控股站在一起。

一、恶意做空赌情绪,长期价值看底色

9月16日,山高控股的突然大幅回调,来得有些莫名,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毕竟,山高控股业绩一直在狂飙,赚钱能力更是一路踩油门。

2025年上半年,山高控股收入达25.03亿元,来自于新兴产业的收入占比96%;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6%。回看2024年,山高控股净利润为6.93亿元,同比增长39.92%。

再看业绩基本面,无论从赛道、模式,还是行业地位来看,山高控股前景都相当乐观。

身为电算一体化龙头,山高控股一手电力,一手算力,站在了黄金赛道上。不但深谋市场之广,也呼应了国家战略,中国政府持续密集出台清洁能源、人工智能、东数西算等鼓励政策,而山高控股恰好站在了三大政策风口的交汇点上。

好赛道,决定了公司的发展上限;好模式,决定了公司能否在一众对手中突围出来;好政策,决定了公司能否在外部营商环境中如鱼得水。

业绩高增长,占据好赛道、践行好模式、受益好政策的山高控股,其长期红利清晰可见、价值潜力还远未释放,股价却突然遭遇大跌,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唯一合理的解释,可能就是遭遇了恶意做空。

与耐心资本看重底色,谋划长远不同,恶意做空机构赌的是情绪。原因有三:一来,做空者作为公司局外人,对公司基本面通常了解有限,对公司的分析自然不够客观准确;二来,不少做空者本来就是靠挑拨市场情绪、人为制造认知裂痕,获得短期暴利,公认的垃圾公司,因为压根不受关注,反而没有做空价值;三来,不少做空机构,可能和被做空公司存在实质的竞争关系,做空行为本身就充满偏见和恶意。

正因如此,不少大公司好公司,反而频频遭受做空,首当其冲的就是特斯拉。

在做空特斯拉的名单中,既有绿光资本、空头大师吉姆·查诺斯、斯坦菲尔合伙公司,也不乏比尔·盖茨等大佬。到了今年,华尔街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领衔的 “左派金融集团”也参与进来。

部分做空者也许短期可以获利,但大部分做空特斯拉的玩家,并没有赚到什么便宜。业绩短期震荡但长期向上的特斯拉,成为了做空者的“坟场”。

根据S3 Partners公布的数据,自特斯拉2010年上市以来,做空者的累计的账面损失总计达645亿美元。仅仅2020年,一年涨幅730%的特斯拉,就给空头们带来了高达380亿美元的损失。

这让见多识广的S3 Partners董事总经理Ihor Dusaniwsky也大为惊叹,“这不仅是今年所有股票市场中最大的亏损,也是我这辈子见过的股票市场最大亏损。”

最近,马斯克又公开向做空者喊话,称做空特斯拉股票的人将被“彻底消灭”(obliterated)。

据会计研究机构GMT Research(2019-2024年)的统计显示,机构做空的整体成功率仅有37%。

面对做空,最直接明快的回击就是回购。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以来,美国公司已回购了价值9836亿美元的股票,预计到2025年年底,总回购规模将超过1.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回看山高控股的回购反击,也非常有效,宣布回购计划之后,9月17日一开盘,公司股价旋即大幅反弹。

显然,资本市场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比起恶意做空者的情绪性操弄,最了解公司真实底色的公司自身主动出手回购,才是更明确更具指引性的信号。

二、持续回购的底气,耐心资本的底色

如果以为回购公告,仅仅是为了反击做空者,未免低估了山高控股——更深沉的原因在于,山高控股看好公司所在赛道,看好公司长期前景,也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

如我们之前报道所说,山高控股下承绿电大势,中接AI红利,上应国策东风。

眼下,AI大规模的普及落地,带动了底层算力的需求井喷。

据中国通服数字基建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智算中心(AIDC)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未来3年,全国在建及拟建智算中心资源规模总计至少为2023年底投产规模的5倍。需求高增长之下,山高控股不愁客户和市场。

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分析,我国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中,电力成本、折旧和房租占据前三位,占比依次为 56.7%、25.6%和7.7%;人工费和设备租赁占比分别为 3.7%、3.4%。可见,电力是IDC(数据中心)的第一成本要素。

山高控股基于”电力+算力”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新能源发电和数据中心用电需求高效内循环,将算力布局选址与能源侧布局匹配,提升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率等,推动算力和能源协调发展,达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这样的模式优势,在山高控股主导的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可见一斑。后者构建了“发电即用、用电即有、合理定价、互惠互利”的电算一体产业生态闭环,据中泰证券预测,项目达产后,年发电量约为8.6亿度,预计每年约可产生增量经济效益13亿元。

不但市场需求井喷,政策也大力鼓励。

8月中旬,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加大数、算、电、网等资源协同。

更早之前,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了目标,2025年底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 80%。

呼应国家大计,上述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的“算力-电力协同近零碳数据中心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身处黄金赛道的山高控股,并没有就此躺平,还在寻找更多前沿机会,比如卡位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今年8月21日,山高控股成功发行香港首个企业票据代币化产品,为首个企业在HashKey链上发行的非实物化记名数码原生票据,在“AI+RWA”数字经济生态布局上再次占据先机。

RWA与电算一体业务貌似跨界,其实存在紧密联系。山高控股掌握了被市场视为下一代RWA的两种核心“硬通货”——AI算力与绿色能源,如此才能成功首发。

通过布局RWA,山高控股打开了低成本、高流通、全球化的融资通道,持续以“资本活水”反哺其电算实业布局。未来,山高控股可以推动旗下更多优质资产上链,形成“电算一体”与“AI+RWA”双循环双赛道的产业布局。

山高控股在风口赛道上屡次出手必中,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能力。

在德邦证券看来,这要依赖于山高控股作为耐心资本,其管理层具备“行业经验+战略眼光+资本运作”叠加的三重核心能力,可以跨周期前瞻趋势、跨领域整合布局,将金融工具与实业运营结合、将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协同,从而推动公司陆续在能源、算力、RWA等风口领域,相继建立了竞争优势。

“市场之广+模式之优+团队之强+政策之好”的多重利好加持下,眼下的山高控股,相当于手中拿了一堆“王炸”。中泰证券、东吴证券、德邦证券、山西证券等,不约而同给出了“增持”评级。9月13日,中泰证券再次发布研报,看好公司作为全球AIDC 电算一体化龙头的战略发展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回看山高控股遭遇的这次恶意做空,在其浪奔浪流的增长大势下,不过是小小浪花一朵。

理性做空对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固然有益,恶意做空却是资本市场的毒瘤。后者或许也该反思一下了,毕竟,就连做空20年之久的著名空头香橼资本,已经在四年前放弃做空、转而做多了。

香橼资本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解释称,公司早期做空的驱动力是为了帮助散户投资者揪出害虫公司。但后来发现,习惯性的做空,导致公司迷失了自我,“与创业初心相违背”。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多张“王炸”给底气,山高控股1亿美元自信回购
2025-09-17 13:54:57
山高控股,手握“王炸”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