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把露营装备搬到客厅”、“打造专属家庭休闲角”成为2025年夏季社交平台的热门趋势,越来越多年轻人试图将客厅升级为集游戏、健身、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但不少人在实践中却屡屡碰壁,想连接Switch玩体感游戏,却受制于续航总是不尽兴;用手机投屏追剧,网络延迟让人抓狂;想把笔记本电脑画面投到大屏,看着电视背后那一团乱麻的线,不知该如何下手。本应是客厅核心设备的电视,反倒成了场景升级的“绊脚石”。
这份尴尬背后也道出了行业隐忧,奥维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量额齐增",市场销量1375万台(+1.8%),销售额561亿元(+7.5%),然而行业人士对于全年电视销量仍不乐观。一方面在于“国补”未给行业带去较大增长;另一方面,数据显示仅不足三成用户会为新技术升级电视,远低于手机、平板的更新频率。
当消费者日均开机时长跌破3小时,当客厅中心地位被移动设备蚕食,电视正面临深刻的身份危机,而长虹9月23号发布的GPMI+星闪电视,或许能为行业提供一条值得深入探索的新路径。
创新投入与市场回报失衡,电视行业需要新的"催化剂"
有关电视行业的技术进化从未停歇。从CRT到LCD,从4K到8K,从HDR到MiniLED,每一次技术跃迁都伴随着巨额研发投入。2024年,海信视像单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高达23亿元,长虹的研发投入也超过21亿。
然而,这种投入并未换来对等的市场回报。2025年上半年,尽管MiniLED电视销量379万台,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但整体市场仍呈现"高端增长、中端停滞、低端萎缩"的结构性分化,主力尺寸(除32寸外)均价均同比下跌。考虑政府补贴叠加降价,实际价格有更大跌幅。多数品牌陷入"投入越大、利润越薄"的怪圈。
这种创新投入与市场回报的失衡,根源在于厂商的创新方向与用户真实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错位。长期以来,电视行业都在"执着参数",将绝大部分的研发资源投入到画质、背光、尺寸等硬件指标上。
当然更清晰的画质、更好的视觉体验,同样也是用户需求,可相比"看得更清"更多用户的诉求其实是"用得更爽"。据此前奥维云网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90后、00后年轻用户对客厅的功能定位有着越来越多的期待,其中娱乐场景需求达到73.7%。更有超过50%的用户对现有客厅家居家电配套、功能分区以及客厅的用途表示不满意。
所以,电视作为家庭娱乐中心、承载用户影音体验的定位虽未改变,但生态扩充也已刻不容缓。
GPMI技术的出现,为打破这一僵局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长虹等国产大牌重点布局的创新接口标准,GPM技术具有七大显著技术优势,分别体现在:双向多流、双向控制、高功供电、生态兼容、极速传输、快速唤醒和全链安全。
有着7大技术优势加持,也为电视行业突破带来了“四重价值”。首先体现在设计层面,单一线缆替代传统的HDMI、USB、电源线束,让电视背部告别"蜘蛛网",为超薄机身、隐形散热等工业设计创新提供可能;其次在音视频表现上,GPMI凭借最高192Gbps的极速传输,配合星闪协议的低延迟特性,解决了传输中的画质损失问题,让8K内容真正落地;而在生态扩充方面,GPMI构建的开放接口标准让游戏主机、音响、摄像头等外设实现即插即用,显著降低了跨品牌设备的兼容门槛;再就是用户黏性上,这种无缝连接体验让电视从孤立的显示设备转变为家庭数字生态的"连接器",自然提升了使用频次和场景价值。
与单纯追求参数升级的传统路径不同,GPMI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不再让电视与移动设备竞争用户注意力,而是成为移动生态的自然延伸和体验放大器。同时还是配合电视厂商主航道创新的关键“催化剂”,更是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粘合剂。
从单一终端到生态核心,GPMI+星闪如何重塑电视用户体验
GPMI标准除了对行业来说是一次革新的机遇,对消费者来说同样也将重新定义体验逻辑。
以长虹刚刚发布的GPMI+星闪电视来说,就将实现真正的"无线化"与"极简化"。传统电视背后动辄五六根线缆的乱象将成为历史,通过GPMI超级一线通技术,一根线缆即可完成所有外设连接,甚至能为手机、摄像头等设备提供反向供电。
对于追求整洁家居风格的现代家庭而言,这种简化不仅消除了布线烦恼,更让电视摆放位置不再受插座位置限制。配合星闪协议的隔空操控能力,用户可实现从"按键操作"到"无感交互"的跨越。像健身时无需手持遥控器即可切换课程,游戏时手势指令也比手柄响应更迅速。
同时,这种设计也让电视背部实现“零线缆外露”,配合超薄机身设计,无论是挂墙安装还是落地摆放,都能完美适配极简风、工业风等多种家居风格。对于租房用户而言,更省去了反复插拔线缆的麻烦,搬家时只需拆卸一根线即可,便捷性大幅提升。
除了外观和操作层面的简化,GPMI技术在场景适配上也有独特优势。
在电视的核心影音娱乐场景下,基于GPMI通过全面兼容USB Type-C接口标准,彻底降低了多设备联动的门槛,用户只需将笔记本、手机等设备与电视相连,无需手动切换信号源或安装驱动,电视即可自动识别设备并完成画面同步,并且还不会降低内容画质,“插线即投”的操作,让不同年龄段用户都能轻松上手。
而双向控制能力,使用户可通过电视反向超控其他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的PPT翻页、音量调节;连接手机后,能直接在电视大屏上操作手机APP,无需在小屏和大屏间反复切换。通过彻底打通大屏小屏生态,使用户从“看电视”真正进入“用电视”时代。
此外,长虹GPMI+星闪电视,还具备45W的反向电力传输能力,无论是打游戏、学习还是健身再也不怕手机、笔记本中途断电了,让终端设备永无续航焦虑。
这种“跨设备控制”体验,使电视成为家庭设备的“控制中枢”,手机、电脑、外设通过GPMI线与电视连接后,形成一个无缝联动的智慧网络。
显然,对于用户而言,GPMI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操作便捷性的提升,更是电视在家庭数字生态中位置的重新定义。当电视通过一根线就能无缝连接10余种智能终端,在娱乐、办公、学习等场景中自由切换,它就将不再是客厅中“可有可无的屏幕”,而成为了真正串联起家庭生活的“智慧中枢”。
总结
电视行业的身份危机,本质上是技术创新路径与用户需求演进不同步的必然结果。当参数竞赛无法打动消费者,当价格战透支行业未来,GPMI技术给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从市场反馈看,这种思路正在获得认可。继海尔之后,长虹成为又一家全面接入GPMI生态的主流品牌,标志着这一标准已从技术概念发展为行业共识。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品牌加入GPMI阵营,外围设备的兼容性将快速提升,形成"电视-外设"的良性互动循环,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同时在未来,有没有GPMI技术或许将成为电视行业的分水岭,也将成为电视品牌开启新增长周期的关键钥匙。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