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京东实现收入2991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预期。细化来看,带电品类稳步增长,市场领先地位加强;日百用品收入同比增长18.8%,增速约4倍于行业;外卖等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4%,环比二季度加速增长;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0.8%,增速创两年来新高。

收入之外,京东活跃用户和购物频次依旧保持强劲增长。
跳出这些基础数据,深入分析这份财报,倪叔看见:京东2025年三季度财报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超级供应链。受益于多年投入建设的超级供应链持续释放创新动能,为京东带来强劲增长的同时,正在深刻的影响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惠及消费者的同时也在惠及每一个生产者。
中国电商发展至今,从三日达、次日达、当日达,到如今的小时达,从服装电子到瓜果时鲜,供应链的升级功不可没。但是长久以来,中国电商发展的红利进步最快的交易环节,换句话说就是交易平台,对产业上游的设计、生产,以及线下实体商家的供应链并没有跟上,一些小餐馆熟练于线上外卖平台补贴、评分,但是后厨还是要骑着小三轮车去农贸市场进货,产业带的中小商家、农产品上游的种植户、外卖平台的骑手,受益于电商,但又过的朝不保夕、忧心忡忡。供应链效率的平衡,既事关每一个参与者的生计,更承载中国商业文明的延续。
时间往回推一段时间,针对这种商业现象,倪叔撰文《独家|2025年双11纪要:国内电商已死,算法和低价杀死了它!》深度揭露这一畸形现状,随即引爆了行业讨论,1700多人转发,每2分钟新加一个好友。没过多久,这篇文章便毫不意外的被和谐了。
引爆行业讨论,说明供应链苦此情形久矣,说明人心思变。
有人思变,就有人行动,京东便是其中之一。中国商业当下最需要的是走出低价泥潭,是反内卷,京东身体力行者,用一份有张力、有底气的财报带我们看见了重塑中国商业文明的希望。最重要的是,京东用结果展示了,平台与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企业是可以共生共荣、携手前行的。助力供应链企业,平台一定深受其益,双方携手可以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1
超级供应链推新品打爆品,推动产业创新正向循环
翻开京东这份财报,你可以看到京东围绕供应链,从产品的创新到渠道的创新、模式的创新。比如家电、美妆、3C等品类定制重磅新品数量是去年的5倍;京东超市包销定制产品突破1万种,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0%;截至三季度末,京东3C数码门店突破4000家,京东MALL全国已营业门店超20万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超过100家,京东养车门店数量近3000家。
2025年三季度,京东的平台差异化持续深入,“首发”趋势明显,以京东健康为例,全网首发超30万款新特药,持续巩固“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优势;11.11期间,京东汽车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4.99万起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正式开售。
京东超级供应链正在深度影响越来越多行业与品类,持续深化平台差异化的同时打破低价内卷顽疾,推动实体健康发展。以外场为例:截至三季度,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品质餐厅;在京东11.11期间,合作的TOP 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创新包销模式下爆品8小时热销超650万份。
为进一步推动外卖市场健康发展,助力优质商家摆脱恶性价格内卷,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健康的餐饮体验,2025年7月,京东正式推出七鲜小厨,凭借“新鲜现炒”、“食材透明”等特色广受用户认可,单量持续增长。其火爆流量更带动周边三公里内品质餐厅的订单量增长超过12%,出现了明显的红利溢出。这种红利溢出充分证明了七鲜小厨模式的长远价值。

在商业的世界里,“标杆”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优秀的“标杆”足以影响整个行业,推动整个行业从低维走向高维,让良币广泛流通,进而完成全行业的进化。京东一直在尝试打造这样的“标杆”,七鲜小厨是其中一例,京东服饰正式上线JD FASHION标识是另外一例,其目的都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确定性的购买体验。
家政领域,京东也在打造这样的优质“标杆”:京东家政目前已拥有超5万名自运营保洁师,服务覆盖全国超111个城市。
面向未来:京喜自营将正式开启“产业带厂货优选计划”,推动10万家工厂转型升级,助力产业带成长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好货。
京东打造的超级供应链,正在承担其作为一个超级供应链的责任。这话听起来理所当然,但如果你真正放眼整个电商行业,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超级平台都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这最终导致了电商平台的各种顽疾。
淘天、美团到拼多多等超级流量平台一代接一代,平台持续迭代下流量变现的效率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内卷,一些平台、一些超级主播开始竭泽而渔,上游厂家到下游员工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每一次价格内卷都以牺牲上下游的利益来完成,消费者也只是买到表面低价但实际低质的产品,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实惠。整个商业生态愈发畸形。
现在,问题来了,京东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其实就在财报里。
2
持续建设超级供应链,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累计已达1743亿元。持续的投入是京东构建超级供应链的基础。对新技术的持续关注与应用,则让京东超级供应链始终领先市场,以机器人与低空领域为例:未来5年,京东物流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10万架无人机,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
2025年,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热闹了一整年,未来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向未来,京东显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新技术始终是京东关注的焦点,京东总是领先市场将新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的发展与建设上来。京东在研发领域始终保持大手笔投入。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三季度,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近1600亿元。这1600亿的研发投入,换来了京东与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发展,换来了整个生态的持续稳定增长。
以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狼货到人系统为例,成功应对京东618、京东11.11等高峰实战考验后,已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与应用阶段,目前该系统已在北京、福州、广州、成都等多个核心城市的多种类型仓库实现落地,极大地提升了京东物流的高效稳定流转。

如果把视野放开至全球,京东全球售“海外包邮区”已增至13国,新、马、越、日、韩等地包邮力度再升级,官方直邮网络已覆盖36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切,离不开京东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
重研发,重投放,是京东技术转型之后的主线;
面向未来,京东还有很多新的计划,都与产业生态有关。
3
助力供应链高效健康发展,分享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红利
在AI技术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京东发布AI全景图,计划通过未来三年的持续投入,带动各个产业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还是原来的味道,先把蛋糕做大,然后与整个产业一起分享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红利。——重塑健康的商业文明,非如此不可。
医疗领域,京东健康旗下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2.0版本全新升级发布全新的“AI医院1.0”,在行业内首次实现AI驱动的“医检诊药”服务闭环。京东健康还联合鱼跃、微泰、三诺等医疗器械领军品牌,成立“京东健康智能互联生态联盟”,旨在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深度融合的智能健康管理体系,为用户提供全场景AI+健康管理体验。

京东工业则发布了行业首个工业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同步推出覆盖汽车制造、钢铁冶金、能源电池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十大场景专属方案,助力工业企业实现“降本万亿”。
所有这一切,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降本增效、做大蛋糕。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让合作伙伴们过得更好。
大家都能分到蛋糕,都想着把蛋糕做得更大,如此才能共振与共赢。
流量平台模式下,平台以其规模化的流量优势成为强势一方。向供应链不断索取构建自己的价格优势成为最容易达成目标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平台忘了,共振与共赢才是长远发展的基础。
在共振与共赢的过程中,京东超级供应链带来的不仅是更高效率,更是产业生态的平衡与健康发展。京东能够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其一直谨慎对待平台的流量优势。当前中国电商环境之所以日渐严峻,其本质是平台在规模化的流量优势面前失控,消费端的需求总会以牺牲供应端的利益来实现,这动摇了商业文明的基础。
平台要克制,要能够与供应链企业分享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要在交易效率达到极致的同时提升产业效率,帮助品牌和商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新品研发、服务升级和员工福利提升上来,让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在供应链效率升级中获益,如此才能极致推动供应链生产积极性,实现消费与生产的良性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
超级供应链的建设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应用,还要唤醒各个环节的社会责任,这一点与企业价值和和商业文明有关。实现这一点的核心,还是帮助供应链企业健康发展,这样产业红利产能普惠到各个环节上的生产者。这方面京东一直走在市场前面,连续10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2025年三季度排名跃升至44位,堪称中国民营企业标杆。
回首京东超级供应链构建之路,倪叔不仅看到了硬核技术的应用,也看到人文的关怀,更看到了作为一家民企的社会担当。所以这一切汇聚在一起,为重塑中国商业文明提供了积极样板。临近2025年末,以京东为例回看过去互联网平台模式的发展,倪叔认为,平台模式已经走到了质变的十字路口,未来何去何从取决于今天我们如何去做。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